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芙蓉賦

(南朝宋鮑照賦作)

鎖定
《芙蓉賦》是南朝宋文學家鮑照創作的一篇賦。
作品名稱
芙蓉賦
作    者
鮑照
創作年代
南朝宋
出    處
《鮑參軍集》
作品體裁

芙蓉賦作品原文

芙蓉賦
感衣裳於楚賦,詠憂思於陳詩。訪羣英之豔絕,標高名於澤芝。會春帔乎夕張,搴芙蓉而水嬉。抽我衿之桂蘭,點子吻之瑜辭。
選羣芳之徽號,。抱茲性之清芬,稟若華之驚絕。單蓲陽之妙手,測淲池之光潔。爍彤輝之明媚,粲雕霞之繁悦。顧椒丘而非偶,豈園桃而能埒。彪炳以茜藻,翠景而紅波。青房兮規接,紫的兮圓羅。樹妖遙之弱幹,散菡萏之輕荷。上星光而倒景,下龍鱗而隱波。戲錦鱗而夕映,曜繡羽以晨過。結遊童之湘吹,起榜妾之江歌。備日月之温麗,非盛明而謂何。若乃當融風之暄蕩,承暑雨之平渥。被瑤塘之周流,繞金渠之屈曲。排積霧而揚芬,鏡洞泉而含綠。葉折水以為珠,條集露而成玉。潤蓬山之瓊膏,輝葱河之銀燭。冠五華於仙草,超四照於靈木。雜眾姿於開卷,閲羣貌於昏明。無長袖之容止,信不笑之空城。森紫葉以上擢,紛湘蕊而下傾。根雖割而琯徹,柯既解而絲縈。感盛衰之可懷,質始終而常清。
故其為芳也綢繆,其為媚也奔發。對粉則色殊,比蘭則香越。泛明彩於宵波,飛澄華於曉月。陋荊姬之朱顏,笑夏女之光發。恨狎世而貽賤,徒愛存而賞沒。雖凌羣以擅奇,終從歲而零歇。 [1] 

芙蓉賦作者簡介

鮑照(414年—466年),字明遠,東海(今江蘇漣水北)人,出身貧寒。元嘉十六年(439年),為了謀求官職而去謁見臨川王劉義慶,獻詩言志,獲得賞識,被任為國侍郎,到江州任刺史。元嘉二十一年(444年)因劉義慶病逝而失職在家閒居,歷任中書舍人、秣陵令等小官。大明五年(461年),任臨海王劉子頊的前軍參軍,故世稱“鮑參軍”。後晉安王劉子勳與宋明帝爭奪皇位,劉子頊舉兵響應,兵敗,鮑照也為亂軍所殺。擅長七言歌行,語言勁健,感情充沛,形象鮮明,發展了七言詩歌,對唐代李白、高適等人的創作有一定影響。今存《鮑參軍集》。 [2] 
參考資料
  • 1.    趙逵夫 編.歷代賦評註 4(南北朝卷).成都:巴蜀書社,2010年02月第1版:161-162
  • 2.    董小偉,等 編著.新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讀.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2年: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