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通

鎖定
上通,拼音shàng tōng,漢語詞語,意思是指下情上達於君或指出仕 [1]  ,出自宋代歐陽修的《論修河第三狀》。
中文名
上通
釋    義
謂下情上達於君
出    處
《管子·明法》
注    音
ㄕㄤˋ ㄊㄨㄙ
拼    音
shàng tōng

目錄

上通釋義

(1).。:“下情不上通,謂之塞;下情上而道止,謂之侵。” 尹知章 注:“求不上通,則與君隔絕,故曰塞也。”
(2).指出仕。

上通出處

歐陽修 《論修河第三狀》:“下情如此,誰為上通?臣即知其詳,豈敢自默。”
《禮記·儒行》:“儒有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幽居而不淫,上通而不困。” 鄭玄 注:“幽居,謂獨處時也。上通,謂仕道達於君也。” 孔穎達 疏:“上通,謂身得通達於君,有道德被用也。”
參考資料
  • 1.    上通  .在線漢語字典[引用日期2019-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