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煙雨黃梅

鎖定
《煙雨黃梅》是2015年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孔陽。
書    名
煙雨黃梅
作    者
孔陽
類    別
中國當代 長篇小説
出版社
安徽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5年11月第一版
頁    數
288頁碼
定    價
35.00
開    本
700x1000
裝    幀
精裝
ISBN
978-7-5396-5438-6
字    數
29萬
CIP數據核字
中國版本(2015)第139555號

煙雨黃梅主要內容

[1] 
長江北岸的古鎮石牌徽劇黃梅戲的發祥地,明末清初以來,名伶輩出,素有 “梨園佳弟子,無石不成班”之説。程長庚、郝蘭田、楊月樓、王鴻壽等京劇表演藝術家均為石牌一帶人氏。本書以石牌為基點,輻射長江流域名水名城,故事以清末民初石牌姜氏三代人的命運起伏為主線鋪成開來,展現了安慶燦爛悠久的文化,演繹了那個時代動盪的局勢中徽商、伶人、士紳在戰亂中被顛覆的情感命運。 [1] 
1853年太平軍攻佔安慶,建都天京 (南京)。懷寧富商姜宗仁遷埠臨安(杭州),留年輕姨太煙翠守石牌家小。太平天國在安慶開科取士,姜府塾師張達開遂帶少爺詩良離姜府去安慶應試,成為太平天國官吏,後師生二人均在抗擊清軍的戰鬥中殉難。產伯濤辦團練,抵禦太平軍,後隨江忠源部敗退湖北,杳無音信。姜氏子弟在兩軍陣前骨肉相殘,而後方,媳婦煙翠紅顏起禍,姑娘梅香又因迷戲,愛上名伶藍丙光。其時大江南北硝煙瀰漫,戲鄉石牌的姜宅卻胭脂花香,靡靡之音。私情和淫戲,遭族人唾棄,梅香終被驅逐離鄉,遂入太平軍陳玉成麾下伶班。跟隨陳玉成南征北戰,從南京、廬州至黃州。
太平天國潰敗,姜梅香為避清軍追殺而流落到鄂東民間賣唱乞討,後削髮為尼隱居木蘭山佛門。
三十年後,煙翠改嫁潘傳朗後,生下的女兒雪風,卻子肖前夫,神貌極似姜家血脈,也痴迷唱黃梅調,於是又出了一個叛逆的女伶,開始了漫長的世俗挑戰,黃梅調正是幾代女伶的風雨血淚中,越唱越亮。 [1] 
小説突出戰爭對文化的摧殘和影響;對女性意識的覺醒;煙翠、梅香等深宅女人對愛情與自由的叛逆追求;特殊環境下的感情遭遇,映襯徽班及皖河幾代伶人的血淚生涯。以文學形象還原歷史悲情,亦生亦死,恩怨纏綿,廣闊的時空背景下,充盈着典雅、迷離的文學韻味。
小説跨度時間三十多年,從清朝咸豐三年太平軍攻戰安徽省府安慶開始,至清末中法戰爭止。地域空間涉及鄂東黃州、安慶、蕪湖、南京、杭州、廬州等,清軍與太平軍鋸戰九年的湖北、安徽、江蘇、浙江等主要戰場。 [2]  故事核心圍繞當時安慶府所轄的六邑名城,如:桐城縣,宿松縣、石牌鎮(太平軍在石牌建城,作為安慶西面屏障,抵抗曾國藩左宗棠部隊)等地,反映富商、女子士紳在戰亂年代情感遭遇,悲歡離合的命運波折和皖河伶人的求藝生涯。
濃縮安慶地方文化元素,風物史,醇厚的民風人情,徽劇興盛和黃梅戲源流探索。作者將上述元素都集中體現在虛構的人物形象上,成功地塑造了趙煙翠和姜梅香兩位知識女性角色。
説塑造了十來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他們不同的生命軌跡和錯綜複雜的感情交織,展現了那個年代獨有政局紛亂和世態炎涼。本故事純屬虛構,但作家較好的把握了虛與實的結合及邏輯關係。以故事情節折射歷史事件,以真實的人物(如英王陳玉成、京劇名伶王鴻壽,黃梅戲名伶胡普伢)烘托虛構的人物。以一個個虛構的文學形象,還原歷史悲情。讓我們看到了廣闊的背景下,清末社會各階層的眾生百態。

煙雨黃梅出版背景

本書是迄今第一部以小説形式探索徽劇興盛和黃梅戲源流的文學作品。 [2] 

煙雨黃梅作者介紹

孔陽,中國 內地 作家。

煙雨黃梅全書目錄

第一卷柳暗花明
第二卷優伶出族
第三卷青春歸省
第四卷太平軍
第五卷紅杏出牆
第六卷石牌城
第七卷《打豬草》
第八卷 歸途
卷內小目錄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