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七五三節

鎖定
每年的十一月十五日是日本的「七五三節」,這天,3歲、5歲男孩和3歲、7歲女孩,都會穿上傳統和式禮服,跟父母到神社拜拜,祈求身體健康、發育順利。回家的時候,多半還會順道繞到照相館,拍一套全家福紀念照。
中文名
七五三節
節日時間
每年的十一月十五日
流行地區
日本
起源時間
七世紀的平安時代
吉祥食物
千歲糖
裝    束
傳統和式禮服

七五三節簡介

「七五三節」,去參拜時,大多數女孩子穿和服,男孩子穿羽織外衣與和服裙褲。但是,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穿西式的衣服和套裝。參拜結束後,父母通常都會給孩子們買千歲糖。千歲糖呈棍狀,裝在一個畫有仙鶴與烏龜的袋子裏,這兩種動物代表着長壽。千歲字面上的意思是一千年,用來表示非常長的時間。千歲糖和它的包裝袋都體現了父母的無限期望,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有一個長久而富足的生活。

七五三節起源

這個節日,起源於八世紀的平安時代,到了江户時代時更普及到庶民之間。江户時代的大名(諸侯),最傷腦筋的是後裔問題,如果沒有後裔,便會被幕府(德川將軍)廢名或滅門。只是,不知道為何,一般大名家的第一夫人即使有幸受孕,也罕得產下男嬰,就算是順利得嗣,通常也是虛弱多病,夭折例子很多。更糟糕的是,側室經常也難逃這種惡運。所以家臣們總是得為了尋求門當户對的養子而奔波勞碌。
民間也是一樣。江户時代有句諺語:「孩子不到七歲,是神佛的子弟。」意思是説,孩子未滿七歲之前,父母只是暫時代替神佛照顧孩子而已。所以七歲之前的孩子若是遭遇不幸,父母通常也不辦理正式殯葬;另一方面,若是犯了罪,不但不必接受制裁,父母的罪也不會連累到孩子。
這是出於當時的社會,尤其是都市地區人口驟增,致使環境惡化霍亂流行性感冒蔓延猖獗,也沒有現代醫療設備可以預防,加上時常遭逢天災、饑饉,所以才會萌生上述的觀念。江户時代的人口始終維持在一定數字上,增加緩慢,除了社會集體晚婚以外,幼兒早夭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正因為如此,孩子落地後,第七天有「七夜日」,滿月時有「拜神社日」等習俗,都是祈求孩子能夠順利成長的慣例。這些慣例,一直沿襲。
為了後裔,大名家跟庶民都如此煞費苦心了,將軍家當然也不例外。德川家到了第三代家光將軍時,後裔們的氣派與風度都已經失去戰國時代的粗獷與堅韌,家光又有同性戀的癖好,使得家光乳母春日局心力交瘁,憂心不已。家光到三十七歲時才幸得長子(第四代將軍),四十一歲時,側室產下次子(第五代將軍);長子生來就孱弱多病,家光只好將希望凝聚在次子身上。次子虛歲五歲時,家光便迫不及待地選了個吉日,為次子設宴慶賀,祈求他順利長大成人。這個吉日,正是十一月十五日。「七五三節」也就這樣傳開到大名與庶民之間。

七五三節詞句評論

江户時代的川柳(五、七、五字的詼諧、諷刺短詩),有這麼一句:
十一月十五
爭妍鬥豔在江户
騎脖子娃兒
還有一句:
打腫臉充胖
腰帶與褲裙禮服
總計十二兩
由這兩句看來,可以想象得出,三、四百年前的江户時代父母,與二十一世紀的現代父母毫無兩樣,都得在同一天忍痛揮霍大鈔,把孩子們打扮得漂漂亮亮,再沾沾自喜地帶孩子們到神社合掌叩拜。唯一不同的是,江户時代的父親們在參拜神社之後,會讓孩子騎在脖子上,到街上閒蕩,彼此較量一番;現代父母們,則是牽着孩子們跨進照相館,拍下一生一度的紀念照。

七五三節裝束

三歲孩子的和服裝束為:可愛的方領或圓領和服罩衣、和服長襯衣與和服,做好的窩褶和窩邊。準備的服飾品有:和服長襯裙、腰帶、襪子、頭簪、草履、錢褡或腰包、和服、罩衣及伊達締。
五歲孩子的和服裝束:外穿與成人男子一樣紋飾的羽織,即短外褂、裙、和服長襯裙、和服,同樣要縫製窩折。準備的服飾 品有:和服、角帶、短外褂、腰帶三根、和服長襯衣、護身、裝飾用懷刀、扇子、裙、襪子、草履。
七歲女孩子的和服裝束比較複雜,準備的服飾品有:和服、伊達締、和服襯裙、腰帶三根、貼身和服內衣、和服長襯衣、襯領、帶揚、帶枕、帶締、護身、裝飾用的荷包、扇子、手提包、襪子、草履及其他填芯和麪帶。

七五三節祈福

進入神宮祈福是有一定規矩的, 先要喝神宮的水。順序如下,用水洗右手, 再洗左手, 隨後用左手盛水放到嘴裏喝一口。 據説這樣就能夠得到神的保佑。 在進入正門的時候, 要拍n下手 。接着就是拜神許願了。和中國的廟裏一樣,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心情和需要投一些零錢。 對於錢的數目有沒有特別的要求,自己想投多少就投多少,接着就是抽籤了 籤文分別從學習工作愛情身體各個方面給你一些指示。無論如何, 按照自己的心情去理解就好了, 過得開心才是最重要的。

七五三節吉祥食物

千歲糖是七五三節必不可少的吉祥食物。千歲糖呈棍狀,裝在一個畫有仙鶴與烏龜的袋子裏,這兩種動物代表着長壽。千歲字面上的意思是一千年,用來表示非常長的時間。千歲糖和它的包裝袋都體現了父母的無限期望,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有一個長久而富足的生活。 [1] 
參考資料
  • 1.    劉鳳娟. 談日本"七五三"節[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07, 4(004):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