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廉

(經穴名)

鎖定
上廉,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手上廉、強壯、手之上廉。屬手陽明大腸經。位於前臂背面橈側,,陽溪和曲池的連線上,肘橫紋下3寸,左右計2穴。主要用於脘腹及本經脈所過處的疾患。如腸炎、腹痛、腹瀉、小便黃赤、頭痛、眩暈、半身不遂。上肢神經痛及麻痹等。一般直刺0.5-1寸;可灸。
別    名
手上廉
強壯
手之上廉
隸屬經絡
手陽明大腸經
出    處
《針灸甲乙經》
功    能
調府氣,通經絡
主    治
腸炎、腹痛、腹瀉、頭痛等
操    作
直刺0.5-1寸;可灸
主要配伍
配天樞、足三里治腸鳴、腹痛等

上廉名稱釋義

上,上方與下相對;廉,邊緣。穴在下廉上1寸,屈肘握拳時,是處肌肉隆起,形如菱狀,穴在菱狀邊側,故名。

上廉功能作用

調府氣,通經絡。

上廉治法

寒則先瀉後補或補之灸之,熱則水針或瀉針出氣。

上廉定位

位於前臂背面橈側,陽溪和曲池的連線上,肘橫紋下3寸。
屈肘側掌。在前臂背面橈側,陽溪穴與曲池穴的連線上,曲池穴下3寸處取穴。

上廉解剖

上廉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肱橈肌、橈側腕短伸肌、旋後肌、姆長展肌。淺層有前臂外側皮神經分佈,深層有橈神經肌支和骨間後動脈分佈。

上廉主治

腸炎、腹痛、腹瀉、小便黃赤、頭痛、眩暈、半身不遂。上肢神經痛及麻痹等。

上廉操作

直刺0.5-1寸,針感痠麻脹可向前臂、手指放散;可灸。

上廉臨牀運用

本穴主要用於治肩臂麻木疼痛、半身不遂。腸腹痛等疾患。現代研究:在X線觀察下,針刺上廉穴,可增強胃蠕動,解除胃痙攣,促進胃內滯留液排空。該穴具有消炎、鎮痛的作用,可調整消化系統功能,用於急性腸炎、痢疾。

上廉配伍

配天樞、足三里治腸鳴、腹痛;配下廉治小便難;配肩髎曲池治肩、肘、臂痹痛。

上廉功效

該穴屬手陽明大腸經,位居前臂外側前緣。除主治上肢不遂、手臂麻木、肩臂疼痛外,還可用於腸鳴走痛、大腸氣滯,有調腑氣、除窟瘀滯之功效。

上廉附註

經穴別名,即胃經上巨虛穴(足上廉)。

上廉相關論述

《會元針灸學》:“上廉者,廉者潔也,內廉外廉之間,陽明清陽之氣所會也。……居下廉之上,故名上廉。”
《針灸甲乙經》:“在(手)三里下一寸。”
《循經考穴編》:“廣注:曲池下三寸,屈肘取之。”
《針灸甲乙經》:“小便黃、腸鳴相逐、上廉主之。”
[1-8] 
參考資料
  • 1.    楊甲三主編 .《針灸腧穴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9
  • 2.    孫國傑主編 .《針灸學》:人民衞生出版社 ,2000
  • 3.    洪傑、王富春 .《經穴治病明理》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000
  • 4.    高忻洙等主編 .《中國針灸學辭典》: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0
  • 5.    馬惠芳等著 .《腧穴臨牀應用集萃》:北新時代出版社 ,1999
  • 6.    劉強主編 .《人體穴位速查手冊》:金盾出版社, 2011
  • 7.    李平華主編 .《針灸腧穴療法》:中醫古籍出版社 ,1996
  • 8.    嚴振國編 .《經穴斷面解剖圖解 上肢部分》: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