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中村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橫崗街道大康社區下轄村)

鎖定
上中村,位於橫崗街道東部,距街道辦事處約3千米。與莘塘村龍村下中村相鄰。始建於清初,廖姓先祖從橫崗福田村遷移至此而形成。因地處大康村的上部較高處,故取名上中段:1993年改“段”為“村”,稱上中村;曾用名白石下。大康河流經該村的西南面。
中文名
上中村
所屬地區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橫崗街道大康社區
清朝,屬歸善縣。1912年,屬惠陽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二區;1951年11月,屬第三區;1957年12月,屬橫崗鄉;1958年11月,屬寶安縣龍崗公社;1961年7月,屬橫崗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橫崗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橫崗公社;1983年7月,屬橫崗區;1986年10月,屬橫崗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橫崗鎮;2004年,屬橫崗街道大康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有廖姓、朱姓。第一大姓為廖姓,清朝初期從橫崗福田村遷移至此地。第二大姓為朱姓,明代中期遷移至廣東,遷至此地時間不詳。2015年末,户籍人口218人,其中男性108人,女性110人;80歲以上7人,最年長者96歲(女);實際在村人口146人。非户籍外來人口4515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8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50人,主要分佈在英國、馬來西亞、新加坡。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20世紀70年代初期,該村以種植業為主,種植水稻、花生,兼種植薯類、甘蔗,製作豆腐,養豬、鴨等。1993年,上中村開辦果場,面積約100畝,主要種植龍眼。20世紀90年代後,工業化、城市化快速推進,傳統種植業逐漸消失。現集體經濟以工業廠房出租及物業管理為主。村民以房屋出租、務工為主,部分村民創業、經商等。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工資性收入等。村內有1棵百年龍眼樹,為國家三級古樹。傳統節慶食品有春節的圓籠板、紅粄、米餅、米橙、餈粑、艾板、粗葉板,清明節的艾餈(用艾草和糯米制作),雞屎藤結(用花生和雞屎藤製作)等。大康路、安康路、惠鹽中路經過該村。20世紀50年代通電,1982年通自來水,90年代初通電話,1996年通互聯網,2000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村內有大康幼兒園,2015年在園幼兒439人、教職工50人。另有籃球場、村民活動中心等。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其中,上中老屋始建於清代,由1座角樓和幾排房屋組成。角樓位於北面,高3層,四面開有小窗,南面開橫條形射擊孔,西面青磚砌牆而起,樓中磚雕保存完好。房屋為硬山頂單間,清初時期建築,保存現狀一般,整體佈局受到破壞。現存建築基本保留原有建築風格。局部雜草叢生,缺乏保養維護。2012年被龍崗區評定為不可移動文物。該村存有廖氏宗祠,始建於清朝,佔地面積約100平方米。村內有一口古井。每年春節,族人在宗祠祭祖。中秋期間(農曆八月初一起至八月十五的任一天)去墓地祭祖。該村過春節的習俗與鄰近客家村落相同。
代表性人物:廖惠仁(1919-2003),新加坡歸僑。抗日戰爭勝利後,在圩鎮開設“阜記”商店。1967一1968年,採用土辦法建好過澗陂雙拱石橋(即今大康村口大橋),大車通行無礙。改革開放初期,帶頭在村中辦莽雞場,發家致富,被管為“農村土木工程師”“農村經濟學家”
廖官清(1920-2000),字慕忠,企業家,經營酒家及工業物業等,曾任龍崗區商會名俺會長。
廖富麟(1928一1985),致富能手。自幼聰明好學,能修理多種衣用機械。改革開放後,做豆腐興業,逐步辦起存欄十萬只雞的養雞場,成為該村當時首富,其妻鍾金娣曾被評為深圳而“三八紅旗手”. [1] 
參考資料
  • 1.    深圳市史志辦公室. 深圳村落概覽 第2輯 5 龍崗卷.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2020.4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