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下壩鄉

(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轄鄉)

鎖定
下壩鄉,隸屬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位於武平縣西南端,面積92.61平方千米,户籍人口7086人(2018年),轄9個行政村(2019年10月),358國道途經境內,距武平縣城26千米,毗鄰廣東省平遠縣蕉嶺縣,是典型的邊界鄉,是商貿重鎮、歷史文化古鎮。 [1-4] 
2018年,下壩鄉有工業企業9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家。 [3] 
中文名
下壩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
地理位置
武平縣西南端
面    積
92.61 km²(2018年) [3] 
下轄地區
9個行政村(2019年10月) [4] 
政府駐地
下壩村
電話區號
0597
郵政編碼
364309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約 0.71 萬(2018年户籍人口) [3] 
車牌代碼
閩F

下壩鄉歷史沿革

宋時,屬和平里。
明代,屬豐順平裏。
民國,設下壩區。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與現中赤鄉合併設第三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第三區併入第一區,設下壩鄉。
新中國建國後,先後劃為第四區,下壩區、下壩鄉、紅專公社、下壩公社。
1984年10月,撤清下壩公社,復設下壩鄉。

下壩鄉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10月,下壩鄉下轄9個行政村:下壩村、貴揚村、福興村、露冕村、大田村、大成村、石營村園豐村、美溪村。 [4] 

下壩鄉地理環境

下壩鄉位置境域

下壩鄉位於武平縣西南端,東與中赤鎮接壤,西南與廣東省平遠縣差幹鎮上舉鎮泗水鎮和蕉嶺縣廣福鎮為鄰,西北與民主鄉中山鎮相連,面積92.61平方千米。 [1-3]  [7] 

下壩鄉地形

下壩鄉境內呈西北高東南低丘陵緩坡狀,平均海拔180米,是武平縣海拔最低的鄉鎮。 [2] 

下壩鄉氣候

下壩鄉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其特點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無霜期長,春季雨水較多,夏季陽光充足,秋季温暖涼爽,冬季寒冷適中,年平均氣温19.5℃,年平均降雨量1643.8毫米。

下壩鄉水文

下壩鄉境內有中山河、民主河穿鄉而過,河岸線總長達28千米。 [2]  下壩鄉境內的松溪河注入湍溪,這幾條河流在下壩境內交匯,最後合成韓江。 [5] 

下壩鄉自然資源

下壩鄉有耕地面積5820畝,林地面積12萬畝,其中天然闊葉林6.2萬畝。 [2] 
下壩鄉已開發水力資源2.5萬千瓦,仍可供開發水力資源1.2萬千瓦,木材蓄積量25萬立方米。境內有大中型電站8座,裝機容量達3萬千瓦/小時。 [2] 

下壩鄉人口

2017年,下壩鄉常住人口3261人。 [6] 
2018年,下壩鄉户籍人口7086人。 [3] 

下壩鄉經濟

下壩鄉綜述

2014年,下壩鄉實現農業總產值1.3億元,增長4%;規模以下工業總產值8885萬元,增長14%;財政收入108萬元,增長4.8%;農民人均純收入9387元,增長13.5 %。 [2] 

下壩鄉第一產業

下壩鄉商會成立儀式 下壩鄉商會成立儀式
下壩鄉着重圍繞特色農業產業,着力打造“仙草之鄉”。2014年,下壩鄉共種植仙草4000畝,成立的仙草合作社達3個。邱福平等仙草種植大户,帶動閩粵贛三省邊界地區農户種植約5萬畝,產值達3億元以上。下壩鄉已成為周邊省市的仙草集散中心,仙草之鄉。 [2] 
下壩鄉靈芝產業在穩定擴大傳統靈芝種植規模的基礎上,引進新技術,開發加工靈芝孢子粉、靈芝茶,培育靈芝盆景,提高產品附加值。2014年,下壩鄉種植靈芝約20萬袋,嫁接靈芝盆景2000盆。 [2] 
2016年,下壩鄉共種植仙草4000畝、溪黃200畝、烤煙600畝、靈芝20萬袋,產值達1790萬元。 [2] 

下壩鄉第二產業

2018年,下壩鄉有工業企業9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 [3] 

下壩鄉第三產業

下壩鄉深入挖掘客家商貿古鎮、露冕歸慶庵、下壩天后宮等宗教歷史文化,完善相應的旅遊道路,打造環山環水—遊山玩水—生態休閒—旅遊渡假的“兩日一夜”的短程休閒旅遊勝地。以廣東平遠五子名山為平台,共建兩省“兩日一夜”的黃金旅遊線,把下壩鄉獅子山打造成為廣東五子名山的姊妹山,把下壩鄉石營、大成、大田、福興、石黃峯等人工庫區、天然湖泊打造成為水上樂園、山水人家、生態農家。 [2] 
2018年,下壩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家。 [3] 

下壩鄉社會事業

下壩鄉教育事業

下壩鄉境內的學校
名稱
地址
武平縣下壩中心學校 [2] 
武平縣下壩鄉下壩村

下壩鄉文化事業

下壩鄉農村文化穩定發展,成功舉辦了第六屆武西南片區農民文化體育節,參與了2014年清新福建·海峽客家旅遊歡樂節暨第四屆海峽兩岸定光文化節,給有條件的村配備廣場舞室外音響設備,成立鄉農民健身廣場舞蹈隊,參加武平縣第三屆農民健身廣場舞比賽並榮獲三等獎。 [2] 

下壩鄉醫療衞生

下壩鄉境內的醫療衞生機構
名稱
地址
武平縣下壩衞生院 [2] 
武平縣下壩鄉下壩街

下壩鄉交通運輸

下壩鄉地處閩粵贛三省邊界的通衢之地,明清時期即為武平的西南大門和水陸碼頭,有358國道(原省道205線)貫穿境內。 [2] 

下壩鄉風景名勝

獅子山風景區
獅子山風景區,與廣東名勝景區五子山毗鄰,是典型的丹霞地貌,被譽為是“放大的山石盆景,縮小的人間仙境”。 [2] 
下壩獅子山風景區
商貿古鎮下壩墟
“商貿古鎮”下壩墟,從宋元始就是武平承接內陸腹地和麪向廣東珠三角地區的進出口岸和貨物集散地。大革命時期,朱德、陳毅、劉永生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那裏戰鬥過,早年邊界之都完整的城市功能吸納了眾多文化,歷史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仍保存有炮樓5座,文祠塔、天后宮等眾多文化遺產。
丘氏家廟
丘氏家廟有“文官下橋、武官下馬”之説,建於宋朝早起,有近千年的歷史。
大夫弟
大夫弟有“九廳十八井,穿心走馬樓”之説,據縣誌記載,光清代就出有舉人4名,有120斤、80斤青龍偃月關刀各一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