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為善陰騭

鎖定
《為善陰騭》是明成祖御撰的一部勸善書,其內容是採輯前人行陰德而得善報的故事,附以論斷和詩,該書成書於永樂十五年(1417年) [1]  ,其編纂的目的是為了教化人民,從而實現明王朝的長治久安 [1] 
書    名
為善陰騭
作    者
明成祖朱棣
出版時間
1417年3月
成書年代
明朝永樂年間
編纂歷史
根據《明太宗實錄》記載,《為善陰騭》成書於明朝永樂十七年三月。 [2]  作為一本勸善書,《為善陰騭》雜糅了宋元以來的三教合一思想,也是宋元以來勸善小説蓬勃發展的一個表現。《為善陰騭》的傳播和影響全面而廣泛,通過頒賜給諸王、大臣以及宗族子弟,使其在貴族與士大夫階層流傳,通過儒學及科舉來向天下士子傳播,通過鄉約、社學、保甲、社倉等組織來向民眾傳播,通過頒賜給朝鮮、越南等國形成了域外的影響。 [1] 
參考資料
  • 1.    明代《為善陰騭》考述  .知網[引用日期2021-03-23]
  • 2.    張輔《明太宗實錄·卷二百十》 :(永樂十七年三月)○丁巳○為善陰騭書成.先是,上視朝之暇御便殿披閲載籍,遇有為善獲報者,命近臣輯錄之,上各為之論斷而系詩於後,類為十卷,名曰為善陰騭,親制序冠之序曰:朕惟天人之理一而已矣,書曰;惟天陰隲下民,蓋謂天之默相保佑於冥冥之中,俾得以享其利,盍有莫知其然而然者?此天之陰騭也,人之敷德施惠,不求人知,而無責報之心者,亦曰陰騭,人之陰騭固無預於天,而天報之者其應如響,嘗博觀古人身致顯榮,慶流後裔,芳聲偉烈,傳之千萬世,與天地相為悠久者,未有不由陰隲所致,然代有先後,時有古今,簡籍浩穰,難於遍閲,朕萬幾之下,因採輯傳記,得百六十五人,各為論斷,以附其後,並系以詩,次為十卷,名為善陰騭,特命刻梓以傳,俾顯著於天下,且令觀者不待他求,一覽在目,庶幾有所感發,勉於為善,樂於施德,而凡斯世斯民,皆得以享其榮名,盛福於無窮焉。至是,書成。命賜諸王羣臣及國子監,天下學校,又命禮部自今科舉取士,準大誥例於內出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