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索錦蛇

鎖定
三索錦蛇是遊蛇科錦蛇屬動物,背面淺棕色、黃棕或灰棕色,在眼後及眼下方有3條放射狀黑紋而得名;頂鱗後緣有一黑橫斑紋,兩端止於兩口角;體前端有寬窄不等的黑索,背側1條較寬,中間1條較窄,腹側1條不完全連續,此黑索向體後延伸時,色變淡,至體中段漸消失。腹面淡棕色,散有淡灰色細斑,腹鱗兩端密佈灰色點斑。 [8] 
三索錦蛇在中國分佈於雲南、貴州、福建、廣東、廣西。半水棲,棲息於海拔320-1400米的平原、丘陵地帶,常在池塘邊草叢或荒石堆中活動,晝夜活動,受驚後,能豎起前半身,彎曲面“S”形,頸部左右側扁,並能發出噝噝響聲。三索錦蛇以蚯蚓、鼠、鳥、蜥蜴、蛙類為食。卵生6-7月產卵,每次產4-8枚。 [8] 
三索錦蛇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6]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易危(VU)。 [5] 
中文名
三索錦蛇
拉丁學名
Coelognathus radiatus [1] 
別    名
三索頜腔蛇 [2] 
三索線 [3] 
廣蛇 [3]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爬行綱
有鱗目
遊蛇科
頜腔蛇屬
三索錦蛇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蛇亞目
亞    綱
雙孔亞綱
亞    種
[4] 
分佈區域
亞洲
命名者及年代
Boie,1827 [3] 
保護級別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無危(LC)IUCN標準 [5-6] 

三索錦蛇形態特徵

三索錦蛇色斑

三索錦蛇
三索錦蛇(5張)
體背面紅褐色或淺棕黃色,身體前段兩側各有兩條黑色縱線,有時不規則地斷裂。縱紋從體中段開始模糊,逐漸消失於體後段。腹面淺褐色,或散有灰色點。頭頸之間有一較細的黑色橫線,眼後及眼下有3條放射狀黑線,是該種的典型特徵,故名“三索”。第一、二索向下、後下方延伸,常達下唇鱗,有的止於口裂;第三索向後上方,沿頂鱗側緣延伸,有的止於頂鱗後緣,有的繼續向頸部延伸約1個頭長距離。枕部頂鱗後緣具1條黑色橫紋(枕紋),佔1-2枚背鱗寬,兩側向下延伸至頭腹側。第三索與枕紋相接或交叉。 [3]  [7] 

三索錦蛇鱗被

體型中等偏大,觀察標本最大全長雄性1810(1502+308)毫米,雌性1933(1610+323)毫米。頭略大,與頸區分較明顯。眼大小適中,瞳孔圓形,軀尾修長適度。頰鱗1枚;眶前鱗1枚(或一側為2枚),眶後鱗2(3)枚;顳鱗2(3)+2(3)枚,或1+2、2+1枚;上唇鱗9枚(4-2-3、3-3-3式)或8枚(3-2-3式),少數10枚(4-3-3、5-2-3式);下唇鱗8~11枚,前4~6枚切前頷片;頷片2對。背鱗21-19-17行,中央5~9行弱稜,其餘平滑;腹鱗200~245枚;肛鱗完整;尾下鱗72~100對。上頜齒每側22枚。 [7] 

三索錦蛇生活習性

棲息於海拔300~1400米的平原、丘陵、山區河谷地帶。常見於山坡草叢、甘蔗地、公路邊。以小型哺乳動物、蛙、蜥蜴、鳥等為食。受驚擾時,常張開大口,體前段側扁並彎曲呈“S”形。遇敵害時有“假死”習性。卵生。 [7]  [2] 

三索錦蛇分佈範圍

在中國分佈於香港、廣東、廣西、福建、貴州、雲南。中國以外分佈於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尼泊爾、緬甸、老撾、柬埔寨、孟加拉國、新加坡、印度、不丹。 [3] 

三索錦蛇保護現狀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6]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1年 ver 3.1)——無危(LC)。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