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出土文獻與古書的反思

鎖定
《出土文獻與古書的反思》是2010年灕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梁濤、白立超。
書    名
出土文獻與古書的反思
作    者
梁濤,白立超
出版社
灕江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2年10月1日
定    價
55 元
ISBN
9787540758868

出土文獻與古書的反思簡介

出版時間:2012年10月版次:第一版
開本:16
裝幀:暫無
字數:340千字
頁數:349頁
供貨商:灕江出版社
開卷分類:學術文化

出土文獻與古書的反思內容簡介

本書是“出土文獻與思想史研究叢書”之一種,全書圍繞“出土文獻與古書的反思”這一主題,從“理論縱橫”與“個案研究”兩個層面考慮,選取了海內外有代表性的名家學術論文彙集成冊,充分展示了目前學界對此論題的研究深度與廣度,是欲瞭解本論題的必讀書。可貴的是,本書持論公允,對部分有爭議的問題,有意選取論戰各方的論文,以期展示論辯的原貌。
本書收錄了現代學術史上學界對古書的兩次反思的重要文章,集中體現和反映了學界對古書真偽辨別的一系列重要研究和不同觀點,堪稱當前學界關於古書真偽辨別的爭鳴集,是中國思想史研究的重要資料。 [1] 

出土文獻與古書的反思作者簡介

梁濤 男,陝西西安人。1996年於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獲博士學位,後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做博士後研究,出站後留歷史所思想史研究室工作,2006年調入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現為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中國思想史、儒學思想史、經學思想史、出土簡帛等。已出版《訄書評註》、《中國學術思想史編年·先秦卷》、《郭店竹簡與思孟學派》、《思孟學案》、《孟子解讀》等,在《哲學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50餘篇。曾為《中國思想史研究通訊》主編,現任《國學學刊》編輯部主任。曾為香港中文大學鄭裕隆訪問學人(2005)、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2006—2007)等。 白立超 男,陝西黃陵人。2007年獲西北大學文博學院學士學位,2010年獲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碩士學位,現為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博士生。主要從事中國思想史、經學、子學等方面的研究。

出土文獻與古書的反思目錄

理論縱橫
1.辨別偽書及考證年代的方法 梁啓超
2.《古書通例》節選 餘嘉錫
3.《偽書通考》“總論” 張心澄
4.對古書的反思 李學勤
5.出土發現與古書年代的再認識 李零
6.古籍真偽考辨的過去與未來 鄭良樹
7.梁啓超古書辨偽方法平議 廖名春
8.以戰國竹書重讀《古書通例》(美)顧史考
9.新出簡帛與學術史 李學勤
10.從簡帛發現看古書的體例和分類 李零
11.三種不同含義的“書” 李零
12.古書成書情況與古史史料學問題 謝維揚
13.中國古典學重建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裘錫圭
14.對古書的第二次反思 楊春梅
15.從《清華簡(壹)》看古書成書和流傳的一些問題 謝維揚
16.出土材料所見先秦古書的載體以及構成和傳佈方式 馮勝君
個案研究
1.竹簡《家語》與漢魏孔氏家學 李學勤
2.論魏晉時期古文《尚書》的傳流 李學勤
3.從郭店楚簡和馬王堆帛書論“晚書”的真偽 廖名春
4.《孫子兵法》著作時代考 齊思和

出土文獻與古書的反思文章摘抄

鄭玄和《論語》今本定型
假如同意把今本《論語》等同於《張侯論》的話,那末關於此書結集本的公案,本來可以就此了結。可惜還不能,還要經過兩個世紀,今本才基本定型。
何晏的《論語集解敍》,實際是兩漢時期的《論語》結集史。大約作於公元242年左右的這篇序文,考史不精,毛病不少,但結論值得注意:“前世傳受師説,雖有異同,不為訓解。中間為之訓解,至於今多矣,所見不同,互有得失。今集諸家之善,記其姓名,有不安者,頗為改易,名曰《論語集解》。”
由於何晏是三國時魏人,因此後代學者解釋此叔,多以為“前世”指西漢,“中間”指東漢,“今”指曹魏,但又據《漢書·藝文志》記載西漢有齊、魯諸“説”,批評何晏忽略西漢就有訓解。這一批評不符原意,何晏所謂前世,實際指三家傳本並存時期,而把《張侯論》看作“中間”起點,這從序文説到張禹才指出有“説”可證。 因而,他所謂中間,也不是以朝代區分,而是指由西漢後期的張禹,到東漢末期的鄭玄和曹魏初期的王肅、周生烈等,即以“訓解”作分期基準。
這個“訓解”時期,據我的考察,正是《論語》結集本由開始統一到基本定型的過程。詳説起來,必須涉及那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