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峯山

(東坡區三峯山)

鎖定
三峯山位於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三蘇鄉,它也有一個民間傳説三峯山是張三丰吞下明珠害死白蛇後撮土三箕,在頭、腰、尾三個部位各掩一箕,而這三撮土立刻化成三峯。因而此山得名三峯山。也一個文化遺蹟為巴蛇山莊。
中文名
三峯山
地理位置
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三蘇鄉
著名景點
巴蛇山莊
記    載
《眉山縣誌》

三峯山地理概況

巴蛇山莊 巴蛇山莊
東坡區山峯山位於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三蘇鄉。出三蘇鄉三蘇場向東南三蘇村行約4公里,可見一座山勢連綿的三峯山。三峯兀然崛起,山勢俊秀,中峯更是挺然屹立。據民國十二年《眉山縣誌》記:“三峯山,山勢崛起,中峯高插雲表,挺然矗立,望之讓人生敬。旁兩峯温潤可親。
登峯西望,左右連山環護如城。轉東,地勢開朗,有俯視一切包羅萬有之慨。山右有洞,洞壁多孔,天將雨時,煙雲四吐,俗名‘巴蛇洞’。”據説,當時蘇家的“自留地”就在這三峯山下,正是這塊風水寶地,孕育了三蘇,因此,這三峯代表着三蘇父子,中間最高峯就是成就最大的蘇軾。

三峯山民間傳説

關於三峯山,當地還有另外一個傳説。據説,三峯山上有一個洞,洞中有一條修行的白蛇,這條巨蛇就是劉邦起義時所斬的白蛇。當時白蛇被劉邦斬殺後,魂魄不散,潛至三峯山煉道修行,苦練千年,始成人形,被當地人稱作巴蛇。
明朝末年,張三丰來到三峯山上的三峯寺傳道,一年中秋之夜,張三丰醉酒而歌,驚動巴蛇,巴蛇對他一見傾心。
自此,巴蛇經常變化成少婦來寺上香,找機會與張三丰套“近乎”。天長日久,兩人之間就有了那麼點意思。不料,張三丰突患絕症,身陷愛河的巴蛇不忍看見心上人飽受病痛折磨,於是獻上口中明珠每日精心為他療傷。眼看病情漸有起色,哪知張三丰聽信土地老頭讒言,認為人蛇不能為婚,吞下明珠即可得道成仙。
張三丰剛吞下明珠,就聽見山下傳來一聲慘叫。第二天,張三丰下山,看見一條巨蛇死於洞中,他自覺忘恩負義,有愧於巴蛇,立即撮土三箕,在頭、腰、尾三個部位各掩一箕,而這三撮土立刻化成三峯。因而此山得名三峯山。

三峯山文化遺蹟

山峯山下,有座巴蛇山莊,巴蛇山莊背後,石壁上有“三豐與巴蛇”石刻。巴蛇山莊右邊,有一龕石刻佛像,據説始鑿於唐。據瞭解,三峯寺摩崖造像原來共有8龕,576尊,分佈在長7米、寬4米和長10米、寬3米的兩塊半圓石頭上,可惜現已無一完好。
三峯寺 三峯寺
三峯山上,有座三峯寺,是始建於唐的千年古剎,而且,這裏就是蘇東坡兄弟啓蒙讀書的地方。蘇東坡8歲啓蒙讀書,他在《眾妙堂記》中説:“眉山道士張易簡教小學,常百人,予幼時亦與焉。居天慶觀北極院,予蓋從之三年。”蘇轍也説他幼時“從子瞻讀書天慶觀”。蘇軾兄弟所説的天慶觀,就是三峯寺。丹稜人彭遵泗所著《蜀故》也曾記:“三峯山有東坡讀書處。” 從蘇軾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當年的三峯寺,規模一定很大,因為光是用以學生上課的地方,就能容納“百人”。然而,三峯寺只是獨居山頂無人看守的荒涼小寺,也許,只有這些石獅,還記得蘇軾蘇轍稚嫩的朗朗書聲。
三峯山頂,據説原來有一亭,晴朗之時登臨可望眉州城。小亭早已不見,只見萬棵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