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肖伯納

鎖定
肖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1856年7月26日—1950年11月2日),直譯為喬治·伯納德·肖,愛爾蘭劇作家,1925年「因為作品具有理想主義和人道主義」而獲諾貝爾文學獎,其喜劇作品《賣花女》(Pygmalion)因被好萊塢改編為賣座電影《窈窕淑女》(My Fair Lady)而家喻户曉。
中文名
肖伯納
外文名
George Bernard Shaw
國    籍
愛爾蘭
出生日期
1856年7月26日
逝世日期
1950年11月2日
職    業
劇作家

肖伯納人物經歷

蕭伯納出生在愛爾蘭的都柏林。父親是法院小官吏﹐後經商破產,酗酒成癖,母親帶同他離家出走去倫敦教授音樂。受到母親的薰陶,蕭伯納從小就愛好音樂和繪畫。中學畢業後,15歲便當了抄寫員,後又任會計,並在報章寫劇評和樂評、從事新聞工作。他主張藝術應當反映迫切的社會問題,反對“為藝術而藝術”。其思想深受德國哲學家叔本華及尼采的影響,而且又曾讀過馬克思的著作,不過他卻主張用漸進的方法改變資本主義制度,反對暴力革命。
蕭伯納的文學始於小説創作,但突出的成就是戲劇,他一共創作了52部劇本。

肖伯納主要貢獻

作品
* 《鰥夫的房產》
* 《聖女貞德》,歷史劇
* 《賣花女
* 《魔鬼的門徒》
* 《人與超人》
* 《傷心之家》
* 《蘋果車》

肖伯納所獲榮譽

蕭伯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把獎金七千英鎊捐作創立英國瑞典文學基金會之用。

肖伯納人物評價

1884年他加入費邊社﹐為該社編小冊子及演説﹐以社會改良為己任。1892年發表了劇本《鰥夫的房屋》以後共寫了52個劇本,控訴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和帝國主義侵略政策的不義﹐其作品常常突出婦女在社會中的作用﹑自我奮鬥的精神以及對習俗的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