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一筆字

鎖定
一筆字,是指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硬性考核大學生漢字書寫的政策。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湖北高校中首次通過設學分的方式量化硬性考核大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若學生考核不及格,將來會影響畢業
中文名
一筆字
類    型
考核漢字的政策
實行學校
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
學    分
2個素質學分
組    成
漢字書寫和計算機錄入
目    的
提高漢字書寫能力

目錄

一筆字簡介

一筆字 一筆字
中南分校把“一筆字”納入學生的一項基本功進行培養,同時設置2個素質學分引導學生寫好漢字。“一筆字”測評包括漢字書寫計算機錄入兩個部分,前者主要考核學生用硬筆書寫漢字的能力,學校從字形、力度、流暢度、可識度、整體感等5個方面進行評分,若學生考核不及格,將來會影響畢業;後者主要是考查學生用計算機錄入漢字。
一筆字 一筆字
漢字測試,要求學生在25分鐘內用鋼筆中性筆、圓珠筆)抄寫600個漢字。抄寫內容和抄寫紙由學校提供,學校從字形、力度、流暢度、可識度、整體感等5個方面進行評分。學生可用楷、行、草、隸、宋任何一種字體書寫,但不能使用繁體字,如果屬於“自成一體”需要符合“易辨認、有美感”的要求。抄寫出現錯別字(含標點符號)出現一個扣一分,超過20個作不及格處理。漏抄字,按錯別字處理。達到60分可獲得1個素質學分。

一筆字實施計劃

一筆字 一筆字
由於2007級本科生入校時就明確告知,“一筆字”將計算素質學分,很多學生平時都很重視自己的漢字書寫。對於不及格學生,會由班級素質導師通知到學生本人。不及格的學生還有兩次考試機會,如果畢業前仍無法通過測評,將無法取得這項素質學分,會影響畢業。施宏開介紹,“一些學生雖然過了關,但仍要加緊練習,真正的考試是社會,字寫好的標準是‘寫的象個大學生寫的字’”。
1月中旬,中南分校針對大二本科生的“一筆字”測試中的硬筆測試及成績評定全部完成。“字寫的好的同學寫的像字帖,而差的則是一團亂麻”,測評負責人施宏開副研究員介紹:從總體上來看,文科學生整體優於理工類學生,絕大多數同學都達到了測評要求,但仍有部分學生漢字書寫被評定為“不及格”。
其實,不要説是理工類學生,就是國學大師劉師培、辜鴻銘諸先生當年,據周作人先生《北大感舊錄》回憶:“申叔(劉師培)寫起文章來,真是‘下筆千言’,細注引證,頭頭是道,沒有做不好的文章,可是字寫的實在可怕,幾乎像小孩子描紅相似,而且不講筆順。
北方書房裏學童寫字,輒叫口號,例如‘永’字,叫道:‘點,橫,豎,鈎,挑,劈,剔,捺。’他卻是全不管這些個,只看方便有可以連寫之處,就一直連起來,所以簡直不成字樣。當時北大文科教員裏,以惡札而論,申叔要算第一,我就是第二名了。”,——但北大的教授還不是照樣做得;若是放在今天,依着武漢科大中南分校做法,恐怕就將是欲在武漢科大中南分校求做一畢業生而不可得了。

一筆字討論

一筆字 一筆字
《年輕人是否應該強制練字》嘉賓央視主持人王梁
2009年2月14日晚,央視新聞頻道《我的今日之最》欄目,用近40分鐘的時間以《年輕人是否應該強制練字》為題討論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硬性考核大學生漢字書寫的政策。
鋼筆變成鍵盤,打字代替書寫,記日記改為寫博客,打電話多方便,親筆信太麻煩……
互聯網時代,是否還有必要寫好中國傳統的漢字?在央視組織的2529人蔘加的“大學生該不該強制練字”的調查中,有82.8%的網友認為,“硬性考核書寫能力對學生的發展有好處”;
83.4%的網友認為“學生須提高書寫能力”,這樣可以“發揚中國的文字藝術,字寫得好也能顯示人的素質”。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科協副主席王渝生在14日晚的央視節目中説,漢字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和藝術,是實用和審美的結合,漢字不是詩卻有詩的韻味,漢字不是畫卻有畫的美感,漢字不是舞卻有舞的節奏,漢字不是歌卻有歌的旋律。對於寫好漢字的重要性,他還以自己的一位研究生舉例説,在日本求職時求職信必須親筆寫,字寫的好對錄取很有幫助。
被譽為“中國硬筆書法第一人”的旁中華在接受採訪時稱,漢字書寫能培養情趣、陶冶心靈,讓人養成做事細心、耐心的習慣;寫出的文字與電腦打印出來的文字不同,手寫的文字富有情趣,是一個人心靈的表現,年輕人不應忽視漢字書寫。

一筆字意義

網絡時代是否還有必要苛求大學生寫好漢字?測評負責人施宏開的看法是,漢字是中華文化的載體,寫好漢字是繼承傳統文化的需要。隨着外語的湧入和計算機的使用,大學生的字寫的象“小學生一樣”已引起了社會的擔憂。此外,字寫得好不好也成為當今社會擇才的一個重要。
增加了美感,體現了中華五千年藝術之風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