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下中村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橫崗街道大康社區下轄村)

鎖定
下中村,位於橫崗街道中東部,距街道辦事處約4千米。與上中村大萬村大鳳村龍村相鄰。始建於清道光年間,廖姓先祖從今龍崗大鳳村遷移至此而形成。因地處大康村的下部較低處,故取名下中村;曾用名全盛,又名太湖。村內有大康河流經。
中文名
下中村
所屬地區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橫崗街道大康社區
清朝,屬歸善縣。1912年,屬惠陽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二區;1951年11月,屬第三區;1957年12月,屬橫崗鄉;1958年11月,屬寶安縣龍崗公社;1961年7月,屬橫崗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橫崗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橫崗公社;1983年7月,屬橫崗區;1986年10月,屬橫崗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橫崗鎮;2004年,屬橫崗街道大康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為陳姓和廖姓。第一大姓為陳姓,明朝中期從廣東五華縣、梅縣遷出,輾轉於清道光年間遷至此地。第二大姓為廖姓,清道光年間從今龍崗大鳳村遷移至此地。2015年末,户籍人口210人,其中男性101人,女性109人;80歲以上8人,最年長者96歲(女);實際在村人口140人。非户籍外來人口5184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8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約50人,主要分佈在新西蘭、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英國。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改革開放前,該村以種植水稻為主,兼種植瓜、菜,養豬和“三鳥”。改革開放後,工業化、城市化快速推進,傳統種植業逐漸消失。現集體經濟以工業廠房出租及物業管理為主。村民以房屋出租、務工為主,部分村民創業、經商等。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工資性收入等。傳統節慶食品有春節的米橙、角仔、斂粄、碗粄,元宵節的湯圓,清明節的艾粄、雞屎藤結,冬至的蘿蔔粄、餈粑等。
大康路、山子下路、沙荷路為該村主要進出通道。20世紀60年代通電,80年代初通自來水,1990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90年代初通電話,90年代後期通互聯網。村內大康小學始建於1948年,後經過多次改建和擴建,校園面積18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2015年有6個年級、22個班,在校學生約1100人、教職工70人。村內還有全民健身路徑、村民活動中心等。
該村存有《廖氏族譜》,由廖顯軍等於1998年續修。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代表性民居有下中村廖氏老屋,始建於清代,佔地面積1434平方米,現僅剩祠堂(樹德堂)及相連的兩層排屋;祠堂位於東南面,北邊有一外門樓;排屋為九開間,檐壁所飾山水花鳥壁畫等仍可見,封檐板有木刻,狀況稍好,但外牆破損,環境雜亂,有人居生。2012年被龍崗區評定為不可移動文物。廖氏祠堂樹德堂,始建於清道光年間,佔地面積約200平方米,兩進三開間,正門額書“國茂家興”。
該村過春節的習俗與鄰近客家村落相同。春節期間,村民在宗祠祭祖。中秋期間(農曆八月初一起至八月十五的任一天)去祖墓處祭祖(拜山)。
代表性人物:
廖可通(1911一?),愛國華僑,1934年到印度尼西亞謀生,積極協助中國駐印度尼西亞使館工作。1946年回鄉探親,適逢村裏興建大康學校,便積極捐資贊助。
廖淑儀(1918一1949),早年畢業於香港師範類學院,日軍侵佔香港時回鄉從事教育和革命工作,任游擊區南強鄉副鄉長。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北撤後,他依然堅持革命活動,活躍於香港與家鄉等地。1947年參加重建武裝,1949年在博羅縣境內作戰時犧牲。
廖官雲(1935一?),1961年畢業於廣東教育學院,曾任小學校長、師範老師、市政府文教辦副處長、市語言文字工作辦公室主任等職,曾獲全國“語言文字先進工作者”稱號。 [1] 
參考資料
  • 1.    深圳市史志辦公室. 深圳村落概覽 第2輯 5 龍崗卷.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2020.408-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