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一琴一鶴

鎖定
一琴一鶴(拼音:yī qín yī hè)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元·脱脱《宋史·趙抃傳》。 [1] 
一琴一鶴原指宋朝趙抃去四川做官,隨身攜帶的東西僅有一張琴和一隻鶴;形容行裝簡少,也比喻為官清廉。聯合式結構,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賓語、定語。 [1]  [5] 
中文名
一琴一鶴
拼    音
yī qín yī hè
近義詞
一清如水
反義詞
貪贓枉法
出    處
《宋史·趙抃傳》
注音字母
ㄧ ㄑㄧㄣˊ ㄧ ㄏㄜˋ
語法結構
聯合式
語法屬性
作賓語、定語

一琴一鶴成語出處

元·脱脱《宋史·趙抃傳》:“帝曰:‘聞卿匹馬入蜀,以一琴一鶴自隨,為政簡易,亦稱是乎!’”。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一琴一鶴”。 [1] 

一琴一鶴成語故事

北宋年間有個殿中侍御史叫趙抃,為官清廉正直,在朝中彈劾不避權勢,京師人稱“鐵面御史”,沒有人不怕他的。在趙抃少年時期,父親就染病去世,家中境況更為窘迫,母子二人在族人幫助之下勉強度日。雖然窮困,但趙抃並末放棄學習,家中傳下來的書籍是他最大的財富。他在二十六歲時考中進士,踏上仕途,最開始也是做小官。受家風薰陶,他疾惡如仇,同時又護善如親,敢站出來仗義執言。在他的為官生涯中,屢屢救護百姓性命,從無粗暴鎮壓之事。 [2] 
而當他入朝當了御史之後,面對那些貪贓枉法的官吏,就是另外一副面孔一鐵面。如當時的宰相陳執中,仗着自己曾給皇帝當過老師,又是登基時的功臣,深受寵愛,身居高位,就有些飄飄然,對家人疏於管教,到後來便出現了家中奴婢不堪辱罵,接連自殺的情況。在自詡為文明高雅的宋代,這可是駭人聽聞的犯罪,而且嫌犯還是當朝宰相的家人。 [2] 
在其他官員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時,趙抃毫不猶豫地站出來,向皇帝彈劾這個治家無方的宰相。起初皇帝有意包庇,並不理會,他就連連上書,半年之內連續彈劾十二次。皇帝還是不理,趙抃就帶着所在部門的所有官吏一起彈劾,讓皇帝下不了台,最終將陳執中罷職外貶。 [2] 
後來趙抃被調去治理四川。當時官員調動,最麻煩的事情就是準備車馬,轉運官員和一家大小要用的各種東西。而趙抃入蜀,只帶了一張琴、一隻鶴、一匹馬。除了馬,琴和鶴都是家傳之物,而這兩者正是古代清廉之士的象徵。 [2] 
因為早就聽聞蜀中貪腐成風,故而在成都附近渡江之時,他曾在江中起誓:“吾志如此江清白,雖萬類混淆其中,不少濁也。”後來此江便以“青白江”命名,至今仍在成都奔流不息。趙抃調查後發現,蜀中貪腐之風與送禮氾濫有關,有的官員藉此斂財。他自然是不會收禮的,更不會送什麼禮,同時嚴格要求各級官吏,嚴禁送禮收禮。他還提倡節儉,抑制奢靡,改變官風的同時,也影響了民風。為了瞭解民情,他走遍了蜀地,許多偏遠地區的百姓,還是第一次看到如此級別的官員前來查訪,數年之後,蜀地大治,成為全國楷模。 [2] 
趙抃隨後調任,在他離去時,所帶的東西還是那一張琴、一隻鶴、一匹馬。“一琴一鶴”的故事從此傳遍天下。 [2] 

一琴一鶴成語寓意

趙抃攜一琴一鶴赴成都的事蹟得到仁宗、英宗、神宗等幾代君主的讚賞,在古代文人士大夫中廣受推崇,獲一致好評。《宋史》等數十部古代文獻對趙抃的事蹟進行記載,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蘇軾曾對趙抃的清白廉潔做了生動的刻畫,在《題李伯時畫趙景仁琴鶴圖二首》之一中寫道:“清獻先生無一錢,故應琴鶴是家傳。”而趙抃一琴一鶴的事蹟,以個人的品德節操為後來人做出了榜樣,無論何時何地,做人做事都應該做到清正廉明。 [3-4] 

一琴一鶴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一琴一鶴”原指宋朝趙抃去四川做官,隨身攜帶的東西僅有一張琴和一隻鶴;形容行裝簡少,也比喻為官清廉。聯合式結構,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賓語、定語。 [1]  [5] 
運用示例
宋·馬廷鸞《陳塏除資政殿學士致仕制》:“蚤著廉能,今為宿齒,平生冰櫱,有一琴一鶴之風。” [1] 
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九:“趙閲道為成都轉運史,出行部內,唯攜一琴一鶴,坐則看鶴鼓琴。” [1] 
參考資料
  • 1.    王濤等編著. 中國成語大辭典 新一版·辭海版[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7.03:1309
  • 2.    匡濟編著. 成語中的家風故事[M]. 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 2022.01:305-308
  • 3.    章瑜作. 北宋琴人傳[M]. 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 2021.10:59-62
  • 4.    譚繼和 著 , 劉平中 著 , 廖衝緒 著. “鐵面御史”趙抃清白文化史料集萃[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6.06:9-10
  • 5.    一琴一鶴的解釋|一琴一鶴的意思|漢典“一琴一鶴”詞語的解釋  .漢典[引用日期2023-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