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丁亞平

(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會長)

鎖定
丁亞平,男,中共黨員,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會長、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部學部長, [2]  中國藝術研究院二級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藝術研究所原所長。 [3]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審查委員會委員。 [1] 
中文名
丁亞平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蘇州大學 [6] 
北京廣播學院 [6] 
職    務
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會長
性    別
籍    貫
江蘇大豐 [6]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6] 

丁亞平個人經歷

1982年畢業於蘇州大學中文系本科, [6]  1987年由北京廣播學院(今中國傳媒大學)電視系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分配到中國藝術研究院工作。 [5] 
1994年9月,丁亞平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部電影系,成為國內招收的第一屆電影博士生,導師李少白先生。 [5] 
1996年11月11日,丁亞平通過由北京電影學院院長沈嵩生教授主持的博士學位論文答辯會,其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中國電影藝術:1945-1949》,成為國內第一篇通過博士學位論文答辯的論文。 [5] 
曾任文化藝術出版社副總編輯、總編輯及《傳記文學》雜誌社社長、主編等職。
200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6] 
2005年8月起,丁亞平擔任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二級),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影視系主任。 [5] 
2017、2018、2020年,由丁亞平具體負責主持舉辦三屆“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評論周”,此係中國藝術研究院重大項目“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高端論壇”,是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影視研究所承辦的重要影視評論與推介活動,評論周包括影片展映活動、年度電影電視觀察與評選、系列學術研討,並邀請相關主創舉行新片媒體見面會。它以“藝術評估,文化前瞻”為主題,着力推動文化智庫建設,打造交流與評估的影視交流的重要平台。評論周定位於以學術性為主,遵從“小、精、準”的思路,兼顧電影的藝術性和市場性,邀請業界重要創作人員、製片人、院線經理、宣發機構、播出機構、學界專家、網絡影評人、媒介機構代表參加,對年度中國國產影片、進口影片從學術價值、藝術價值與市場價值三個方面,進行系統評估,對中國影視發展進行全面的研討。 [5] 
2012年開始,丁亞平還不定期組織舉辦“影視大講堂”,邀請業內專家學者、創作者參與大講堂,對最熱門、前沿的影視問題進行交流、研討與對話。從2012年到2020年,“影視大講堂”共舉辦了26期。出版《在新時代旋風面前》二種(2018、2020年分別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及時將“影視大講堂”中專家的發言和觀點予以集中編輯並展開交流。 [5] 
同時擔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術評議委員會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電影學學科組組長、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兼職教授、蘇州大學文學院及北京印刷學院出版系兼職教授等。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還曾先後擔任第二十屆、第二十一屆中國電視金鷹獎評委(2003、2004)、中國視協電視春節文藝晚會及春節特別節目評委(2005、2006)、第十二屆中國廣播影視大獎電影“華表獎”評委和第十屆“五個一工程”電影獎評委(2007),以及教育部2007年度重大課題攻關項目評委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後期資助項目評委(2007)等。
丁亞平 丁亞平
先後個人獨立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項目國家青年基金課題、國家年度課題、國家重點項目等,並獲各類獎項多次,出版有個人專著《藝術文化學》《影像中國(中國電影藝術:1945-1949)》《老電影時代》《電影的蹤跡》《影像時代(中國電影簡史)》等10種,是《中國應用電視學》一書的作者之一,並曾主編《百年中國電影理論文選(上、下)》《電影叢書》《電視叢書》《藝術館》叢書等多種,發表學術文章300餘篇。

丁亞平主要成就

丁亞平所獲榮譽

2006-2020年9月,擔任中國藝術研究院黨委委員(三屆);並曾獲得文化部優秀共產黨員和中國藝術研究院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5] 
專著先後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獎、中國文聯理論評論論文類一等獎、中國電影金雞獎理論評論著作類一等獎等國家、省部級獎項二十餘次。 [5] 
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文化和旅遊部“優秀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中國國內培養的第一屆電影博士。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 [3] 
2023年12月,獲得第30屆上海電影評論學會獎年度電影理論評論貢獻獎。 [10] 

丁亞平教學實踐

丁亞平負責的主要教研及實踐活動包括:主持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影視系工作,注重人才培養,在發現人才、培養人才方面作出巨大努力,取得豐碩成果。中國藝術研究院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中國第一批電影學碩士、博士學位授予點,首開我國電影學研究生培養的先河。迄今仍在中國影視教育界保持重要影響,處於領先地位。此外,丁亞平還主持了十屆(十年)“扶持青年優秀電影劇作計劃”的評審,同時,與騰訊公司合作,承擔並組織了“騰訊電影+觀察分析”項目的研究工作。丁亞平擔任主編的學術期刊《影視文化》以半年刊形式,已連續出版23輯。作為影視學界和業界的專家,在進行研究與教學等工作的同時,還致力於走出書齋和課堂,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研究與創作互相促進、互相借鑑。 [5] 

丁亞平科研成就

在長期的科研工作中,先後承擔多個重要科研項目。曾承擔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青年項目、年度項目和國家重點項目,獲批並完成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國家廣電總局部級社科研究項目。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中國電影海外市場競爭策略可行性研究”首席專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社會科學詞條庫(影視)”首席專家;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託項目“中國電視金鷹獎評獎研究”首席專家。 [9]  專著分別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 [5] 
2011年,擔任課題負責人的“熱播影視跟蹤研究”,立項成為中國藝術研究院重大項目。2011年開始,先後出版由所研究人員合作編寫的《大電影時代——異彩紛呈的熱播影視》《大電影製造——熱門影視的光影世界》《大電影轉向——熱播影視的發展趨勢》等著作,從類型、產業、文化、創作等不同角度來追躡分析異彩紛呈的中國影視。這些研究成果也是重視影視理論與批評的同時密切關注當下研究的“影視智庫”的重要成果。 [5] 
2013年至2016年,擔任首席專家,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中國電影海外市場競爭策略可行性研究”中標,該項目為國家哲學與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首次設立的藝術學重大招標項目中僅有的影視類課題。此項目是關注當下電影實踐而作出的嘗試。由該項目形成的研究成果包括《大電影的拓展—中國電影海外市場競爭策略分析》《大電影的互動—中國電影海外市場競爭策略可行性研究2》《全球化與大電影:中國電影海外市場競爭策略可行性研究3》。
2014年,《當代中國民營電影發展態勢研究》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此著作是2010年度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部級社科重點項目“民營電影業發展戰略與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
2016年開始,丁亞平作為中國大百科全書的總編委員會編委和中國大百科全書影視學科主編,主持了國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影視卷的編纂工作。該項目設有中國影視(含港澳台影視)、外國影視、影視技術、影視導演、影視編劇、影視表演等13個分支,七千個條目,集合和調動了全國學界的資源,數百位專家參與,努力將新版《中國大百科全書》影視卷“打造成一個有中國特色、有國際影響力的知識寶庫”。《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影視卷編纂發佈和出版網絡版、紙質版,面向影視業和全社會,着力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在中國影視研究史上具有開創性的導向意義。 [5] 
2017年起,主持承擔了《中國電影大典》的編纂工作和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社會科學詞條庫(影視)》的編寫組織工作(擔任首席專家)。2018年和2019年,《中國電影大典》被增補列入“‘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音像、電子出版物出版規劃”,併成功入選國家出版基金項目。該項目分為“影人影片卷”“機構卷”“期刊卷”等,帶有學科建設戰略智庫的性質,最終成果將達到兩千萬字。此外,丁亞平還組織了列為中國藝術研究院重點項目的《中國電視大典》的編纂工作。這些積極而艱辛的集體性工程,已經溢出了所在單位的邊框,使之成為當代中國電影電視學術與藝術文化版圖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響力的一元。 [5] 

丁亞平主要發表論文

市場化與當代中國電影的轉折 丁亞平 【報紙】中國電影報 2011-01-13
深入電影本體 透視歷史脈絡 丁亞平 【報紙】文藝報 2010-10-13
開敞的對話——司徒慧敏與中國電影 丁亞平 【期刊】當代電影 2010-07-01
論民營電影公司與當下中國電影的發展趨向 丁亞平 【期刊】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5-15
時代意識的傳遞和表達 丁亞平 【報紙】中國文化報 2010-04-12
我們為什麼需要“基本電影”——2009年的電影觀察 丁亞平 【期刊】北京電影學院學報 2010-02-15
從“牛氣沖天”到“虎虎生威” 丁亞平 【報紙】文藝報 2010-01-06
國產電影創作與市場空間不斷拓展 丁亞平 【報紙】中國藝術報 2009-11-20
當代中國電影創新發展的全景展現 丁亞平 【報紙】光明日報 2009-11-11
獻禮片漫談 丁亞平 【期刊】今日中國論壇 2009-10-05
試論60年當代中國電影倫理實證化趨向 丁亞平 【期刊】當代電影 2009-10-01
人性、社會性和文化本質 丁亞平 【報紙】中國電影報 2009-08-27
中國的文化軟實力與電影“硬實力” 丁亞平 【期刊】今日中國論壇 2009-08-05
銀幕內外:被客體化的形象——劉瓊和他的電影意義 丁亞平 【期刊】當代電影 2009-08-01
史學意識、實證理性及其自我確證的要求——論60年新中國電影史學話語的演進 丁亞平 【期刊】文化藝術研究 2009-05-18
中國的文化軟實力與電影“硬實力” 丁亞平 【報紙】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9-04-30
理論思維的前提假設與實證價值的祛魅 丁亞平 【期刊】北京電影學院學報 2009-04-15
電影史學的興起與發展 丁亞平 【期刊】當代電影 2009-04-01
樸素而美麗的堅守——三十年“看”電影指南 丁亞平 【期刊】電影評介 2009-03-08
從賀歲片透視當代國產電影的生態環境 丁亞平 【報紙】中國藝術報 2009-02-17
意識形態、象徵形式與自生能力——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電影體制變遷的路徑 丁亞平 【期刊】文藝研究 2009-01-10
好萊塢與中國電影工業——改革開放30年的電影、市場與身份想象 丁亞平; 盧琳 【期刊】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 2009-01-10
改革開放30年中國電視劇的自我特徵及其價值選擇 丁亞平 【期刊】中國電視 2008-12-15
華語電影三代女明星的文化表徵及其轉移軌跡 丁亞平; 張斌寧 【期刊】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11-15
社會空間與改革開放30年的中國電影發展 丁亞平 【期刊】當代電影 2008-11-01
血脈的會通與融合——由香港與內地電影互動看中國電影的發展 丁亞平 【期刊】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 2008-09-30
電影世界、精神生命與社會生活——重尋洪深歷程 丁亞平 【期刊】當代電影 2008-06-01
“崑崙”推手夏雲瑚的意義與歷程 丁亞平; 趙長軍 【期刊】電影藝術 2008-04-05
純真之眼:電影與傳統戲劇的融合——評數字電影《對花槍》及其他 丁亞平 【期刊】藝術評論 2008-02-15
歷史、國家認同與民族電影表現——近年主流電影的歸根想象 丁亞平 【期刊】當代電影 2008-01-01
主流電影的新趨向——第12屆電影“華表獎”、第10屆“五個一工程”電影獎獲獎及參評部分影片印象 丁亞平 【期刊】藝術評論 2007-10-15
理性與生活的電影塑像——謝晉電影的再評價和文化分析 丁亞平 【期刊】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 2007-09-30
傳媒時代的趙寶剛現象 丁亞平 【期刊】中國電視 2007-09-15
導師點評 丁亞平 【期刊】當代電影 2007-03-15
永不褪色的顏彩——評電視連續劇《西聖地》 丁亞平 【期刊】中國電視 2006-09-30
體驗·關懷·直接的時代感——由1937—1945年電影的現實表現看中國電影現實主義傳統的文化趨向 丁亞平 【期刊】當代電影 2006-09-15
不因淺層而菲薄 丁亞平 【期刊】藝術評論 2006-01-30
鏡與真——四十年代正統電影、商業電影及電影文化趨向 丁亞平 【期刊】文藝研究 2005-09-25
藝術的責任:一份電影遺產——解讀沈浮丁亞平 【期刊】當代電影 2005-05-15
俗世的風塵 丁亞平 【期刊】當代電影 2005-05-15
電影怎樣將這世界給予表達——中國電影與蔡楚生丁亞平 【期刊】當代電影 2004-07-15
論二十世紀中國電影與通俗文化傳統 丁亞平 【期刊】電影藝術 2003-11-25
蒼涼的手勢 丁亞平 【期刊】尋根 2002-02-28
《香雪海》與阮玲玉之死 丁亞平 【期刊】尋根 2001-04-30
歷史的舊路──中國電影與孫瑜丁亞平 【期刊】北京電影學院學報 2000-11-15
20世紀中國電影話語與夏衍 丁亞平 【期刊】當代電影 2000-11-15
電影的成長與話語空間的拓示──1990—2000年中國電影綜論 丁亞平 【期刊】電影藝術 2000-09-25
邊緣·電影·夢想──桑弧論 丁亞平 【期刊】當代電影 1999-11-15
轉換與位移──新時期第一個十年(1979—1989)電影綜論 丁亞平 【期刊】當代電影 1998-11-15
“進步電影”:在歷史的邊際追索與超越 1945-1949年中國電影的透視 丁亞平 【期刊】北京電影學院學報 1995-12-30
《一介書生》:托起明天的太陽 丁亞平 【期刊】中國電視 1995-11-15
敍述與對話:從歷史走進心靈——論八集電視系列片《窮則思變》 丁亞平 【期刊】中國電視 1993-10-28
電影史的視界:方法與範式——兼談人物誌電影研究 丁亞平 【會議】和而不同——全球化視野中的影視新格局——第三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論文集 2004-11-01
百年中國電影的民生傳統 丁亞平 【報紙】人民日報 2005-12-15
戲曲、文明戲與電影 丁亞平 【報紙】社會科學報 2002-01-03
長久的只能是美好的東西 丁亞平 【報紙】文藝報 2005-10-01
何處尋求春晚節目的新突破 丁亞平 【報紙】文藝報 2005-12-22
從過去到未來:中國電影百年 丁亞平 【報紙】中國電影報 2006-01-05
深入開掘電影藝術的審美價值與社會功能 丁亞平 【報紙】中國電影報 2007-09-13
傳媒時代的影視、藝術及其開放性 丁亞平 【報紙】中國藝術報 2006-12-15
電影媒介化的得失 丁亞平 【報紙】人民日報 2007-05-17
深入開掘電影藝術的審美價值與社會功能 丁亞平 【報紙】人民日報 2007-09-18
主流文化與民族電影表現的多元向度 丁亞平 【報紙】中國文化報 2007-10-12
電影創新不能割斷傳統 丁亞平 【報紙】中國藝術報 2007-11-23
經典的還原:電影改編的經驗與貧乏 丁亞平 【報紙】光明日報 2007-11-30
結盟與融合:中國電影與亞洲電影發展走向 丁亞平 【報紙】中國文化報 2008-05-21
濃墨重彩再現赤壁 丁亞平 【報紙】人民日報 2008-08-07
中國大片備忘錄 丁亞平 【報紙】中華讀書報 2008-08-06
改革開放30年與當代電視劇的價值轉向 丁亞平 【報紙】中國藝術報 2008-11-04

丁亞平社會任職

中國夏衍電影學會會長,中國高校影視學會會長,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中國電影金雞獎、中國電影華表獎、“五個一工程”電影獎、中國電視金鷹獎評委; [3]  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影視學科評審組召集人、評委;教育部“馬工程”“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和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人文社會科學項目等評委。 [5] 
文化部新聞出版系列高級職稱評委會副主任,新聞出版總署國家“十一五”重點圖書規劃項目評審專家,文化部文化建設“十一五”規劃論證專家。 [6]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3版)總編輯委員會委員、影視學卷主編。 [7] 
第七次至第九次中國作家協會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5] 
第11-13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天壇獎”選片委員會執行委員。 [8] 
第十五屆至第二十屆大學生原創影片大賽評委會主席。 [5] 

丁亞平人物評價

“他一直在用真誠和善意來書寫作品。”(中國傳媒大學)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