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二英

鎖定
《王二英》又名《玉杯記》、《張廷秀南訪》,淮劇劇目。淮劇大戲“九蓮十三英”之一。
中文名
《王二英》
類    型
淮劇
地    區
江蘇省、上海市和安徽省
種    類
“老淮調”和“靠把調”

王二英故事梗概

《王二英》屬淮劇又名江淮戲。江西木工張克明,因家鄉乾旱,全家逃至蘇州謀生。城內户首王少鑑招張家父子建造涼亭。在竣工宴席間,少鑑露出無嗣之慮,張克明將次子廷秀送為螟蛉。
少鑑之胞弟少華,見廷秀容貌非凡,料日後定有富貴,故勸其兄將次女二英終身相許,以系其心。不料此事引起大英不滿,與其夫趙昂定計,將王門傳家之寶玉環藏於廷秀書齋,誣其竊取;少鑑信以為真,逐走廷秀。二英暗中資助廷秀赴京趕考。
三年後,廷秀耀升為江南七省巡按,來蘇州私訪,適少鑑六十壽辰,他喬裝改扮成乞丐,至壽堂索妻認親。此時,少鑑正與長婿趙昂、蘇州府等商議二英婚事,欲另配武舉沈克明;非但不認廷秀,還將其捆綁書房。廷秀出示巡按金印,欲將少鑑、趙昂問斬,二英從中講情,方得從輕發落。廷秀、二英終成眷屬。
主要人物:張廷秀、王二英、王少鑑、王少華、趙昂、蘇州府、沈克明 [1] 

王二英基本概述

早期淮劇以“老淮調”和“靠把調”為主,唱腔基本上是曲牌聯綴結構,未採用管絃樂器奏。1930年前後,戴寶雨、梁廣友、謝長鈺等人,又在“香火調”的基礎上,開始創作了採用二胡伴奏的一些新調,因二胡用琴弓拉奏,故名“拉調”。使淮劇的表演藝術得到了較大的提高,流動地區也從鹽城、阜寧、淮安一帶,逐步擴大而流佈江蘇全省。1912年,淮劇藝人何孔德、陳達三等,把淮劇帶到上海演唱。之後,名演員何叫天又創出了“連環句”唱調,進一步豐富了“自由調”。淮劇的傳統劇目有:早期的生活小戲《對舌》、《趕腳》、《巧奶奶罵貓》等,大戲“九蓮十三英”(即《秦香蓮》、《藍玉蓮》等9本帶“蓮”字的戲和《王二英》、《蘇迪英》等13本帶“英”字的戲)和《白蛇傳》、《岳飛》、《千里送京娘》、《狀元袍》、《官禁民燈》等。

王二英歷史沿革

在鹽城、阜寧一帶農村,歷史上有僮子做香火的巫覡活動,其內容包括:祈求豐收做青苗會、加苗會;延福消災做太平會、火星會等。隨着歷史的變遷,這類演出內容不斷豐富,經長期衍化,逐漸發展成為香火戲。香火戲是蘇北一種與民間鬼神信仰聯繫緊密的地方小戲,又名三夥子、三可子等,最終形成於清同治元年(1862)前後。其唱腔由流行於境內的《香火調》和淮陰、寶應等地的《淮蹦子》組成。同時,香火戲藝人常與門彈詞藝人結夥搭班,故香火戲中亦有許多曲調來自門彈詞。香火戲由童子演出。童子是從事祈福、求神、驅災的巫師,所以也叫童子戲。童子們往往穿上戲裝就是藝人,脱下戲裝換上道袍就是巫師。童子戲的曲調為童子調,還有專門的劇目。童子們在辦完祈神之類的活動後,便為眾人進行表演。
門嘆詞是江蘇鹽城、阜寧一帶流行的一種民間説唱,用來打板乞討賣唱,就和落地唱書、道情、蓮花落等一樣。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蘇北發生特大水災,部分藝人來到上海,主要以拉洋車或在碼頭扛包謀生。民國初年,藝人韓太和、何孔德等在斜橋江北大世界等地,用筷子擊盤,坐唱演出,稱為搭墩子。後又演出於蘇北人集中的三合街、太平橋、長安路、定海橋、大連灣路等地。1914,駱步蟾、駱步興、呂鳳安、武旭東來滬,做香火(即僮子),唱街頭戲,繼而發展到拉圍子(用布拉成圍子,觀眾在圍子裏看戲)售票演出。此時在坐唱的基礎上有了簡單的化裝表演。不久,出身於梨園世家的何孔德,經艱苦創業有了衣箱,並吸收了流散在滬的部分藝人組合成班,為劇場演出創造了條件。當時,人們稱這種演出為江淮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