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安事變

(2007年胡軍、劉交心等主演電視劇)

鎖定
《西安事變》是葉大鷹執導,由胡軍劉交心霍思燕唐國強劉勁楊猛、姜南等主演的歷史劇集。
該劇從史料出發,以全新的角度表現了“西安事變”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再現了那場軍事政變的過程。重點刻畫以張學良楊虎城等為代表的一批愛國志士在民族危難時刻所表現出的愛國熱忱和舍小節取大義的民族情操。該片於2007年12月24日在中國中央電視台電視劇頻道黃金強檔劇場播出 [1] 
中文名
西安事變
類    型
歷史,劇情
出品公司
西部電影集團
製片地區
中國大陸
發行公司
中央電視台影視部
首播時間
2007年
導    演
葉大鷹
編    劇
李凱軍,王愛飛
製片人
王大為,吳建
主    演
胡軍
霍思燕
劉交心
唐國強
楊猛
集    數
36 集
每集長度
45 分鐘

西安事變劇情簡介

《西安事變》劇照
《西安事變》劇照(6張)
1935年前後,日本帝國主義加強了對我國的侵略。在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關頭,蔣介石仍舊堅持“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張學良將軍被迫“剿共”,因在陝北戰場上屢遭失敗,受到蔣介石的責難,於是急於尋求出路。在國民黨“五全”大會召開期間,他與楊虎城將軍分別通過進步人士杜重遠和田文浩與中國共產黨有所接觸。
從南京回到西安後,張學良通過被中國共產黨放回的原東北軍團長高福源的關係,與周恩來同志在延安舉行了會談。張將軍決定以民族存亡的大局來説服蔣介石停止內戰,一致抗日。與此同時,楊虎城收到了毛主席派人給他送來的親筆信。但是,他們的活動早就被蔣介石安插在西安的特務頭子李達權、鄭廣清注意並對南京有所密報。
為了反擊特務的猖獗活動,張學良下令抄了國民黨陝西省省黨部。此事促成了張、楊共同攜起手來,也引起了正在南京主持解決“兩廣兵變”的蔣介石的震動。1936年12月初,蔣介石親臨西安,下榻於臨潼華清池,張學良多次對蔣“苦諫”,均痛遭拒絕。蔣介石限他三天內答覆是否繼續執行“剿共”的命令,否則將他和楊虎城的東、西北軍調離陝西。張、楊被迫於1936年12月12日對蔣實行了“兵諫”,爆發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又稱“雙十二事變”)。
事變發生後,中國共產黨受張、楊二位將軍的邀請,派出以周恩來為首的代表團飛抵西安。周恩來從民族存亡的大局出發,説服了張、楊並使得蔣介石接受了抗日救國的“八項主張”。“西安事變”得到了和平的解決,抗日戰爭也進入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西安事變分集劇情

    第1集

    1928年12月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歸順南京政府後,被蔣介石封為陸海空軍的副總司令。不料日本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張學良奉命帶兵撤出東北,使東北淪陷。在北平休養期間張學良得知自己被民眾稱為“不抵抗將軍”,決定覲見蔣介石並提出要求抗日的請求,但狡猾的蔣介石以“攘外必先安內”政策避抗日不談。在得知長征中的幾路紅軍均已會師後,蔣介石決定調張學良的東北軍進入陝西,建立“西北剿共指揮部”,協助楊虎城的十七路軍共同剿共。張學良無奈,只好率部開拔進入陝西。


    第2集

    張學良在西安市民不歡迎不抵抗將軍的辱罵聲中進入西安城,參加楊虎城為其舉辦的接風宴會。因初到西北,流亡的東北軍受到了西北軍的蔑視,兩軍軍官在接風宴上斗酒滋事,張學良、楊虎城為了體現各自軍隊的紀律嚴明,將兩軍的鬧事軍官施以鞭刑的處罰。在西北剿共指揮部召開的第一次軍事會議上,因十七路軍對張學良擬定的戰略劃分不滿,兩軍軍官的矛盾越發激化。


    第3集

    東北軍六一九團奉命接管十七路軍駐守的煤礦,十七路軍軍官馮欽哉下令炸礦泄憤,遭到楊虎城的訓斥。楊虎城前往張學良處道歉,並得知中央憲兵團在其中陰謀挑撥。此時,中央紅軍也已到達陝北,國民政府命令張學良即刻向陝北進攻。不料遭到紅軍的猛烈反擊,損失慘重,六一九團團長高福源兵敗欲逃,摔下山崖,後被紅軍俘獲。原東北大學的學生為追隨張學良校長,乘火車前往西安。


    第4集

    抗日將士遺孤趙文青也隨火車來到西安找乾爹楊虎城,並在一次打架事件中偶然結識了日本特務鍾笑天的養子鍾本鳴。張學良前往南京參加國民大會時,其部下王以哲擅自派兵增援被困友軍。張學良得知後,為了扭轉局勢即派重兵增援。而在陝北,紅軍治好了高福源的傷,倍受感動的高福源願意協助紅軍一同研究如何防禦張學良的進攻。


    第5集

    信心百倍的張學良在南京等待勝利的喜訊,蔣介石與眾官員也盼望此戰告捷。為了“迎接”東北軍的先鋒軍,毛澤東觀察直羅鎮地形後,決定放棄原來的作戰計劃改打殲滅戰,但是遭到博古等人的反對。東北軍先鋒軍師長牛元峯好大喜功,最終被紅軍完敗。張學良受到極大打擊,請求政府給予陣亡人員撫卹金,被蔣介石駁回。楊虎城得知後決定要幫助張學良渡過難關。


    第6集

    楊虎城來到張學良住所與其促膝長談、互訴苦衷,二人關係得以改善。蔣介石密令戴笠盯住張學良的舉動。張學良繼續為撫卹金奔波,又被軍政部何應欽拒絕,備受挫折。張學良鬱鬱寡歡,與趙一荻前往上海散心,在與上海青幫杜月笙會面的晚宴上,張學良痛訴苦衷。杜月笙請來算命先生為張學良算命,張學良對其深感懷疑。第二日張學良前往醫院看望舊交杜重遠。


    第7集

    在杜重遠的建議下,張學良第一次接觸了共產黨的《八一宣言》,並深感觸動,並悟出了算命先生話的意思。回到西安後,在陣亡士兵的追悼會上,楊虎城雪中送炭送上撫卹金,兩軍關係進一步改善。“一二·九”運動爆發,蔣介石打算接觸蘇聯及中共方面,並請宋子文代其聯繫宋慶齡,讓宋慶齡替國民政府出面與中共接觸。同時,又秘密命令戴笠繼續監視宋慶齡,並命戴笠前往西安監視張學良的動向。張學良來到西安復建的東北大學視察,受到東大同學們的歡迎。


    第8集

    戴笠來到西安與中央憲兵團長雷劍邦會見,命令特務嫦娥與天狼見面。憲兵團與東北軍的機要處均已接收到未知間諜的密電碼。特務嫦娥與代號天狼的鐘笑天見面,嫦娥要求天狼向南京戴笠發報。在鍾笑天的書店,趙文青再次見到了鍾本鳴,鍾笑天也得知趙文青的乾爹就是楊虎城。中共中央決定派紅26軍代政委汪鋒前往西安向楊虎城轉交毛澤東的信件,不料,經過長武縣時被稽查隊捉獲,並轉交給中央憲兵團的金德奎押往西安。


    第9集

    汪鋒已經被押往西安,長武縣長突然發現了那封毛澤東的親筆信,遂打電話向楊虎城請示。楊虎城為了不讓戴笠知道,命縣長自行解決,把汪鋒救回。縣長賄賂土匪才把憲兵隊的車截住,救回汪鋒。張學良秘密會見了杜重遠推薦的共產黨員劉鼎,他進一步瞭解了共產黨。楊虎城在確認了汪鋒身份後會見了汪鋒,並與其簽訂了與紅軍的停火協議。東北大學的激進學生柳葉兒、徐世良決定在學校開學典禮時讓校長張學良難堪。


    第10集

    送書途中的鐘本鳴見到趙文青在冰面上翩翩起舞,心中油然生出愛慕之情。在毛澤東的帶領下,紅軍抗日先鋒軍東渡黃河進入山西。而在陝北,周恩來與高福源談話後,將高福源與其被俘的士兵放走。閻錫山聞紅軍入晉,大為緊張,深感不安。蔣介石致電閻錫山,並派中央軍入晉剿共。張學良、楊虎城二人來到山西,為閻錫山祝壽,三人圍繞着是否停止剿共轉為抗日進行了討論。


    第11集

    高福源帶領部下返回東北軍駐地,張學良得知消息後立刻飛抵洛川前線,高福源向張學良詳細傳達了在陝北的所見所聞,使張學良堅定了聯共抗日的決心。遂又命高福源返回陝北,轉達邀請中共方面進行談判的消息。東北軍機要處確定了未知電碼是由一個雙重間諜發出,繼續排查。宋子文回覆蔣介石,宋美齡已派董建吾前往陝北聯繫中共方面。戴笠已得知張學良接觸了共產黨員劉鼎,並向蔣介石彙報,蔣介石絲毫不信。高福源抵達陝北,向周恩來轉達了談判的邀請。日本間諜鍾笑天也開始接觸劉鼎,並險些暴露自己的間諜身份。


    第12集

    東北大學開學典禮,柳葉兒、徐世良等人的計劃未能實施,但是他們的愛國心震撼了張學良,使張學良更加堅定自己“抵抗倭寇、復土還鄉”的願望。張學良前往南京參加會議,會後蔣介石與其談心,暗中試探張學良剿共決心。張學良看望宋美齡,並與宋美齡一起追憶二人早年相識後的美好時光。東北軍軍長王以哲在前線與紅軍達成停火協議,並打假仗向紅軍贈送武器彈藥。張學良返回陝西,與李克農為首的中共代表團進行談判。


    第13集

    與李克農的談判不歡而散,張學良進一步要求與毛澤東親自談判。李克農返回陝北,向中共中央轉達張學良的要求。經過慎密考慮,中共中央決定派周恩來前去談判。楊虎城得到東北軍打假仗的消息,但不敢確定張學良是否通共。特使董建吾前來向張學良借專機飛往陝北,並向中共中央轉交了國民政府的信件,並將毛澤東的回覆信帶回南京。同時,蔣介石依舊不放棄武力進攻陝北。張學良得到周恩來要來談判的電報,即前往膚施準備談判。


    第14集

    周恩來攜李克農等人前往膚施。剿共前線軍事考察團的記者會上張學良中途離席,自駕飛機前往膚施。張學良與周恩來帶領的中共代表團圍繞是逼蔣抗日,還是反蔣抗日等問題上進行了徹夜會談,同時張學良為了支持共產黨抗日提供了經濟支援,毫不知情的楊虎城也開始覺得近期張學良的舉動有所異常。張學良與周恩來會面後,直接前往閻錫山住處,説服閻錫山同自己一起與共產黨聯手北上抗日。


    第15集

    在得到閻錫山的默許後,張學良向中共轉達了閻錫山的建議,促成了中共與閻錫山的合作關係。陝北由於被嚴密封鎖,醫藥等物資供應不暢,中共決定動用劉鼎這條暗線向陝北輸送藥品。“兩廣事變”爆發,蔣介石開始警惕地方勢力的擴張。中共北方局委託愛國民主人士高崇民聯繫楊虎城轉移醫藥物資,運輸途中被張學良的衞隊營抓獲,張學良帶着被抓的軍官到楊公館與楊虎城對質。


    第16集

    關於打假仗、送藥品等事,張學良與楊虎城相互進行了解釋,並相告都與中共高層領導人聯繫過,從而打破了二人之間的隔膜。張學良決定按照大學的模式開設一個軍官訓練團,併成立抗日同志會。戴笠以及日本大使川樾茂均已收到特務密報,將張學良動向遞交蔣介石。張學良在軍官訓練團開學典禮上致詞,表明建立訓練團的目的是旨在抗日。東北軍機要處的處長李青山發現了鍾笑天書店的異常,並發現“嫦娥”,跟蹤未果。高崇民向張學良慶祝生日並請求印刷宣傳抗日的刊物《活路》一書,楊虎城將《活路》的印刷工作交給自己的軍需工廠。


    第17集

    張學良和趙一荻一起欣賞生日禮物,宋美齡送來的一幅蘭花手卷,使趙一荻尷尬萬分。印刷《活路》的軍需廠一名工人向憲兵團的雷劍邦告密。張學良和楊虎城前往新建的別墅參觀,路上聽到鋪路士兵對自己的不滿,張學良決定炸掉剛剛建好的別墅,以示要返回東北抗日的決心。金德奎帶領憲兵隊查抄了軍需工廠,並嚴刑拷打軍需處長王維之,逼他交代幕後指使人。楊虎城來到雷劍邦憲兵團當面對質,王維之為了不説出幕後指使者,跳樓自殺。張學良前往南京參加國民黨五屆二中全會。


    第18集

    蔣介石在國民黨五屆二中全會上的演講,使中共中央看到逼蔣抗日的希望。張學良繼續説服蔣介石聯合共產黨一起抗日,但是蔣介石依舊不放棄用武力的方式解決共產黨的問題,張學良無奈返回西安。中央憲兵團繼續追查《活路》一案,抓獲了參與策劃《活路》雜誌的劉鼎和東北大學學生柳葉兒、徐世良,東大學生在十七路軍警備司令趙壽山的解救中脱險,劉鼎卻被帶回了省黨部憲兵團的地牢,嚴刑拷打。張學良得知後,深夜派重兵查抄了省黨部。


    第19集

    傷愈後的劉鼎來見張學良,張學良決定拉出一部分隊伍跟紅軍一起抗日,並要劉鼎帶給中共一封親筆信。劉鼎將張學良的信交給中共中央,中共中央決定先讓張學良不要和蔣介石鬧翻。蔣介石以避壽之名前往西安,並嚴令張學良、楊虎城不要在軍中鼓吹抗日,一心抗日。東北軍機要處和省黨部憲兵團均已鎖定雙重間諜的位置,憲兵隊隨之進行搜查,鍾笑天偽裝的發報機逃過了憲兵的搜查,但逮捕了襲擊金德奎的鐘本鳴。趙文青得知後,請求乾爹楊虎城解救鍾本鳴。


    第20集

    被解救出來的鐘本鳴在家宴謝趙文青,鍾笑天要求面謝楊虎城。眾將領為蔣介石賀壽,五十架新型戰機被作為賀禮充實國防。閻錫山隨張學良再次向蔣介石勸諫,依然未果。蔣介石開始通渭會戰計劃,但胡宗南部近兩個旅在山城堡被全部殲滅。楊虎城向正不知所措的張學良建議挾天子以令諸侯,張學良不為心動。傅作義將軍綏遠抗戰捷報傳來,張學良再次以請戰書的形式向蔣介石請戰,結果又被蔣介石以時機尚未成熟的名義退回。


    第21集

    東北軍機要處破譯了密電碼,已查實電碼是發給日本特高課的,並在鍾笑天的書店找到可疑的公文袋。在洛陽行宮的蔣介石已決定若張學良再不思剿共,就令中央軍入陝。得知七君子案後,憤怒的張學良與楊虎城和幾名親信秘密集會,商討如何進行下一步計劃,並收留了鏢局劉旋風的兒子劉桂五。在聽取大家的意見後,張學良再次前往洛陽行宮勸誡蔣介石放了七君子,並要求讓東北軍抗日打回東北,最後又不歡而散。蔣介石隨即乘火車入陝親自督促張學良剿共。狡猾的蔣介石先安排與張、楊軍隊中的下級軍官打麻將,套出張、楊軍隊的實際情況。


    第22集

    隨蔣介石入陝的眾中央大員入住西安城的西京招待所,謹慎的蔣介石則住在了臨潼的華清池。張學良、楊虎城前往華清池參加剿共軍事部署會議,會議上宣佈如張、楊二人不願剿共,就調出陝西,由中央軍入駐。蔣介石繼續盤問張、楊軍隊中的軍官,並伺機拉攏。在蔣介石的最終通牒下,張學良更加苦惱。這時軍官訓練團的團員送來了請願血旗,在眾多官兵的期望下,張學良決定再去勸諫一次委員長。不料,蔣介石依舊無動於衷。


    第23集

    楊虎城陪蔣介石遊覽華清池,也向蔣介石進言,蔣介石答應剿滅紅軍之後才能親率部隊前往抗日前線。張學良找到劉桂五,假命劉桂五刺殺蔣介石。張學良、楊虎城終於決定要扣下蔣介石逼他抗日。這時,東大學生柳葉兒,徐世良等人來到剿總請願,希望張學良支持12月9日的紀念一二·九運動的遊行。回到軍官訓練團的劉桂五將刺殺蔣介石的消息告訴了同在訓練營的拜把兄弟潘建山和鄭富貴。不料,潘建山、鄭富貴向中央憲兵團雷劍邦告密。12月9日,以學生為主的請願隊伍上街遊行,得知刺殺消息的中央憲兵團和蔣介石的衞隊營保持高度戒備。


    第24集

    戒備的中央憲兵團和蔣介石衞隊營並沒有等來刺客,氣得雷劍邦返回省黨部詢問告密人。遊行隊伍圍住了省政府大樓,要求國民政府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因省長邵力子無法做出答覆,遊行隊伍向臨潼蔣介石駐地方向進發。蔣介石得知學生隊伍要來鬧事,命張學良前去阻攔,否則就用武力鎮壓。張學良及時趕到才避免了一場血腥屠殺。隨後到達華清池的張學良以自殺來威逼蔣介石就範,但仍未起到作用。苦惱矛盾的張學良只好用擲硬幣的方法來決定是否扣押蔣介石。


    第25集

    在華清池、止園、剿總司令部,三個會議同時在進行,蔣介石與中央大員在華清池討論將張學良、楊虎城調離陝西;楊虎城和張學良把13日要扣押蔣介石的決定告訴自己的部下。楊虎城假借西安城全城演習進行先期佈防。張學良暢想着逼蔣抗日成功後,各界都會鼎力支持。張、楊這些舉動均被特務監視,並向南京、日本發電報告。這些電報被東北軍機要處截獲,機要處長李青山發現了自己身邊就有特務的眼線。趙文青請鍾本鳴來家做客,鍾笑天為了答謝上次楊府的救命之恩,特意為楊虎城準備了一瓶日本清酒,讓鍾本鳴帶去楊府。


    第26集

    幾名偽裝成賣炭人的東北軍軍官進入張公館,張學良給他們下了行動命令。並帶領白鳳翔劉桂五前往華清池,為的是識相、覲見蔣介石。因為準備事務繁忙,楊虎城誤了趙文青宴請鍾本鳴,鍾本鳴被趙文青氣走後,趙文青獨自喝了送給楊虎城的酒。張學良無意中打聽到蔣介石決定12日離陝。這一消息經趙一荻及時通知了楊虎城夫人謝葆真,並由其轉達給了楊虎城。回到書店的鐘本鳴得知送往楊家的酒中被鍾笑天下了毒,慌忙跑楊家察看,得知趙文青喝了這瓶酒,並毒發身亡。依據在書店發現的線索,李青山查實張學良貼身副官羅世民就是那個為鍾笑天提供情報的特務。同時,羅世民在書店揭穿鍾笑天日本特務的真實身份以示威脅,被鍾暗算致死。鍾笑天欲逃被李青山捉獲。


    第27集

    12月11日晚,張學良應蔣介石邀請,到華清池赴宴,同時楊虎城也在自己的公館宴請中央大員。晚10點,張學良、陳誠等人由華清池返回西安,並繼續到楊虎城公館赴宴,並秘密通知楊虎城晚上12點半到楊的指揮室集合。蔣介石的衞隊營營長蔣孝先收到戴笠密報,要蔣介石連夜離陝,蔣介石速將李青山招來詢問張學良的情況,張學良害怕走漏了風聲,並焦急等待李青山歸來。過了12點半,見張學良還沒有趕到集合處,楊虎城等人開始焦慮起來。張學良誤點趕到,楊虎城與其大吵一架。隨後令起事軍行動,西安事變正式爆發,經過層層突破,起事軍終於攻到蔣介石的住所五間廳,進屋搜索後發現蔣介石已經逃走。


    第28集

    與華清池的起事軍同時,趙壽山帶領部下突入省黨部憲兵團,憲兵隊長金德奎逃走,最終同雷劍邦一同被俘獲,宋文梅帶領部下包圍西京招待所,將所有住在此地的中央大員扣押。遠在上海的宋美齡剛剛結束一場晚宴,心裏油然有些不安。蔣介石在蔣孝鎮的帶領下逃上驪山。得知蔣介石逃走的消息後,張學良大發雷霆,要求起事軍一定要找到蔣介石。在遲遲沒有消息的情況下,張學良決定在12日早9時還未找到蔣介石的話,就以死謝罪。搜山部隊找到了蔣孝鎮並在其指引下找到藏在山洞中的蔣介石。馮欽哉並沒有執行楊虎城要其駐守潼關的命令,背叛楊虎城,東北軍駐洛陽炮八旅穆遠亭竟向中央軍警備司令告密,背叛張學良。經過討論張學良決定冠以此次軍事行動兵諫稱謂,並通電全國。


    第29集

    張學良宣讀了八項主張,被扣押的中央大員均在八項主張上簽字,以示支持。蔣介石被帶到楊虎城綏靖公署扣押。驚魂未定的蔣介石要求張學良、楊虎城即刻護送他返回南京,均遭拒絕。得到消息的中共中央因事發突然,不知事件詳情,暫未發表任何意見,國民政府在何應欽的操控下決定武力討伐張、楊。得知情況後的宋美齡一行人連夜由上海返回南京,以穩定國民黨中央親日派的激進舉動。


    第30集

    張學良回到公館,趙一荻已經焦急地等待多時,餐桌前兩人回憶起美好往事,張學良表示愧對趙一荻。被扣押的蔣介石從睡夢中驚醒,要來紙筆寫下了 以死殉國的遺書。張學良、楊虎城得知穆遠亭和馮欽哉叛變的事情後,大發雷霆,重新排兵佈陣,以防中央軍進攻。宋美齡抵達南京,與親日派激烈爭辯後,決定先由私人顧問端納前往西安一探虛實。趙文青失蹤後,楊虎城派人尋找依然一無所獲。張學良萬萬沒有想到事變後的情況會是如此不堪,隨後來到蔣介石處,請求蔣介石答應自己的聯俄、聯共、一同抗日的主張,但蔣介石仍然避之不談。


    第31集

    被關押在西京招待所的中央大員同樣為南京方面擔憂;為了更好地維護西安城的秩序,張學良放走了雷劍邦、金德奎。蔣介石又召來楊虎城,欲説服楊虎城放他離開,但楊虎城堅決要求蔣介石答應條件後方可放其離陝。戴笠及時返回南京與宋美齡商討對策。英、美、日俄等國媒體相繼發表譴責張、楊行動的評論文章,張學良更加失望。中共中央也得到蘇聯的不支持反應,毛澤東異常氣憤。閻錫山也發出了譴責張學良的五乎電報,西安局勢更加孤立。端納抵達西安,瞭解了蔣介石安好的情況後,回電南京。南京方面,何應欽欲以保護夫人的名義武力軟禁宋美齡,在戴笠的及時營救下化解危機。


    第32集

    宋美齡特意前往軍政部,感謝何應欽,並轉達端納在西安所見的情況,告誡何應欽不許武力討伐西安。何應欽不顧宋美齡警告,公然舉行白衣誓師,並任討逆軍總司令,即日開始對西安的討伐。張學良得知後即發電報同樣警告何應欽,不可妄動干戈。日本大使川樾茂帶來了日本對何應欽的肯定看法,並且願意派兵支持何應欽討伐叛軍。被扣押的中央大員得知何應欽欲討伐張、楊,局勢日趨惡化,蔣百里自薦同張學良一起前去説服蔣介石寫下停戰書,並由蔣鼎文前往南京轉交何應欽,以表誠意。為了和平解決事變,張學良決定要請中共前來商談。12月17日周恩來率中共代表團前往西安。此時雷劍邦和金德奎開始了營救委員長的行動。


    第33集

    雷劍邦、金德奎在毒倒護衞蔣介石的士兵後,潛入綏靖公署,但被宋文梅發現,並將二人擊斃,隨後,楊虎城命令將蔣介石轉移到高桂滋公館關押。周恩來抵達西安,張學良熱情地招待了中共代表團,並向周恩來詢問蘇聯對此次事變為何如此反對。在得到中共中央也提議以和平方式解決西安事變,並且不殺蔣的態度後,張學良請求周恩來前去説服楊虎城。南京方面,何應欽接受3日內不主動點燃戰火,並由宋子文以個人身份前往西安了解情況。


    第34集

    宋子文抵達西安後,立刻見到了蔣介石,並轉交了宋美齡的信,並向張學良承諾儘快讓宋美齡到西安進行談判。12月22日宋美齡在宋子文、戴笠、端納的陪同下飛往西安。宋美齡在張公館稍作停留,痛訴張學良後前往高桂滋公館,見到了被扣押數日的蔣介石,兩人熱淚盈眶。當日晚宋美齡同周恩來徹夜談判,以求儘快解決事變帶來的危機;並決定次日與張學良、楊虎城等進行三方會談。與此同時,陝北的窯洞裏賀子珍為毛澤東產下一名女嬰。


    第35集

    12月23日至24日,張學良、楊虎城、宋美齡、周恩來等人在張學良公館進行正式談判,談判達成改組南京政府、釋放七君子等五項協議,但蔣介石仍未在協議上簽字。聖誕前夜,周恩來提出要求要面見蔣介石,宋美齡答應了這個請求,安排了蔣介石與周恩來之間十年後的重逢。東北軍、西北軍的下級軍官得知張學良在蔣介石未簽訂協議的情況下答應放蔣介石離開,毅然向張、楊二人發難,要求蔣介石必須簽字。為了不再生事端,張學良決定聖誕當日下午離開西安,雖遇到孫銘九等人極力阻攔,但仍堅持親自護送蔣介石返回南京。


    第36集

    孫銘九阻止張學良未果,繼而前去通知周恩來,載着周恩來前往機場。到達機場時,只剩楊虎城一人,周恩來悔之晚矣。張公館管家老吳認定張學良此去無返,而趙一荻還盼有一絲希望。12月26日抵達南京的蔣介石宴請了張學良,並迫使張學良寫下了請罪書,並暗中通知最高法院院長居正即刻審判張學良。張學良被軍事法院判處有期通行十年,宣判兩小時後,蔣介石便特發赦免書,並將張學良軟禁起來。宋美齡、宋子文對蔣介石不守信用的做法非常失望,端納也向蔣介石辭行歸國。

    人們終於在冰層下找到了趙文青和鍾本鳴的屍體,楊虎城一家前往冰湖追悼。徐世良也如願參軍,柳葉兒跟隨劉鼎加入共產黨。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召開,國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在中國共產黨倡導的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投入了全國抗戰。楊虎城應蔣介石命,出國考察,後被殺害於重慶歌樂山。張學良一直被蔣介石軟禁55年。


以上資料參考

西安事變演職員表

西安事變演員表

    • 王寧 飾 高福源
    • 李琦 飾 鍾笑天
    • 葉琳 飾 鍾本鳴
    • 葉丹丹 飾 趙文青
    • 賈良朋 飾 徐世良
    • 羅悦丹 飾 柳葉
    • 馬銘 飾 雷劍邦
    • 白玉 飾 金德奎
    • 吳熙源 飾 王以哲
    • 吳硯章 飾 杜斌丞
    • 叢林 飾 孫蔚如
    • 管越 飾 馮欽哉
    • 汪洋 飾 錢大鈞
    • 王光輝 飾 汪峯
    • 姚居德 飾 彭德懷
    • 王麗敏 飾 葉劍英
    • 朱橫 飾 博古
    • 孔兵 飾 李克農
    • 王剛 飾 張聞天
    • 周平 飾 徐海東
    • 李桂青 飾 賀子珍
    • 李德光 飾 趙壽山
    • 董照 飾 邵力子
    • 宋照明 飾 晏道剛
    • 楊軍強 飾 于學忠
    • 賈成旺 飾 宋文梅
    • 王瑩欣 飾 羅世民
    • 尹元章 飾 牛元峯
    • 周波 飾 陳立夫
    • 李華 飾 蔣孝先
    • 樊曉洋 飾 唐君堯
    • 王曉忠 飾 閻錫山
    • 朱秋玥 飾 呂雅文
    • 黨有會 飾 劉多荃
    • 鄭源 飾 苗劍秋
    • 蘇過熙 飾 白鳳翔
    • 陶偉 飾 王玉
    • 高星剛 飾 蔣鼎文
    • 姚豐 飾 何柱國
    • 孫朝勝 飾 機要組長
    • 揾謙 飾 高崇民
    • 龔樂 飾 蔣孝鎮
    • 趙洪紀 飾 朱紹良
    • 黃京軍 飾 衞立煌
    • 廖方正 飾 蔣百里
    • 梁振亞 飾 杜重遠
    • 李滿信 飾 劉桂五
    • 永生 飾 潘建山
    • 劉偉 飾 萬耀煜
    • 李林 飾 陳繼承
    • 閆衞國 飾 陳元
    • 張維政 飾 應德田
    • 齊學敏 飾 廖澄流
    • 郝濱 飾 戴季陶
    • 丘陵偉 飾 馮玉祥
    • 李建民 飾 程子華
    • 潘小千 飾 孫科
    • 梁軍 飾 川茂
    • 楊帆 飾 孔祥熙
    • 王智 飾 張羣
    • 屈楊 飾 李子青
    • 潘俊其 飾 蔣作賓
    • 唐傑 飾 韓大川
    • 於東江 飾 杜月笙
    • 劉海濤 飾 黨伯弧
    • 顏士琪 飾 梁宇豪
    • 郭軍 飾 李歉益
    • 吳玉喜 飾 夏惠澤
    • 潘廣紅 飾 張國燾
    • 凱瑞 飾 史沫特萊
    • 勇漢 飾 馬海德
    • 申靜 飾 穆遠亭

西安事變職員表

出品人 延藝雲、朱彤、黎瑞剛龔次敏、陳華、區念中、趙華、葉茂青
製作人 馬中平、王潞明、汪國輝、曹剛、袁志遠、楊文紅、華明、申獻平、李長江、王大為、吳建
監製 丁小鵬、孫毅安、齊雅麗、李愛民、魯書潮、吳華、王輝、晏朝、王佔良、陳梁、傅思、黃海濤、戴川平、餘瑞金、黃楨峯
導演 葉大鷹
副導演(助理) 李琦、賈永華
編劇 李凱軍、王愛飛、王兵、吳遠博、謝文保
攝影 賈永華
配樂 徐磊
配音導演 芒萊,大陸國語
展開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來源 [2] 

西安事變角色介紹

  • 張學良
    演員 胡軍

    張學良被迫被蔣介石派往西安“剿共”,到西安後,張學良決定以民族存亡的大局來説服蔣介石停止內戰,一致抗日。蔣介石親臨西安,張學良多次對蔣“苦諫”,均痛遭拒絕。張學良、楊虎城被迫於1936年12月12日對蔣實行了“兵諫”,爆發的“西安事變”。張學良請周恩來説服蔣介石接受了抗日救國的“八項主張”。

  • 趙一荻
    演員 霍思燕

    張學良的第二任夫人,因在家中排行第四,被稱為“趙四小姐”,與張學良在舞會中結實,並一見鍾情,趙一荻清純中映照知性,嫵媚中不失賢淑,一路追隨張學良不記名分。無論多艱難始終對張學良不離不棄。

  • 楊虎城
    演員 劉交心

    國民黨陝西軍將領,趁蔣介石親臨西安督逼東北軍和第17路軍“剿共”時,在與張學良多次向蔣進諫無效後,於12日同張發動西安事變,扣留蔣介石,並以八項抗日救國主張通電全國。經中共中央派周恩來等參與談判,與蔣達成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六項協議。後應蔣介石命,出國考察,後被殺害於重慶歌樂山。

  • 蔣介石
    演員 鄭玉

    國民黨總司令,一個性格陰險、笑裏藏刀的政客。蔣介石倔強又老謀深算而且還很堅忍。他個性暴躁直率、典型的豪俠性格而又城府極深,眼睛容不得沙子卻又能聽人勸阻,可以説是一個十足的矛盾體。[3] 

  • 周恩來
    演員 劉勁

    中國共產黨代表,周恩來通過被中國共產黨放回的原東北軍團長高福源的關係,與張學良在延安舉行了會談。勸阻其停止內戰,一致抗日。西安事變發生後,中國共產黨派出以周恩來飛抵西安。他從民族存亡的大局出發,説服了張、楊並使得蔣介石接受了抗日救國的“八項主張”。“西安事變”得到了和平的解決。

西安事變音樂原聲

歌曲名稱
作詞
作曲
演唱
形式
孫湧智,葉大鷹
中央樂團合唱隊
片頭曲
風雨虹
徐磊
葉林
片尾曲
音樂原聲參考資料來源 [2] 

西安事變幕後花絮

  1. 胡軍為了演好少帥,翻看了不少張學良的傳記,還查看了鳳凰衞視錄製的張學良紀錄片 [1] 
  2. 在拍戲前葉大鷹導演就給胡軍和霍思燕下達了學習任務,專門請了老師為他們培訓高爾夫球、枱球和交誼舞 [4] 
  3. 由於劇中人物繁多,光有名有姓的角色就有198個,沒有名字的角色就更多了,因此劇組的一些工作人員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還參加了演出。
  4. 胡軍表示,他在接到戲約後,認真閲讀了很多有關張學良將軍的書,還有關於少帥的電視紀錄片。他領悟到了張學良在‘西安事變’中是最失落、最彷徨的人,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風光,他給這個角色有一番定位,那就是“真實、可愛、無奈、徘徊、堅定”。因此胡軍花費了很多時間研讀劇本,並且半夜裏打電話與導演討論戲。
  5. 《西安事變》自拍攝開始蔣介石的角色可以説是幾經波折,該劇在角色選擇上曾經選過幾個演員,然而因為演員及導演的一些問題導致沒有成功,最後鄭玉因曾經演繹了眾多深入人心的劇作,其氣質、形象非常符合蔣介石一角,而且演技也很精湛,最終得到了導演的邀請 [3] 
  6. 鄭玉為了將一個性格陰險、笑裏藏刀的政客形象演繹好,他仔細揣摩劇本,對比了很多資料,對人物進行深入研究,為了把蔣介石的猶豫、善變、倔強而又表裏不一都表現出來,下了很多功夫 [3] 

西安事變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獲獎屆次
獲獎名稱
所獲獎項
狀態
2008年8月
第24屆
中國電視金鷹獎
長篇電視劇三等獎
獲獎

西安事變幕後製作

西安事變創作背景

從策劃立項到審片發行,《西安事變》一直遵從重大革命和歷史題材電視劇的運作規律。這些規律的形成既有我國電視劇管理體制要求,又受市場因素的制約。這些規律也是南方電視台在對《西安事變》進行投資立項分析的重要依據。由於條件所限,南方電視台在電視劇聯合制作方面,主要是以投資方的身份選擇加盟前期運作成熟悉的項目,較少介入製作及發行工作。對《西安事變》的投資運作採用的是在南方電視台多次實踐過的模式。《西安事變》的重大題材性質也讓這一項目更容易被南方台納入既有的運作軌道,不必強求在運作模式上的“重大突破”。

西安事變創作過程

《西安事變》題材本身具有廣闊的創作空間。導演葉大鷹表示過去的歷史一定是凝重的,那種沉重感是擺脱不了的。不過,西安事變很符合現代流行的宮廷戲模式,它有陰謀、懸念、正義,是非常好看的。編劇王兵認為西安事變最齣戲的是兩組人物關係。一是張學良與蔣介石,二人的關係本身就包含着激烈的衝突。二是張學良與宋美齡的關係,是過去影視作品中沒有表現過。在大的思想走向指引下,編劇王兵從這兩組人物關係切入故事,劇本對西安事變展開了引人入勝的解讀。在西安事變的主線之外,編導又加入了多重間諜戰、沒有民族仇恨的純真感情等副線。一方面在符合主流意識形態的框架內作戲,同時注重突出電視劇的娛樂產品特性。編劇王兵表示寫戲最後是寫人物,最好的戲留下的總是人物。王兵寫的劇本中着重塑造了張學良、楊虎城,蔣介石、宋美齡,周恩來,毛澤東等個性鮮明的主要人物。為提升了本劇的市場號召力,主導運營方專門請來了胡軍、霍思燕,唐國強、劉勁等明星擔綱。劉交心、鄭玉等演員雖然知名度稍弱,但形象氣質貼合角色,演技出眾,賦予角色的光彩不亞於演對手戲的明星們。

西安事變播出信息

播出時間
播出平台
2007年12月24日
央視8套黃金檔 [5] 
2020年8月16日14:46
CCTV-4(亞洲版) [6] 
2021年7月16日
CCTV4中文國際頻道 [9] 

西安事變劇集評價

該劇從全新的角度表現了“西安事變”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從史料出發,挖掘了“事變”中鮮為人知的歷史原貌,客觀完整的呈現了那場軍事政變的過程,並且重新塑造了張學良、楊虎城、蔣介石等歷史人物,展現了他們不同的個性,而且通過個性化的語言和驚心動魄、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使這部正劇具有了特別的吸引力。同時,唐國強、劉勁、姜南等“老戲骨”也讓該劇在表演上的可看度增色不少(新浪網評 [7]  這部電視劇填補了重大革命和歷史題材電視劇創作的一個空白,系統反映了西安事變的來龍去脈,情節扣人心絃,主要人物個性鮮明,很有藝術感染力(南方網評)。
《西安事變》與之前電影版相比有着獨特的側重點。該劇從史料出發,挖掘了“西安事變”中鮮為人知的歷史原貌,重新審視了張學良、楊虎城、蔣介石的歷史功過,揭露了蔣介石、張學良、宋美齡之間鮮為人知的恩怨情仇(新浪評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