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十功名塵與土

鎖定
《三十功名塵與土》是2010年8月1日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何光滬。本書主要講述了高考制度恢復後作者的人生故事。
中文名
三十功名塵與土
作    者
何光滬
出版時間
2010年8月1日
出版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
ISBN
9787309074772
類    別
宗教
定    價
35 元
開    本
16 開

三十功名塵與土內容簡介

“三十年集”系列叢書的作者是一批如今活躍在學術界和文化領域的著名學者與知識分子。他們大多出生於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對於他們而言,過去的三十年是一段重要而又特殊的生命旅程。
1977年,中斷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復,一批“知青”的命運由此而改變,並被投入到與先前的生活完全不同的時代洪流之中。在這潮頭多變的三十年裏,他們執著地行走在自己選定的道路上,努力保持着自己獨立的性格;在洶湧而來的滾滾紅塵中,也不曾失卻超越性的人文關懷。為着一個信念、一份眷戀,他們不懈地尋覓着。這裏的每一本書所記錄的就正是他們自己三十年來的心路歷程,他們的經歷、感受、體悟、思索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獨特的精神姿態。
這是他們個人的獨特道路,也是我們時代的獨特風貌。 [1] 

三十功名塵與土編輯推薦

特立獨行的思想者精神家園的守護人,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一次文化盛宴,三十年集之三十功名塵與土收錄的是何光滬的宗教學研究文集,這裏所記錄的就正是他們自己三十年來的心路歷程,他們的經歷、感受、體悟、思索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獨特的精神姿態。這是他們個人的獨特道路,也是我們時代的獨特風貌。

三十功名塵與土作者簡介

何光滬,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研究員、山東大學猶太教與跨宗教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席。曾任美國哈佛大學、英國伯明翰大學、丹麥奧胡斯大學訪問研究員,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客座教授。著有《有心無題》、《何光滬自選集》、《天人之際》、《月映萬川:宗教、社會與人生》、《信仰之問》、《百川歸海:走向全球宗教哲學》等;譯有《宗教哲學》、《20世紀宗教思想》、《全球倫理》、《現代基督教思想》、《系統神學》、《基督教神學原理》等;編有《對話:儒釋道與基督教》、《蒂裏希選集》、《宗教與當代中國社會》、“宗教與世界叢書”(四川人民出版社)、“宗教學譯叢”(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基督教經典譯叢”(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等。

三十功名塵與土目錄

自序
一九八○
智力開發與考試製度
一九八七
“我與你”和“我與它”——讀布伯《我與你》
一九八八
“透明度”與“知情權”
宗教也在發展變化之中——訪何光滬
一九八九
“這個世界最需要愛!”——《拯救與逍遙》讀後
一九九○
“人正論”與“神正論”——記人類思想史之一頁
一九九一
“愛這一個錯”——讀蒂裏希《存在的勇氣》
一九九二
從絕對命令到社會生態
一九九三
德育之正誤
“難得糊塗”乎?“難得清醒”乎?
一九九四
“生死苦樂”三問
一九九五
“道德滑坡”與改革開放
尼采變成女人之後
一九九六
門外談學(四則)
“國家”抑“邦國”?“大統一”抑“大一統”?
一九九七
由死生説人性
關鍵在於觀念的轉變
一九九八
“公民社會”與“超越精神”
人生三十題
一九九九
千年回望神與人
心、識、道
“懷大愛心,做小事情”
二○○○
“極少數人”——《作門徒的代價》中譯本序
極端民族主義與基督宗教信仰
二○○一
立足道德自強,爭取社會正義——《我有一個夢想》序
愛、理性與正義——“9·11”事件引起的思考
基督宗教研究對中國學術的意義
基督宗教與人文主義——從誤解走向對話
二○○二
《基督徒的自由——馬丁·路德文選》代序
“自強不息”與“道德自強”——談談社會道德體系的重建
二○○三
基督教研究對當代中國大學的意義——從紐曼的“大學理念”説起
宗教的衝突?——《對話: 儒釋道與基督教》編者致台灣讀者
基督宗教與儒教中的人性尊嚴——一個比較研究
二○○四
我們為什麼需要信仰?
沒有機長的國際航班——對“全球化—區域化”的宗教哲學省思
二○○五
關於宗教對話的理論思考
基督教會與中國社會
二○○六
《力阻狂輪》中譯本序
《從歲首到歲終: 路易斯經典選粹》序
二○○七
《信仰20講》序
現實的癥結,未來的出路——中國宗教與公民社會
江山代有才人出——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中國基督教研究學者素描
二○○八
一個“事件”,三大“缺失”
從“普適價值”到“普世價值”
在世界上,誰能快樂?——《終極之問: 弗洛伊德對路易斯》中譯本序
二○○九
法律與愛在中國——從現代和全球的角度看
一位獻身於公共事業的基督徒——我讀《馬丁·路德·金自傳》
龍與鴿子——中國的民族—國權主義與天主—基督宗教
附錄一: 現實與夢想——我的學術生涯
附錄二: 何光滬三十年學術年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