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七角噬元神

鎖定
七角噬元神(Sevenfold Destroyers)又稱「黑荊棘女士」、Anafabula或SCP-2747,網絡集成式創作的新怪談文學《SCP基金會》系列中登場的神秘存在,基金會於追查過程中遭遇的危險反記敍體。
其同時存在於多個敍事層面,並能夠摧毀任意將其信息囊括到一定程度的敍事,已經有多個元虛構敍事層因其而亡。戲裏的故事,戲外的現實,層層嵌套的敍事,有着真實與虛構的差別,但在本質上都是七角噬元神的毀滅目標。
中文名
七角噬元神
外文名
Sevenfold Destroyers
別    名
戲裏戲外,其實為一(As below, so above)
下の如く、上も然り(日譯)
正如其下,其上亦然(繁中譯)
黑荊棘女士(Lady of Black Thorns)
黑刺夫人 展開
別名
戲裏戲外,其實為一(As below, so above)
下の如く、上も然り(日譯)
正如其下,其上亦然(繁中譯)
黑荊棘女士(Lady of Black Thorns)
黑刺夫人
反記敍(Anti-narrative)
Anafabula
七重毀滅者
非存在之主
2747、6747-C 收起
性    別
女/不適用
登場作品
SCP基金會
類    型
至高神性超形上學
編    號
SCP-2747、SCP-6747-C
分    級
Keter(前Euclid
威脅等級
黑(前綠)
標    籤
scp、信息危害、敍述性、媒體、未收容、線上

七角噬元神簡介

七角噬元神 - 黑荊棘女士 七角噬元神 - 黑荊棘女士
七角噬元神是超形上學/反記敍實體,他能夠摧毀任意將其信息囊括到一定程度的敍事,已經有多個元虛構敍事層因他而亡。其被普遍認為要強於宇宙海星,“五因敍事而懼於七”。而深紅之王在其面前亦僅是虛妄。戲裏的故事,戲外的現實,層層鑲嵌的敍事,有着真實與虛構的差別,但終將都會被非存在之主的黑荊棘所撕碎。 [2] 
SCP-2747的文檔講述了七角噬元神毀滅敍事所出現的異常。文檔標題"As below, so above"來自某部神秘學著作,原文意思是天堂、人間等等一切位面其實是相似的,中文意譯為"戲裏戲外,其實為一",旨指其創造者七角噬元神跨越敍事、穿透敍事本質的性質。
戲裏戲外,其實為一 戲裏戲外,其實為一
由於其創造者與"七"、角、神秘學相關,因此又稱七角噬元神。

七角噬元神性格

SCP-2747沒有表現出太多的個性,因為她在瞬間摧毀一個敍事後往往會消失,但她很明顯是有智慧的,並會積極地試圖插入各種觸發因素以促進其顯現。很明顯,她不在乎被她摧毀的任何東西,比如無數不復存在的生命。她似乎也對上層敍事者有些厭惡,積極地試圖吞噬他們。
黑荊棘夫人的另一常見形象(短髮+七尖刺頭冠)

七角噬元神交互記錄

七角噬元神與SCP-3812

七角與3812 七角與3812
“Isorropia計劃”中,SCP-2747被置於SCP-3812的對立面。這種對抗導致她摧毀了使SCP-3812發瘋的多重敍事,使他清醒頭腦並最終找回自我。然後,3812開始利用自己的力量不斷製造會觸發SCP-2747效應的媒介,以使其永遠被困住並防止其造成進一步的破壞。

七角噬元神與呂墨非

七角噬元神嘲弄呂墨非 七角噬元神嘲弄呂墨非
在“呂墨非的艱難冒險”漫畫資料中,最後一頁“呂墨菲與內殿黑山”內容被異常損毀,顯然是SCP-2747所為,呂墨非因不明原因而遭遇了她或是導致她顯現,這也説明七角噬元神的實力遠在呂墨非之上。
世界上有七片海,七座大陸,和七大奇蹟。一週有七天,人有七宗罪,一個音階有七個音符——
但我的槍裏只有六顆子彈。
神奇的偵探小子,再見。
———呂墨非中心頁相關留言

七角噬元神與深紅之王

但黑荊棘女士是如此機智,
將王封印在他自己的故事之中,
他自由的象徵如今只代表死亡,
直到為時已晚,他才終於頓悟——
“七”這個數字從來不是他的專屬。
———SCP-5317末尾詩
SCP-5137記錄的第七層塔所代表的深紅之王與前六座塔對應GOI的史詩戰鬥,但各種要素聚集在一起卻引來了七角噬元神,二者同樣都帶有數字七等元素因而互相沖突,但最後的詩歌表明七角似乎更勝一籌。

七角噬元神混沌學説

基金會董事使用SCP-6747來複活最近去世的主管Jonathan King時,他們因接觸到SCP-2747而失敗了。這導致SCP-2747決定使用King作為其容器並與他部分合並,成為一個更強大的危險敍事體(SCP-6747-C)。
當SCP-6747-A3達到與基線現實相當的敍事拓撲時,SCP-2747開始獲得越來越多的力量,使其能夠上升到更高的敍事層。儘管基金會通過將SCP-6747-A3變成一個被稱為“lolFoundation”的對其宇宙的喜劇模仿來阻止SCP-6747-C,這引起了作者的注意,並使其成為一個與主宇宙平行的替代現實,但SCP-2747上升到作者和讀者的現實中, 對他們造成巨大傷害,並無意中將基金會的主宇宙從他們的操縱中解放出來。

七角噬元神超然頌歌

在“超然頌歌”中,宇宙海星和七角噬元神在敍事之初便一直敵對,他們的第一次戰鬥就殺死了知識之樹,最後的七角達到了全盛狀態,將宇宙海星擊敗。不過最後,七角被呂墨非使用他使用了他一生僅能使用一次的絕技「Downvote」擊敗。 [1] 

七角噬元神SCP-2747檔案

七角噬元神特殊收容措施

基金會看門狗算法將監控網絡及出版物媒體中的SCP-2747陽性關鍵詞提及。所有匹配將被標註後上交分析部,進一步確認是否為SCP-2747顯現。若辨識為陽性,所有受影響媒體將依照標準基金會媒體篡改協議(912-A “暮光區”、943-A“投毒井”)糾正。
SCP-2747的受控觀察將以本地計算資源進行,程序化地生成複雜度及嵌套性不同的記敍。對記敍的描述將類似地使用基金會媒體解析分析/元分析軟件以不同抽象程度生成。結果將通過定期掃描數據異常檢測其中的SCP-2747跡象。所有帶有此類異常的生成記敍將被歸為SCP-2747個體,其種子條件一併標為SCP-2747-適宜。在有足夠多的樣本後,將能對SCP-2747的邊界條件有足夠清楚的辨識與勘測。
此外,一份包含7000名藝術家的觀察名單將被始終維護並監控,以上述分析/元分析軟件對其各自作品中局部性SCP-2747顯現跡象進行確認。為增加可觀測結果和深度嵌套元虛構顯現的範圍,監控名單應主要由作品傾向於元虛構(如mise-en-abymes和“故事中的故事”)的個人、團體、組織組成。為此可以對這些創作者進行贊助和/或秘密影響。
清明聖盃的結果將被記錄在附錄B中。
清明聖盃 清明聖盃

七角噬元神描述

SCP-2747是一種出現於出版物及網絡媒體的異常現象,指在討論虛構作品的網絡平台開始提及一併不存在的虛構媒體作品。雖然其本身並不存在,但所有與此不存在虛構作品相關的文章、發帖、評論及其他有關元內容都視其為真實存在。不同個人可能會以多種不同的方式對此不存在的虛構作品進行提及,包括在論壇發帖中簡要提及與在完整的學術論文中作為討論主題。
在受SCP-2747影響的媒體中常能發現對這些虛構作品的描述、截屏、實體拷貝照片以及文字內容節選。所有描述間均相互吻合,通過由SCP-2747生成內容的描述來將整部作品還原也被證實是可能的。SCP-2747生成虛構作品的列表見下文(參見附錄A)。
在可能的情況下,可以從這些受影響材料追蹤到真實存在的人員;但是在脅迫審問中,這些人員均否認曾寫下過受影響材料,也否認其中提及的虛構媒體作品真實存在。
SCP-2747從未被實時記錄到,因此目前所有觀察到的個體均是在事後被記錄。所有案例均晚於2008年1月。其原因未知。符合完整記錄於附錄B中的超形上學觀測。
分析部當前假説認為SCP-2747是天然形成的anafabula,或稱“反記敍”存在的證據:其為一組相互依存的符號、圖像與記敍因(記敍因定義為記敍的基礎單位,同樣地神話因表示神話的基礎單位,模因表示文化的基礎單位。),當一虛構概念將其囊括到足夠程度後,將引發相互湮滅。對anafabula的第一手重建因其異常性質不可能實現的,但二手及三手描述已由觀察程序清明聖盃生成並附於下文(參見附錄B)。其影響能穿透元虛構記敍層級,換言之,含有anafabula的元記敍會於記敍內不復存在,隨後該記敍自身也從我們的現實中消失。anafabula的關鍵標誌是其總在所有的SCP-2747顯現中表現為反派或受厭惡的對象,可能是由於其固有記敍因成分表明了其外來而又集中化的性質。
更新:上述假説已被確認為SCP-2747的運作模型。參見附錄B
更新:下列程序在觀察程序清明聖盃成功結束後生效(參見附錄B)。
  • 附錄B所概述的anafabula之性質,無論是由於刻意或自然作用,決不得在現實生活中出現。任何物體、人員或事件若對於相似閾值超過意義等級α,將以一切可能方式加以改變。
  • 訪問與SCP-2747相關的信息,尤其是附錄B中的信息,將嚴格限制在許可級別4-2747與3-分析
  • 由於附錄B中所詳述的SCP-2747的超形上學含義及其固有的不可收容性,SCP-2747將被立即分級為Keter

七角噬元神附錄A:SCP-2747部分顯現列表

被提及的不存在作品:《Punta de la espira》
媒體:短篇故事
顯現程度:17篇被創建與編輯的文章。
作品總結:《Punta de la espira》(《螺旋之端》)似乎是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於1951年的一部短篇故事。故事描寫了一位無名主角沿河航行,去往一座荒涼、“黑色、有角的”山峯,為某位未指明的接受者送去禮物。旅程波盪不定且暗藏危險,故事的結尾主角力竭而死,比起最初開始時似乎並未接近目標。山峯在故事中始終被詳細描述,反覆出現的隱喻交替暗示其為神的住所或是一個邪魔般的存在。
————————
被提及的不存在作品:《Taitoru》(日語:タイトル)
媒體:動畫電影
顯現程度:1篇文章,同時有55次對多個橋段頁面的編輯,包括“絕望視界”、“預示”與“你什麼意思,它不是磕藥做的?”
作品總結:《Taitoru》似乎是今敏在去世前不久執導的一部動畫電影。電影被描述為一部心理驚悚片,講述一位掙扎的漫畫家試圖在嚴格的截止日前完成並出版她的第一部作品。壓力產生負面影響,邊界開始變得模糊;她開始出現幻覺,電影在朦朧中結束,不知主角是完成了目標還是屈從於自己的脆弱。與今敏的典型風格一致,這部動畫被描述為細節豐富、萬花筒般千變萬化,且時而極度令人不安;有一場景表現主角與其公寓的陰影搏鬥——在橋段條目“你的思想讓它成真”中描述為她創造力空洞的具現——最終陰影將她吞沒。
————————
被提及的不存在作品:《我沒有的姐妹》
媒體:電子遊戲
顯現程度:77個討論串,每個有3到103條評論。大部分用户是Something Awful社區的已確認成員。
作品總結:《我沒有的姐妹》似乎是一回合制角色扮演遊戲,類型為魔幻/恐怖,由Poakahan於2005年在任天堂Gamecube平台上發佈。據評論者所言,玩家控制一隊六個無名角色探索一個被毀滅的王國,目的是找到了一名被稱為“姐妹”的走失同伴。評論者大多對其抱以惡評,很多批評指出其戰鬥系統滿是錯誤、對話不連貫、圖像似乎未完成、音軌重複且被描述為“噁心”、“讓人頭疼”,以及遊戲根本不可能通關。遊戲中的非玩家角色反覆提及一個“炭黑帶刺的卷冊”,閲讀之將令人得到巨大力量,或釋放出一個恐怖的詛咒;大部分評論者推測的最終任務線需要玩家回到遊戲之前的區域,用新得到的能力找到卷冊碎片。但是評論者全都一致地指出沒有找到碎片,一名評論者甚至指出在遊戲代碼里根本沒有發現這些物品。
————————
被提及的不存在作品:《The Scolipendra Wiki》
媒體:接力小説
顯現程度:49篇不同的同人小説(字數從343到2401不等),每篇有1到6條評論。
作品總結:《The Scolipendra Wiki》被推測是一網絡合作創作的虛構世界觀,屬於驚悚推理小説以及怪誕風格小説。它似乎是發佈在某一維基站點上,但其網址從未被提及。Scolipendra的確切情節難以確認,不同的同人小説在不同的故事線和角色演繹間跳躍,其他虛構世界與設定的引入更令其進一步複雜化。已知的是該系列中有7名角色在多個領域間穿梭,積聚和收集超自然或異常物品。有一件物品在整個系列作品中被特別強調:一個七邊形黑曜石徽記,據稱能以觸碰消滅任何物、人、或是抽象概念。此物似乎是主角們的重要目標所在,並反覆嘗試獲得它;但是當前它似乎被一危險的無名邪惡反派持有。該反派在多部作品中被反覆暗示,卻從未出場。
————————
被提及的不存在作品:《I/O》
媒體: 唱片
顯現程度:共14 份知名出版物的評論專欄,包括《新孟買時報》、《音叉》和《L.A. Flipside》。
《I/O》唱片,SCP-2747顯現 《I/O》唱片,SCP-2747顯現
作品總結:《I/O》被描述為是現已解散的英國搖滾樂隊Radiohead的第九張工作室專輯。內有6首樂曲,總長34分18秒。大部分音樂似乎主要是由Radiohead過往專輯的數字改編片段組成,以稀疏的音響樂器及人聲疊加。對該唱片的反響似乎十分積極,僅有《音叉》的Jessica Greene給出了7.0的一般評價。據稱該唱片使用了一種獨特的摩擦聲,以雙聲道反響覆蓋在主唱Thom Yorke的獨唱聲軌上作為音樂主題,《新孟買時報》的Gulshan Anirudh認為這表現了其中心主題“孤獨與啓迪的螺旋…或者回響在深度個人化中的反饋循環,創造性心靈的顫抖核心。”Anirudh還提到其歌詞涉及自殺和自殘,但只是以一系列模糊的暗喻來表現:《I/O》“全然不避諱玩弄自我厭恨和自暴自棄的想法——但專輯本身整體上並無太過脱線,總在旋轉卻又一直沒有真的觸碰到可怕的核心。”
————————
被提及的不存在作品:《Mavigne,或稱:對內空間旅行以及Erikaar王國,名為創光之暗的形而上學論述,以及進一步的神學闡釋》
媒體:小説
顯現程度:7篇論文在一週內發佈於多個文學批評學術期刊上,均為知名學者寫作。
作品總結:《Mavigne》被描述為一份手稿及木炭畫配圖,於2014年在一名為Rithabile Abrahams的人家中被發現。Abrahams似乎是一名在南非布隆方丹從事維護技術員工作的隱居作家及藝術家,被臨牀診斷為患精神分裂症。《Mavigne》是一以南非荷蘭語寫成的嵌套結構故事,聲稱為一位17世紀的荷蘭神秘學家所著。作品描寫了這位神秘學家,僅被稱作Maas,在幻景中得知展現給他的地球內部結構的旅程。小説開始時,Maas夢到一個發現自己存在於夢中的超自然存在,懇請Maas把它帶入現實中。作為交換,它承諾向Maas揭示地球的奧秘。Maas因是有形的而不能穿過地面,於是這一存在便決定講述這段路程。它講述了六個被分隔的領域,從寶藏與礦藏的領域到一個光與聲組成的無形位面。在六個領域之上又是一道邊界,這一次是一處冰冷寂靜的領域,被稱為地球的核心。在它繼續解釋前,Maas就醒了過來,夢境結束。
————————
被提及的不存在作品:《ex lux》
媒體:互動式小説
顯現程度:發佈在7個不同的小説評論博客上的深入討論貼,並提及時代雜誌上一篇關於實驗性記敍形式的文章。其標題在175篇推特發帖中被提及,大多在推薦為一部有趣的——最保守而言——互動小説。
作品總結:《ex lux》似乎是一部懸疑類型的互動小説,以英語、加泰羅尼西亞語、西班牙語混合寫成。它呈現為6名角色視角的書信文章和一個不明來源的意識流敍述。讀者在7個故事主題間穿梭,發現一起或者多起殺人案的線索;最終記敍彙集到一次暴風雨中的路邊晚餐,各個角色交流自己的故事。從此處起,後續記敍結構不再能被稱為簡單的框架手段或是故事中的故事,隨着內心故事最終開始交織糾纏,後篇故事揭示出前篇故事的新線索,或是故事本身在冗長的兜圈後又與之前記敍的文本片段相聯繫。角色們有多次試圖查詢一名不在場人士“陌生人”的證詞。兇手(們)或受害者(們)的身份一直未知,也不知此故事是否有常規的結局。

七角噬元神附錄B

源自清明聖盃的觀測與結論
[數據丟失]

七角噬元神其他

  • “anafabula”一詞源自希臘語詞根“ana-”和“fabula”的組合,前者意為“向上”、“反對”、“後退”或“re-”,後者是俄羅斯形式主義文學批評學派的一個術語,指的是故事中事件的時間順序排列。從這個組合中,anafabula 這個詞的意思是“違反時間順序”,它準確地描述了實體的性質。SCP的標題“戲裏戲外,其實為一”,除了源自神秘短語As above,so below之外,還指SCP-2747如何從低級敍事開始,並上升到高級敍事。
  • SCP-2747及其文章的格式似乎受到《樹葉之屋》(House of Leaves,又譯《屍人莊園》) 一書的啓發。
  • 基金會最初認為SCP-5040是一部不存在的日本恐怖電影,是另一種被SCP-2747摧毀的媒介,但很快就被排除在外,因為描述這部電影的人經常相互矛盾,而受2747影響的作品被描述時總是一致的。
  • Scolipendra Wiki 是一個在線協作 wiki,它圍繞着一個以恐怖、推理和怪異小説為主題的虛構宇宙,似乎是基於SCP Wiki本身為原型,這從包含字母s、c 和p的名稱中進一步可見 在SCP-3922擴展測試日誌中,提到SCP-2747還摧毀了1973年的電影岡察洛夫》,這是一部關於虛構的黑幫電影的模因。
  • SCP-6747中講述的故事旨在與受SCP-2747影響的故事平行,因為它擁有召喚它所需的相同比喻,例如結局揭示了lolFoundation的轉折,旨在喚起令人不滿意的結局的比喻。
  • SCP-423在追查SCP-4028的過程中曾提起SCP-2747,這表明基金會可能曾試圖對這兩個異常進行交互實驗。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