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北大世界

鎖定
江北大世界為舊時滬上全家庵路(今臨平北路)、德潤路(今安丘路)一帶娛樂場所的統稱。民國以後,隨着楊樹浦、虹口邊緣工廠的發展,虹鎮老街一帶逐漸形成以附近工廠工人居民為主的下層住宅區,此地賭枱集中,當鋪、客棧、浴堂鱗次櫛比。當時有一位製造空心磚致富的奚德潤,見有利可圖,遂購進全家庵路附近地產,興建大批成排的平房,並沿路架起三座人行天橋,開設多家戲館。至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此地已成為虹口以東最熱鬧的地段。由於此地主要居住者為江北人,所演戲種也以江淮戲和揚州評話為主,遂被稱之為江北大世界。1937年八一三事變中,此地的平房被炸,天橋也倒塌,江北大世界遂消失。 [1] 
中文名
江北大世界
釋    義
舊時滬上全家庵路(今臨平北路)、德潤路(今安丘路)一帶娛樂場所的統稱
“江北大世界”形成於抗日戰爭之前。在徐家彙(徐匯中學)到三角地(今華亭賓館)一帶,常有街頭藝人演唱“什錦戲”、“小熱昏”(兼賣梨膏糖)、滬書、評話等,演唱者有單檔、雙檔、五六人搭檔的;有武術表演(兼賣傷膏藥)、雜技、耍猴、魔術、馬戲表演;有滬劇、越劇、揚劇、淮劇等戲劇演出;有書攤、圖書出租。戲曲演出時扯起大篷,搭起戲台與安排長凳讓觀眾入座。這些活動都設在露天空曠的場地上和肇嘉浜岸邊。每天午後及傍晚,馬戲團在演出前,由樂隊敲鼓吹號,藝人穿街走巷宣傳,廣招觀眾前往觀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