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塘湖鄉

鎖定
三塘湖鄉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地區巴裏坤哈薩克自治縣,以南北走向的丘陵中分佈的三片水草地取名,為古絲綢道上駝商的必經之地,有巴里坤“草原哨卡”之稱。
中文名
三塘湖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新疆哈密地區巴裏坤縣
地理位置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地區巴裏坤哈薩克自治縣
面    積
1.1萬平方公里
下轄地區
4個行政村
電話區號
0902
人口數量
1373人
車牌代碼
新L

三塘湖鄉簡介

民國時期歸康樂鄉管轄。新中國建立後為北區六鄉。人民公社化時是大河公社六大隊。1962年成立三塘湖人民公社。1985 至94°17′,北緯43°48′至44°18′,面積1.1萬平方公里,海拔900~990米。三塘湖鄉轄中湖村、上湖村下湖村、岔哈村4個行政村。全鄉共390户,1373人,有漢族、哈薩克族、回族、蒙古族、壯族、維吾爾族六個民族,其中漢族1266人,哈薩克族90人,回族7人,蒙古族6人,壯族6人、維吾爾族3人。農業人口333户1254人;人口出生率為0.78‰,自然增長率為2.34‰ 。 現有耕地0.51萬畝,總播面積3120畝,其中晚熟哈密瓜2223畝,小麥50畝,玉米300畝,蔬菜150畝,草料種植面積117畝,經濟林180畝,油料100畝。
三塘湖鄉

三塘湖鄉礦產資源

主要以煤、石油、天然氣、芒硝、鐵、金、石膏、食鹽、膨潤土等礦種。野生動物主要有黃羊、大頭羊、野山羊猞猁、狼等。野生植物主要有梭梭梧桐紅柳等。主要特產有晚熟哈密瓜、李光杏、淡水魚等。旅遊景點:胡楊林瑪瑙灘、水庫、烽火台。

三塘湖鄉生產發展

巴裏坤縣三塘湖鄉地處歐亞大陸腹地,遠離海洋,屬典型的大陸性乾旱氣候。多年平均降水量僅為34.4mm,年均蒸發量3785.5mm,極端最高氣温40.3℃,冬季寒冷,極端最低氣温-28.5℃,年平均氣温8℃。光熱資源豐富,全年日照時數3785.5小時。 2005年完成生產總值516.88萬元,其中:第一產業(農業)收入331.58萬元,增長30.78萬元,比上年增長 10.2 %;牧業收入128萬元;第二產業2.6萬元,增長0.2萬元,增長8%.;第三產業收入54.9萬元,增長10.27萬元,增長20.9%. 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56.58萬元,比上年增長5.9%,其中農業產值331.58萬元,增長10.2 %;,牧業收入125萬元,減少5.16萬元,減幅6%;主要農產品產量:哈密瓜1890噸,糧食15噸,油料10噸。

三塘湖鄉傳説故事

駝客造就的三塘湖鄉
山巔冰雪依然,山腰雲吞霧吐,柔軟碧綠的草地守護着山邊,白色、黃色的野花讓巴里坤大草原活潑生動起來。這個夏季,在巴里坤清新的空氣中,體驗着淡淡的草香所帶來的愜意。
清晨,走在用許多木板搭建起的小路上。一陣微風拂過,木板路的兩邊蕩起一陣陣草浪,感覺自己彷彿踏着綠色的草尖前行。
人們把以養駱駝搞運輸或以拉駱駝謀生的人稱為“駝客”。駝客產生於特定的歷史時期,他們用自己艱辛的勞動寫下了一段令人難忘的故事。駝客見證了絲綢之路的興衰。
三塘湖距離巴裏坤縣80多公里,一路上,彭興禮都在説三塘湖的烽燧。他説,三塘湖的烽燧在較高的山頂處,登烽燧看三塘湖“駝客驛站”,有“一覽眾山小”的視覺美。在那裏,可以將三塘湖乃至周圍的一切景物盡收眼底。在他的建議下,我們同去的4個人相互幫助着,爬上烽燧坐落的山頂。此時,烽燧不再遙遠,它像一個巨人一樣站在我們面前,似乎想講述駝客們的故事。
清末時期,巴里坤的商人把當地盛產的乾果和皮毛放在駝背上,去外蒙古銷售。途中,他們經過流水潺潺、草木茂盛的三塘湖,飢餓、乾渴的駝隊停了下來。商人們卸下駝背上的貨物,讓駱駝自由地吃着青草,他們也坐下來,吃着乾糧,喝着水。來往的駝隊都把三塘湖這片綠洲作為中轉站,在這裏休整一天後,再次啓程。
站在山頂,背依烽燧,我看到三塘湖的上湖村、中湖村和下湖村猶如三塊綠色的浮萍,在戈壁的沙漠和石山之間點綴着,十分美麗。想到這裏曾是駝隊的休憩之地,我的內心突然急切地冒出一個問題:巴里坤駝客的後代在哪裏,如今還能找到他們嗎?
幸運的是,在巴裏坤縣委宣傳部外宣辦主任趙海燕的幫助下,我見到了駝客的後代——倪澤侖,現巴裏坤縣史志辦主任。
倪澤侖爺爺那一輩都是駝客。他聽爺爺説,每一個駝隊裏都有一名掌櫃、一名領隊和一名嚮導,駝隊出發前的計劃及行進的過程都由他們做安排。哪個地方有水源,哪個地方作大站、中站、小站,都需要考慮清楚。駝隊在大站休息三天,供駝客休息、交易、採購和照料駱駝;駝隊在中站休息一天,主要是夜間睡眠;駝隊在小站停留幾小時,需要吃飯、喝水。久而久之,只要駝隊經過的驛站,駝客們都會捐資修建廟宇,他們在這裏集會、交易,給當時的驛站帶來了經濟和文化的繁榮。
當時,駝客一天才能走20多公里,從巴里坤到外蒙古一趟,需要一年的時間。駝客這一趟行程,收入頗豐,夠全家上下幾年的開銷。但風餐露宿的駝客們,十分辛苦,他們當中有的人因路上患病,沒有再回到家鄉;有的駝客則是看上了驛站的環境,留在那裏生活了。
這樣一來,驛站有了住户,就有了生產、貿易,於是逐漸形成集農耕、貿易為一體的社會小團體。三塘湖鄉就是由這樣的小團體演變而來的。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