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蘭貝斯的麗莎

(2013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蘭貝斯的麗莎》是2013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 威廉·薩默賽特·毛姆。講述倫敦貧民窟的女孩麗莎,五官精緻,身段優美,能歌善舞,是所有男人追逐的對象。她的父親已經去世,唯有和母親相依為命,但是母親卻沉湎於酒精,無心關心她。貧民窟的小夥子湯姆一直暗戀着她,但她卻不為之所動,偏偏愛上了新搬來的有夫之婦布萊克斯通先生,最終成為眾人嫌棄的對象。忍無可忍的布萊克斯通太太和麗莎發生了爭執,並演變成鬥毆。傷心的麗莎最後病死在家中。 [1] 
中文名
蘭貝斯的麗莎
別    名
Liza of Lambeth
作    者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
原作品
Liza of Lambeth
譯    者
先洋洋
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3年9月1日
頁    數
236 頁
定    價
28.80
開    本
32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44736596/753271697X
ASIN
B001SZPYEI

蘭貝斯的麗莎內容簡介

《蘭貝斯的麗莎:別墅之夜(文集)(紙精)》主要內容:在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親愛的莫雷斯克,他集合過多少名流!全歐洲,沒有人的沙龍可以和毛姆叔叔的莫雷斯克爭風吃醋,在他的七間卧室睡過的作家畫家和詩人,就是整支歐美文學和藝術隊伍;用過的那四間盥洗室的美人和美男,可以重整一個好萊塢;而餐桌上的政客,可以把世界格局定下來。莫雷斯克是那個時代的仙窟,邁爾斯形容它説,一個嘶嘶作響的蛇蠍天堂。

蘭貝斯的麗莎作者簡介

蘭貝斯的麗莎人物概述

威廉·薩默賽特·毛姆 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
英國小説家、戲劇家。1874年1月25日生於巴黎。父親是律師,當時在英國駐法使館供職。小毛姆不滿十歲,父母就先後去世,他被送回英國由伯父撫養。毛姆進坎特伯雷皇家公學之後,由於身材矮小,且嚴重口吃,經常受到其他孩子的欺凌和折磨,有時還遭到冬烘學究的無端羞辱。孤寂悽清的童年生活,在他稚嫩的心靈上投下了痛苦的陰影,養成他孤僻、敏感、內向的性格,卻也讓他變得堅強和富有同情心。幼年的經歷對他的世界觀和文學創作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此後創作的多篇著作中無不透漏出對人生、藝術、信仰的深刻剖析。

蘭貝斯的麗莎首部小説

1892年初,他去德國海德堡大學學習了一年。在那兒,他接觸到德國哲學史家昆諾·費希爾的哲學思想和以易卜生為代表的新戲劇潮流。同年返回英國,在倫敦一家會計師事務所當了六個星期的練習生,隨後即進倫敦聖托馬斯醫學院學醫。為期五年的習醫生涯,不僅使他有機會了解到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況,而且使他學會用解剖刀一樣冷峻、犀利的目光來剖視人生和社會。他的第一部小説《蘭貝斯的麗莎》,正是根據他從醫實習期間的所見所聞寫成的。

蘭貝斯的麗莎棄醫從文

從1897年起,毛姆棄醫專事文學創作。在接下來的幾年裏,他寫了若干部小説,但是,用毛姆自己的話來説,其中沒有一部能夠“使泰晤士河起火“。他轉向戲劇創作,獲得成功,成了紅極一時的劇作家,倫敦舞台竟同時上演他的四個劇本。他的第十個劇本《弗雷德裏克夫人》連續上演達一年之久。這種空前的盛況,據説只有著名劇作家肖伯納才能與之比肩。但是辛酸的往事,夢魘似地鬱積在他心頭,不讓他有片刻的安寧,越來越強烈地要求他去表現,去創作。他決定暫時中斷戲劇創作,用兩年時間潛心寫作醖釀已久的小説《人生的枷鎖》。 

蘭貝斯的麗莎親歷著書

第一次大戰期間,毛姆先在比利時火線救護傷員,後入英國情報部門工作,到過瑞士、俄國和遠東等地。這段經歷為他後來寫作間諜小説《埃申登》提供了素材。戰後他重遊遠東和南太平洋諸島;1920年到過中國,寫了一卷《中國見聞錄》。1928年毛姆定居在地中海之濱的裏維埃拉,直至1940年納粹入侵時,才倉促離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