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聖經文學

(聖經中文學學科)

鎖定
考察《聖經》中文學性的學科。《聖經》最初只被當作宗教經典,近兩個世紀以來,隨着“聖經學”的興起,學者轉而從其他角度,包括文學角度加以研究。
中文名
聖經文學
外文名
Bible as Literature
定    義
考察《聖經》中文學性的學科

聖經文學背景介紹

18世紀中葉英國牛津大學教授羅伯特・洛斯( Robert Lowth)發現了希伯來詩歌的格律,德國狂飆運動的精神領袖赫爾德( Johann Gottfried von Herder)認為《雅歌》是一部民間戀歌集,從而引起西方學術界對《聖經》文學性質的關注。

聖經文學發展歷史

到19-20世紀之交,“聖經文學”研究興起,一大批專著相繼問世。學者認為,舊約文學可分為神話、傳説、史詩、史傳、小説、抒情詩、智慧文學、先知文學、啓示文學和戲劇等主要類型;新約文學包括福音書文學、書信文學、啓示文學等。

聖經文學文學分類

聖經文學神話、傳説和史詩

收錄於“摩西五經”中,如有關創世造人、伊甸園、洪水方舟的記載,關於早期族長的故事和出埃及記等,記錄了希伯來人對宇宙生成、人類起源的理解及其對本民族神聖歷史的吟哦和描述。

聖經文學史傳文學

見於歷史書各卷。載錄了以色列、猶大王朝盛衰興亡的歷史,塑造了約書亞參孫大衞所羅門等叱吒風雲的民族英豪。

聖經文學小説體

路得記》、《以斯帖記》、《約拿書》以曲折的情節、嚴謹的結構和嫺熟的筆法刻畫了性格鮮明的藝術形象,與史傳文學共同體現出聖經敍事文學的突出成就。

聖經文學抒情詩

以《詩篇》、《雅歌》、《耶利米哀歌》為代表,表達了詩人對本民族上帝的稱頌、讚美、祈求和懺悔(《詩篇》),對太平社會的嚮往和對甜美婚姻的追求(《雅歌》),流露出詩人強烈的愛國之情(耶利米哀歌)。它們以平行體、貫頂體、氣納體等獨特格律在世界詩壇上獨樹一幟。

聖經文學智慧文學

反映了希伯來人對日常生活經驗的體悟,對人生哲理的思考,及其對宇宙奧秘的探索,以《箴言》、《約伯記》、《傳道書》、《所羅門智訓》、《便西拉智訓》為代表。

聖經文學先知文學

特指《阿摩司書》、《以賽亞書》等十餘卷先知書,以韻散相間、情文並茂的講演詞表達出古猶太先知對社會罪惡的憤慨、對民族災難的痛悼和對理想社會的呼求,深摯的哀國憂民之情閃現其間。

聖經文學啓示文學

以《舊約》中的《但以理書》和《新約》中的《啓示錄》為代表,突出特點是以解釋異象、寓言、夢境等象徵性筆法“啓示”歷史進程和末世的善惡大決戰,表達作者對救主彌賽亞的盼望和對光明前程的堅定信念。

聖經文學福音書文學

特指《新約》卷首的四福音書,以獨特的傳記文學形式記敍耶穌的生平事蹟,收有各種類型的講演詞和奇蹟故事。

聖經文學書信文學

指《羅馬書》等21卷“使徒書信”,文體符合當時羅馬書信的一般格式,內容則是作者對基督教教義、教規及若干現實問題的見解和論述。 [1] 
參考資料
  • 1.    丁光訓、金魯賢.《基督教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年10月:第55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