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一考定終身

鎖定
1977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轉教育部《關於1977年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意見》,正式恢復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的制度。由此每年考試成為中國學子必經之路和必過難關,上線和落榜,演繹人間無數悲喜劇;一考決定了被考人今後生活和事業發展軌跡,決定了他一生的命運;“一考定終身”來源這樣歷史背景。
中文名
一考定終身
發生時間
1977年10月12日

目錄

一考定終身來源

考試成莘莘學子人生必經之路 考試成莘莘學子人生必經之路
考試成莘莘學子人生必經之路
1月3日,《學習時報》刊登了教育部部長袁貴仁的署名文章《全面推動我國教育事業實現科學發展》。他在談到下一步高考改革的主要思路時表示:“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試,減輕高考壓力”,給了何蘭這樣的老師以鼓舞,“這將改變‘一考定終身’的局面,讓高考常態化,更能體現學生的真實水平,有助於減輕學生和家長的壓力。”“有一個孩子,因為路上堵車,結果高考遲到沒能進入考場,我想起來就特別難受。”説起“一考定終身”的高考制度,何蘭臉上透着凝重和無奈,她是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的高三物理老師,見過太多因為“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留下的遺憾。

一考定終身贊成

提高公平性,降低偶然性
“從目前情況看,高考仍是國家選拔人才的主要形式,取消高考在現階段的中國是不可能、不現實的。但是,高考必須進行改革。”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校長朱建民説:“一年多次考試正是高考改革的進步,可以給考生更多機會,也可以給高校更多自主權,有利於多種人才脱穎而出。”
其實,印發的被稱為“中國未來10年教育藍圖”的教育規劃綱要,就已將“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試的辦法,探索實行社會化考試”寫入其中。教育部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力解釋道,這種“探索”是指不用每個科目都進行高考,而是可以比照國際上的水平考試方式,推行標準化的社會化考試,“比如英語進行水平考試,平時考了,高考就算成績。”這樣一來,學生可以一年考多次,然後選擇一次成績,從而分擔高考壓力。
把一些科目“一考定終身”改為“一年多考”,得到不少學生和教育工作者的支持,他們認為,此舉將大大提高高考的公平性,降低偶然性。特別是對於擔心因一時緊張而成績不穩定的學生,將是一條非常重要的利好消息。
“還是多考幾次好!”剛剛結束一天課程的高三學生劉承昊説:“多了幾次考試機會,最終選取分數的最高值,可以讓成績穩定些,避免因為一次考試發揮失常帶來的遺憾。”
聽到這個消息,北師大附中的學生李雪眼前一亮,她説:“如果將考試時間改為一年多次,那麼我們可以選擇狀態最好的時候參加高考,這樣,不僅有利於課程時間的合理安排,也有利於減輕精神壓力。”
“‘一年多次考試’將給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人多個考試平台、多次考試機會。”朱建民説:“現在倡導多樣化辦學,若還是‘一考定終身’,將使多樣化辦學走入死衚衕。‘一年多次考試’是人才選拔模式的創新,值得嘗試。”

一考定終身擔憂

增加考生負擔,考卷難度多變
“如果可以選擇,我選擇只考一次。”北京市三十五中的高三學生段曉楠是個文靜的女生,聲音卻透着堅定。“對於成績,可能永遠都不會覺得滿足。這一次考過了,即使考得還不錯,但還是會想下次自己會不會考得更好,或者下次別人是不是會超過自己。説起壓力,不一定會比只考一次小。”
段曉楠認為,是否減輕學生負擔,還得看錄取方式。被稱為“美國高考”的SAT考試,一年考7次,為高校提供升學參考。但美國高校在錄取學生時,並不單純看重成績,而是注重學生的特長和潛能。“只有將分數從唯一標準變為參考標準,才有利於實行多次考試。否則,大家誰都不可能滿足一次考試的分數,而是願意每次考試都試試看,這樣,反而會增加壓力和負擔。”
段曉楠的同學齊美林説:“説實話,考到現在都有點‘疲’了,考一次和考兩次的差別不是太大。但要是一年多次考試,有可能打亂正常的複習進度。”齊美林解釋道,例如第一輪複習側重基礎知識,若這個時候來場正式考試,可能就有同學按捺不住紮紮實實的“按部就班”,而是提前突擊衝刺,主攻專題複習和難題。
考卷難度的穩定性也讓不少學生擔心。“這一次題目難讓我趕上了,下一次題目簡單我又沒參加考試。分數算下來,是不是真能體現我的真實水平?”濟南五十二中的老師劉元羣也表示了同樣的擔心:“考試次數多了,試題的規範性和難易程度就很難把握和統一。一年多考的本意是為了避免偶然性,但這樣可能又會增加偶然性。”
“一年多次考試,在一定程度上會出現人力物力問題。”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副校長黃鵬説:“例如考場佔用問題、監考老師安排問題,每次高考,高一、高二學生都要為考試讓路而放假,這勢必會影響教學的安排。”

一考定終身建議

漫畫:再也不用一考定終身了 漫畫:再也不用一考定終身了
漫畫:再也不用一考定終身了結合複習進度,多次綜合考量
“如果能夠合理安排,一年多次考試絕對比‘一考定終身’要好。”何蘭認為,關鍵問題是如何把這個政策用好,“例如考試時間,最好都安排在高三複習後,可以和模擬考試結合起來。”
針對“一年多次考試”是否會打亂複習進度的問題,何蘭支了一招:可以將考試時間和複習進度匹配起來。假設共有三次考試,第一次考試側重基礎知識,在“一模”時進行;第二次、第三次考試側重綜合能力,加大難度。最後算分數時,將三次的考分按不同百分比都計入進去。
談到試卷難易程度造成的影響,何蘭認為,可以綜合考量考試名次和分數。例如,某學生這一次考了630分,排名第200名;下一次考了610分,排名第150名。綜合考量下來,有助於客觀地做出評價。
張宏偉是一位高三學生家長,他認為,要是改革,最好先行試點再推開。“我剛剛摸清楚高考規則,要是頻繁變動,就好像是遊戲已經進行了一大半才突然公佈遊戲規則。國家要是實施這項改革,切莫説改就改,要給廣大學生和家長一個學習適應的過程。”
江蘇省泰州中學老師張本良建議,要是一年多次考試“試水”,最好先從英語、語文這類需要平時大量積累,並且主觀題較多的學科開始。“例如語文,學習要靠平時的積累,一次考試並不能判斷學生的真實水平。有實力的學生髮揮失常分數低,不善言辭、悶頭苦讀的學生善於答題分數高的情況時有發生,多次考試就有望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