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莊鎮

(北京市海淀區下轄鎮(地區))

鎖定
上莊鎮,北京市海淀區下轄鎮(地區),地處海淀區北部,介於東經116°09′26″~116°14′28″,北緯40°04′33″~40°09′35″之間。東與昌平區交界,南與西北旺鎮相鄰,西與蘇家坨鎮相接,北與昌平區接壤。轄區總面積38.5平方千米。 [4] 
1949年11月,建彰化農場,駐彰化村(今四季青鄉南部)。1954年4月,改名西郊農場。1958年5月,西郊農場遷駐上莊村村南(屬白水窪鄉)。1958年9月10,現鎮域併入昌平區先鋒人民公社。10月,白水窪鄉大部(除東坨)、蘇家坨鄉等地劃歸海淀區,併入永豐人民公社。1961年4月,永豐公社撤銷,現鎮域成立上莊人民公社,屬西郊農場。1984年4月4日,上莊公社改鄉,鄉政府與西郊農場合署辦公。1998年11月,鄉與農場分離。2003年8月,鄉改鎮。 [1]  [4]  截至2018年末,上莊鎮有户籍人口28789人。 [6]  截至2020年6月,上莊鎮下轄6個社區和20個行政村。 [5] 
2011年,上莊鎮工業總產值12.7億元,比上年減少0.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8家,職工1715人。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252萬元,比上年增長8%。財政總收入1.7億元,比上年減少66.7%。年末各類存款餘額8.3億元,比上年增長67.8%。 [4] 
中文名
上莊鎮
別    名
上莊地區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北京市海淀區
地理位置
海淀區西北部
面    積
38.5 km²
下轄地區
6個社區和20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海淀區上莊路98號
電話區號
010
郵政編碼
100094
車牌代碼
人    口
28789人(截至2018年末)

上莊鎮建制沿革

現上莊地域歷史上長期隸屬於昌平縣。
西郊農場前身彰化農場系1949 年11 月建立,場部設在彰化村(今四季青南部),1954 年4 月改為現名。 [1] 
1956年3月,白水窪鄉成立。
1958年5月,西郊農場場部遷至上莊村村南(屬白水窪鄉)。
1958年9月1日,現鄉域併入昌平區先鋒人民公社。10 月,原白水窪鄉大部(除東坨)、 蘇家坨鄉等地劃歸海淀區,併入10月7日新成立的海淀區永豐人民公社。
1961年4月,永豐公社撤銷,在現鄉域成立上莊人民公社。與國營西郊農場實行場鄉合一的行政體制。
1984年4月4日,上莊公社改鄉,鄉政府與西郊農場合署辦公。
1998年11月,鄉與農場分離。
2003年8月,撤上莊鄉設立上莊鎮。 [1]  [4] 
上莊鎮 上莊鎮

上莊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上莊鎮轄上莊家園1個居民委員會,東馬坊、西馬坊、常樂、上莊、皂甲屯、東小營、羅家墳、永泰莊、北玉河、南玉河、李家墳、梅所屯、雙塔、西閘、前章、後章、西辛力屯、河北、八家、白水窪20個村民委員會。下設33個居民小組、28個村民小組。 [4] 
截至2020年6月,上莊鎮下轄6個社區和20個行政村。 [5]  鎮政府駐海淀區上莊路98號。
社區
行政村
——

上莊鎮地理環境

上莊鎮位置境域

上莊鎮地處海淀區北部,介於東經116°09′26″~116°14′28″,北緯40°04′33″~40°09′35″之間。東與昌平區交界,南與西北旺鎮相鄰,西與蘇家坨鎮相接,北與昌平區接壤。轄區總面積38.5平方千米。 [4] 

上莊鎮水文

上莊鎮境內河道屬温榆河流域。主要河道有南、北沙河,自西向東橫貫南北,其中南沙河是北部主要的排洪河道,南沙河上的上莊水庫有水面1800畝,蓄水量1800萬立方米。河流總長度40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南沙河,從蘇家坨鎮至沙河水庫流經境內河北、常樂、上莊、李家墳4村,長10.5千米,流域面積27平方千米。 [1]  [4] 

上莊鎮人口

2011年末,上莊鎮轄區總人口23027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1756人,城鎮化率51%。另有流動人口28576人。總人口中,男性11367人,佔49.4%。女性11660人,佔50.6%。
2011年,上莊鎮人口出生率12.9‰,人口死亡率6.9‰,人口自然增長率6‰。 [4] 
截至2018年末,上莊鎮有户籍人口28789人。 [6] 

上莊鎮經濟

  • 農業
截至2011年末,上莊鎮共有耕地面積16176畝,人均0.7畝。林地面積10813畝。
2011年,上莊鎮農業總產值7500萬元,比上年增長35.3%。
上莊鎮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
2011年,上莊鎮生產糧食2340.4噸,人均99千克,其中稻穀754.8噸,玉米1389.8噸。
上莊鎮畜牧業以雞、牛、羊飼養為主。
2011年,上莊鎮生產肉類77.1噸。畜牧業總產值684.6萬元,佔農業總產值的6.8%。
截至2011年末,上莊鎮累計造林1.1萬畝,其中防護林818畝,經濟林3755畝,林木覆蓋率25%,活立木蓄積量54萬立方米。
2011年,上莊鎮水果種植面積2044畝,產量4363.3噸,其中主要有桃128噸,柿子84.9噸,葡萄75.7噸,棗61.3噸,櫻桃39.2噸。
2011年,上莊鎮共有大型農業機械36台。農民人均純收入10071元。 [4] 
  • 工業
2011年,上莊鎮工業總產值12.7億元,比上年減少0.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8家,職工1715人。 [4] 
  • 商業外貿
2011年,上莊鎮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252萬元,比上年增長8%。 [4] 
  • 財政金融
2011年,上莊鎮財政總收入1.7億元,比上年減少66.7%。年末各類存款餘額8.3億元,比上年增長67.8%。 [4] 

上莊鎮社會事業

上莊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上莊鎮共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200人,專任教師16人。小學4所,在校生2600人,專任教師16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924人,專任教師8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生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和教育機構1所。主要學校有上莊一中、上莊二中。
2011年,上莊鎮共有教育經費15萬元。 [4] 

上莊鎮文體事業

2011年末,上莊鎮共有文化藝術團體1個,會員30人,其中個人會員30人,創作完成的文化藝術品有500餘件。各類表演團體9個,演職人員280人,年演出場60次,觀眾達2萬人次。數字電影廳10個,座位5000個,全年共放映400場,觀眾總人數8000餘人次。文化站1個。公共圖書室21個,建築面積1050平方米,藏書4萬多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85人。主要文化團體有榆河書法協會、上莊家園春光合唱團、上莊家園舞蹈隊等。
2011年末,上莊鎮共有體育場地35處。100%的城市社區和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60%。 [4] 

上莊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上莊鎮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2個,其中三級乙等綜合醫院1個。重點醫院有中國人民解放軍二六一醫院、上莊鎮衞生院,其中上莊鎮衞生院有專業衞生人員46人,其中執業醫師13人、執業助理醫師6人、註冊護士27人。 [4] 

上莊鎮社會保障

2011年,上莊鎮共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277户,人數508人,支出271.2萬元,月人均444.9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823户,人數3217人,支出H88.2萬元,月人均307.8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2人,支出0.7萬元。
2011年,上莊鎮共有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8人,安置義務兵5人,撫卹事業費支出167.7萬元。社會福利費50萬元。社區服務設施21個,其中社區服務站20個。經常性社會救助站、點和慈善超市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20.2萬元,接受捐贈衣被1896件。新增就業人員519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215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304人。
2011年,上莊鎮共有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民工5482人,比上年末減少61人。年末領取失業保險金1303人,比上年末增加132人。全年享受工傷保險待遇119人,比上年增加36人。參加生育保險36人,全年共有119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險待遇,比上年增加36人。年末規模以上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95%。受理勞動人投訴案件39件,涉及人數520人。 [4] 

上莊鎮基礎設施

2011年,上莊鎮共有郵政投遞點19個,鄉村通郵率100%。
2011年,上莊鎮共有鎮區1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所)1座,主變壓器2台。年售電量累計完成1022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5%,供電可靠率100%
2011年,上莊鎮共有鎮區公園1個(翠湖濕地),公園規劃面積700公頃,園林綠地面積530公頃,綠化覆蓋率100%,人均綠地45.1平方米。 [4] 
李家墳村 李家墳村

上莊鎮交通運輸

截至2011年末,上莊鎮共有縣鄉級公路,總長108千米。
上莊鎮(地區)電子交通圖 上莊鎮(地區)電子交通圖

上莊鎮歷史文化

上莊鎮地名由來

上莊鎮因鎮政府駐地上莊村而得名。

上莊鎮非遺項目

  • 風箏製作技藝(北京風箏製作技藝)
曹氏風箏工藝是根據清代《南鷂北鳶考工志》所記載的風箏圖譜及歌訣在北京傳承至今的民間傳統手工技藝。《南鷂北鳶考工志》一書總結出43種風箏扎、糊技法,並將工藝流程歸納為扎、糊、繪、放四藝,以風箏作為載體反映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並運用意象美學、擬人化和圖案化的表現形式,體現出較高的傳統文化價值。
曹氏風箏是用竹子、紙張、絹、綢等材質,經過扎、糊、繪等工序製作而成的。該製作技藝具有選料精良、工藝細膩、色彩豔麗、造型優美等特點。它運用仿生學原理,採用獨特的“脱胎”技藝製作的飛禽動物等風箏作品,栩栩如生,減輕了風箏的重量。曹氏風箏作品樣式新穎,種類繁多,表現內容有:歷史典故、風物傳説、民俗風情、仿真寫實等題材,具有鮮明的古都文化特色。 [8] 
2011年5月23日,風箏製作技藝(北京風箏製作技藝·曹氏風箏)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7] 
曹氏風箏 曹氏風箏

上莊鎮地方特產

  • 京西稻
京西稻,北京市海淀區上莊鎮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京西稻屬於優質粳米,米粒橢圓豐腴、晶瑩透明,米飯富有油性、黏而不糯、軟硬適中、清香有彈性,米粥顏色青綠、香氣獨特、口感黏滑有米油。
2015年2月1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京西稻”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3] 
京西稻 京西稻

上莊鎮榮譽記錄

2019年12月,上莊鎮入選2019年北京市體育特色鄉鎮。 [9] 
2020年7月,上莊鎮被全國愛國衞生運動委員會公佈為2017-2019週期國家衞生鄉鎮榮譽稱號。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