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三個進一步解放

鎖定
40年改革開放歷程,一條主線貫穿始終,那就是解放思想;一個主旨從未改變,那就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一個特點分外鮮明,那就是不斷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
中文名
三個進一步解放
外文名
Three further liberation
目    的
解放思想
實    質
發展社會生產力

目錄

三個進一步解放來源

“進一步解放思想、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進一步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這“三個進一步解放”,深刻總結了改革開放35年來,以思想引領變革、以創新激發活力的寶貴經驗,明確指出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和條件。 [1] 

三個進一步解放解釋

在“三個進一步解放”中,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的總開關。面對前無古人的改革開放大業,最要不得的是思想僵化、固步自封。沒有解放思想,我們黨就不可能在十年動亂結束不久,做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啓我國發展的歷史新時期;沒有解放思想,我們黨就不可能在實踐中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有效化解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前進,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結果,也是解放思想的重要基礎。從真理標準大討論,到“姓社姓資”思想交鋒,觀念的桎梏一旦突破,就會推動實踐獲得裂變式發展;而改革在更大範圍的突破,又為進一步思想解放提供了豐厚資源。“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這既是解放思想的價值取向,也為進一步解放思想提供了現實可能。在這個意義上,“三個進一步解放”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偉大進程中。 [1] 

三個進一步解放鏈接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這三個“解放”對我們國家繼續深化改革開放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確未來改革新的路徑。
改革開放史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生產力的解放史,社會活力的解放史。其中思想解放是其他兩個解放的總開關,總閥門。只有整個社會上每個人的思想解放了,敢於開動腦筋了,整個社會才會破除迷信,真正把人的主動性創造性激發出來,社會活力才會迸發出來。
當前,改革進入深水區,各種利益矛盾更加複雜,各種社會問題更加突出,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重新審視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政府與社會的關係。
三中全會提出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這一擲地有聲的論斷,進一步明確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實事求是地看,尤其是涉及到要素市場、資本市場等一些關鍵領域,當前我國在如何平衡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上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正如李克強總理所講,現在一些地方,政府這隻“有形的手”,變成了一支“閒不住的手”。各種行政審批設置過多,直接扼殺的就是市場創業的激情,政府對微觀經濟干預過多,不僅扼殺了市場的活力還扭曲了資源配置方式,一些地方經濟被部門利益、地方利益所困,對市場正常機制的破壞極大。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就是要重拾人們對市場的信心,敢於破除既得利益格局,削弱政府對市場的不當干預,糾正部分壟斷部門對市場的破壞,迴歸公平公正的市場。
在以往的改革中,對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強調的多,對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強調的少。但現在來看,要縮小貧富差距,彌合社會鴻溝,除了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還必須要處理好國家和社會的關係。政府處在通過發佈政策管理社會,影響社會。同時,社會各階層、各團體通過各種多樣化的組織機構,多渠道的參與互動機制,參與對國家的管理。兩者之間相互協作,相互制衡,構建起現代化的國家治理體系。我國社會力量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的地位作用還很有限,直接影響了社會活力的解放和增強。就改革的方向來看,一是積極鼓勵各類新型社會組織成立,二是要探索完善社會組織參與國家社會管理的機制。力爭做到各個階層,讓各個團體都有組織為自己發聲,各類社會組織發出的聲音都能通過正常社會管理機制反映到國家治理層面,參與社會管理之中。在這方面我們國家還大有文章可做。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