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海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

鎖定
上海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是隸屬於上藥(集團)旗下的子公司。由具有五十多年曆史的上海生物化學制藥廠與上海第一製藥廠於1994年6月聯合組建成立的。並於2002年5月進行改制成由上藥集團第一生化評估確認後淨資產7500萬元和上海市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出資2500萬元組建成註冊資金1億的有限責任公司。 [1] 
中文名
上海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
隸    屬
上藥(集團)
性    質
有限公司
公司地點
上海

上海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簡介

公司總資產8億元,註冊資本2.25億元。公司主要生產基地位於閔行區劍川路1317號,佔地面積59608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5935平方米。現擁有960名員工,是一家通過國家GMP認證的年生產能力水針劑1.8億支,凍乾粉針8000萬支以及配套原料生產的生化藥品生產製造企業,擁有水針、粉針、原料等五個生產車間。為適應市場經濟形勢發展,2008年9月成功奠基啓動重大生物醫藥凍乾粉針項目,增加粉針生產能力7000萬支。

上海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服務

歷年來通過研製、開發,公司已擁有國家衞生部批文的品種219個,初步形成生物提取、純化、中草藥提取和原料藥製劑一體化生產核心技術以及冷凍乾燥製劑核心生產能力。

上海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生化產品

胰島素系列產品、肝素鈉糜蛋白酶系列產品、催產素鮭降鈣素、國內獨家產品尿崩停、尿崩停多肽產品、HCG、HMG、UK尿製品及輔酶A發酵產品;主要天然中草藥產品有丹蔘系列產品、苦蔘素注射液燈盞花素注射液等製劑產品;主要化學合成產品及製劑有多巴酚丁胺及鹽酸氯胺酮原料及製劑、硝酸異山梨酯雷尼替丁注射液和九維他凍乾製劑;二丁酰環磷腺苷鈣以及大量生產氨基糖甙類注射液慶大酶素、丁胺卡那黴、妥布黴素等。

上海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業績發展

公司自1994年至今被上海市人民政府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並享有進出口自主經營權。公司2005年凍乾粉針劑生產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GMP認證證書,2007年小容量水針劑生產通過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GMP認證,1999年至今連續三屆獲上海市文明單位稱號。
上海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 上海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
公司一直以積極向上的姿態參與世界經濟競爭,執着追求高起點的生產價值觀念、高技術的生產發展優勢、高效率的生產管理方式,不斷吸取國內外先進經驗。為了能更好地與世界經濟融為一體,公司在不斷髮展中力爭做到管理創新、機制創新、產品創新、市場創新和科技創新,綜合自身生產科研能力並積極與大專院校、科技機構合作,密切關注世界生物製藥先進科技發展動態,抓住社會大環境給予的契機,向現代生物領域邁進。2008年公司實現銷售額近4億, 利潤近1億。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藥品連續降價的情況,公司將不斷調整品種結構,大力拓展市場,加強內部管理,弘揚“針針獻深情,一生可信賴”企業文化精神,不斷培育和提升核心競爭力,努力開拓創新,取得更好的成績。

上海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魚精蛋白

唯一生產商
被捲入“魚精蛋白斷貨風波”的上海第一生化藥業,是上藥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從今年開始,第一生化藥業與過去的原料供貨商終止合作,原料供應的短缺直接導致市場上的魚精蛋白供應告急,很多心臟病手術被迫停擺。
徐國雄告訴記者,目前全國有3家企業手握魚精蛋白的生產批文,但另外2家二三年前就已經停止生產這個品種,目前全國只有第一生化一家還在供應。
類似魚精蛋白的低價緊缺藥品並非個案,很多救命藥都面臨魚精蛋白般的窘境。
獨家生產供應告急
魚精蛋白是從魚類新鮮成熟精子中提取的一種鹼性蛋白質的硫酸鹽,用於因注射肝素過量所引起的出血及自發性出血,尤其對於心臟手術中採用了體外循環的患者而言,術後必須使用,且無其他藥品可替代。
從2011年上半年開始,南京、武漢、南通等地魚精蛋白紛紛告急,由於這個急救藥的缺貨,一些心臟手術不得不停做,醫院和患者四處求藥無門。
國家藥監局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國內只有三家公司擁有魚精蛋白的生產批文,分別是“上海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悦康藥業集團北京凱悦製藥有限公司”以及“多多藥業有限公司”。目前的缺貨狀態下,除了協調這些企業進行生產,對於其他公司提出生產報批要求的,也會緊急辦理,在流程上給予“綠色通道”支持。目前擁有魚精蛋白生產批文的三家企業中,北京悦康藥業集團已在藥監部門的協調下開始生產。
“魚精蛋白的生產週期大概半個月,我們的第二批貨本月16日左右開始生產,月底可以上市供貨。”悦康藥業集團銷售部一位工作人員稱,第一批貨已經全部配發北京地區。
為什麼會出現全國供應短缺?
“要貨太集中了。只有我們一家藥廠還在繼續生產這個藥,但從今年開始我們換了原料供應商,需要有3個月的質量穩定考察期,所以耽誤了供應。”徐國雄告訴記者,過去,第一生化的原料藥採購自青島一家藥廠,但從今年開始,出於安全監管和降低成本的考慮,第一生化藥廠開始自己供應原料。而按照新的藥典標準生產,對原料的標準和生產工藝的要求都更高,又有3個月的考察期,受限原料因素第一生化的魚精蛋白產量鋭減。
他告訴記者,2010年第一生化共向市場投放了120萬隻魚精蛋白,而今年1到8月份,總共只供應了20萬隻,巨大的落差直接導致市場供應告急。
“很多醫院院長打電話來要我們供貨,我們也很着急。”徐國雄告訴記者,雖然魚精蛋白的利潤微小,在盈虧邊緣,但公司不會放棄生產。“這個特殊時期過去後,我們馬上就能恢復每個月8萬到9萬隻的供應量,開足馬力生產,基本能滿足全國市場的需求。”
尷尬的廉價老藥
魚精蛋白在心臟手術中是急救用藥,為何全國只有一家藥廠生產?其中是否另有隱情?
“這個藥是老藥了,十幾年的政府定價都沒有變動過,企業都是逐利的,沒利潤肯定就不願意生產。”一位藥業人士坦陳,這個藥絕對用量又不大,對於一個大藥廠來説,藥價不高,利潤太低,而用量又上不去,物流成本、原材料價格上漲,企業難以承受。“從市場和醫學的角度,魚精蛋白屬於用量不會大,但又必須準備、緊急情況下確實需要的藥物。”
徐國雄告訴記者,一隻魚精蛋白的出廠價為8.5元,而招標價是11.5元,第一生化生產這個藥物,利潤微薄。“這個藥十幾年前就是這個價格了。”
對於另2家拿到批文的企業,由於藥價太低,這2家企業早在3年前就已經停止生產該藥物。過去3年間,全國市場上的魚精蛋白全部由第一生化供應。
廉價老藥在市場供應短缺甚至直接消失的例子並不鮮見,此前上海通用藥業生產的鹽酸金黴素眼膏也遭遇了藥店缺貨,無處購買的窘境。
悦康集團旗下悦康源通醫藥的副總經理呂久輝表示:“北京市場上的魚精蛋白10月份就能到貨。這樣的斷貨的例子還很多,很多沒有替代品的藥市面上都難以找到,魚精蛋白只是被媒體關注的個案。”
2009年,北京藥品最近一輪招標之時,曾對短缺藥品專門列出清單單獨組織招標。這份“短缺藥品目錄”上,除了血製品等老面孔外,維C銀翹片、去痛片、紅黴素等最普通藥品都紛紛上榜,魚精蛋白和治療亞硝酸鹽中毒的特效藥“亞甲藍”也赫然在列。
上述目錄由北京市各醫院根據2008年臨牀使用中收集的數據而制定,這些品種在全國也大多屬於短缺品種。
儘管其中大部分已經列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體現了政策的傾斜力度,但實際操作中,這些藥物還是不好賣。
以紅黴素為例,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中,100片規格的紅黴素最高限價為17.4元,甘肅目前的招標價最低為9.5元,安徽為9.1元。此前大連美羅的紅黴素產能佔全國的90%左右,2009年因搬遷索性停產,剩一些中小企業在苦苦為繼。
江蘇、北京等省市對廉價、短缺的藥品都採取了專門的招標通道,但降價的大環境下,部分藥品還是因無利可圖而斷供。
反面的例子則是,以肝素納這個與魚精蛋白配套用藥的品種為例,在2009年曾經也出現供應短缺嚴重斷貨,2010年國家將這個品種的藥價提高了40%左右,立刻有更多的藥廠介入了生產環節。
徐國雄指,企業也在申請適度提高價格,但“這個過程很漫長。”事實上,醫院和藥店也都更樂於出售高價藥物,銷售使用這些換代新產品,整個利益鏈相關環節都能獲得更大利益,患者卻只能被迫為高價藥買單。
2011年3月,發改委藥價處官員曾對本報記者分析“低價斷貨”現象:“企業可以用贏利品種補貼這些廉價品種,達到總量的平衡。”並稱,“部分企業選擇不供貨,但還是有企業供貨的,這是各企業經營策略選擇上的問題。我們曾對2002年至2007年新聞報道過的200多個退市藥品做過第三方調查,幾乎沒有因為成本原因而退市的藥。只有5%是因更新換代確實從市場上消失了,絕大部分還是能買到。”

上海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發展歷程

2023年2月6日,上海醫藥公告,近日,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上藥第一生化的注射用比伐蘆定收到國家藥監局頒發的《藥品註冊證書》,該藥品獲得批准生產。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