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短歌行

(西晉陸機詩作)

鎖定
《短歌行》是西晉文學家陸機創作的一首四言詩。此詩同曹操的《短歌行》一樣,也是一篇祝酒辭。詩人雖然有意效法曹操,但是並沒有表現出那種建功立業的雄心,而主要感嘆人生短促,好景不常,應當及時行樂,飲以忘憂。此外,詩中也有對友情的讚頌。全詩借物抒情,給人以形象的感受,同時句式整齊,對偶工穩,讀來音調和諧,表現出詩人駕馭駢儷文字的技巧。
作品名稱
短歌行
作    者
陸機
創作年代
西晉
出    處
昭明文選
作品體裁
四言詩

短歌行作品原文

短歌行
置酒高堂,悲歌臨觴
人壽幾何,逝如朝霜
時無重至,華不再揚
蘋以春暉,蘭以秋芳
來日苦短,去日苦長
今我不樂,蟋蟀在房
樂以會興,悲以別章
豈曰無感,憂為子忘
我酒既旨,我餚既臧
短歌有詠,長夜無荒 [1] 

短歌行註釋譯文

短歌行詞句註釋

⑴短歌行:北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將其列入《相和歌辭·平調曲》。短歌,謂歌聲短。
⑵置酒高堂:語本阮瑀《雜詩》:“置酒高堂上,友朋集光輝。”高堂,高大的廳堂,多為宴請賓客的地方。
悲歌:因悲而歌。李善注引王逸《楚辭注》:“悲歌,言愁思也。”臨觴(shāng):舉杯。觴,酒杯。
⑷人壽幾何:語本《左傳·襄公八年》:“周詩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壽幾何!’”一作“人生幾何”。
⑸逝:流失。朝霜:早晨的霜露,形容人生短暫。曹植送應氏二首·其二》:“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霜。”
⑹時:時光,光陰。
⑺華(huā)不再揚:指花不能再次開放。華,同“花”。揚,開放。呂延濟注:“言一歲之內,時之一過無有重來者,花一落無有再發者。以喻一生之中,年一衰者,無復少年矣。”一作“陽”。
⑻蘋(pín):植物名,生淺水中,葉有長柄,柄端四片小葉成田字形,夏秋開小白花。《禮記·月令》:“季春之月……蓱始生。”鄭玄注:“蓱,萍也,其大者曰蘋。”春暉:春日的陽光。
⑼蘭:一種香草。芳:芬芳。以上二句,呂向注:“蘋生於春,蘭茂於秋。榮華有時,反覆相代。”
來日:未來的時間。
去日:消逝的時間。苦:憂苦。以上二句,李周翰注:“將來之日苦少,已去之日苦多。謂漸志也。”
⑿蟋蟀在房:蟋蟀由路外田間,進入室內,喻歲暮嚴冬。《詩經·唐風·蟋蟀》:“蟋蟀在堂,歲聿其莫。今我不樂,日月其除。”以上二句即用此意,喻不及時行樂則當年老。
⒀會:聚集,與朋友聚齊。興:起,生髮。
⒁別:憂別,離別。章:同“彰”,彰明,顯示。以上二句,呂向注:“歡會則起其樂,別離則明其悲。”
⒂感:感念,即人生短促的感嘆。
⒃憂:憂思,即人生短促之憂。為:一作“與”。子:相知之人,歡會之人。這句是説因歡快聚飲而樂以忘憂。
⒄旨:美好。這裏指酒的味美。《詩經·小雅·鹿鳴》:“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⒅臧(zāng):美好,善。
⒆有詠:一作“可詠”。
無荒:無荒廢,不停止。以上二句是説,詠歌飲酒,長夜不停,盡情享樂。 [1]  [2]  [3]  [4]  [5] 

短歌行白話譯文

擺上美酒在廳堂,愁思縷縷舉酒漿。
人生在世能幾時,忽然逝去如晨霜。
時光流逝不再來,花落不再重開放。
蘋於三春放光彩,蘭於金秋吐芬芳。
餘下時光苦其短,逝去時光苦其長。
如今我不及時樂,秋至蟋蟀進入房。
歡樂都因相聚興,悲歌皆為別離唱。
怎説不為短促嘆,與君歡聚憂思忘。
我的好酒真醇美,我的佳餚味道香。
相與痛飲詠短歌,長夜享樂永不停。 [4] 

短歌行創作背景

姜亮夫《陸平原年譜》,此詩當作於陸機初到洛陽之時。《樂府解題》曰:“《短歌行》,魏武帝‘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晉陸機‘置酒高堂,悲歌臨觴’,皆言當及時為樂也。”悲嘆人生短暫,主張及時行樂,這是漢魏六朝間亂世詩人共同的心理狀態。但從陸機初入洛的經歷來看,他的“及時為樂”中包含着巨大的辛酸。詩人本來是“文武奕葉,將相連華”的名門貴公子,卻以被西晉所滅的孫吳“舊臣”的身份受“時命”至洛陽,這種反差給詩人帶來了巨大的痛苦。此詩“及時為樂”的表象之下,正是詩人痛苦心情的流露。 [2]  [4]  [6] 

短歌行作品鑑賞

短歌行文學賞析

感嘆歲月易逝,人生難久,是中國古代詩歌中常見的抒情主題。陸機的這首詩雖是“借古題詠古意”,但從詩中不難感受到詩人那種“借他人酒杯澆自己胸中塊壘”的怨情愁緒。
全詩可分為三層。“置酒高堂,悲歌臨觴。人生幾何,逝如朝霜”為第一層。詩人從酒宴入筆,他在高堂中擺下酒席,原是為了宴請朋友的,可是面對着盛滿美酒的酒杯,卻感嘆起人生的悲苦來,覺得人生歲月之短如同早晨易化的寒霜,轉瞬即逝。詩的開頭就化用了曹操短歌行二首·其一》中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用“朝霜”作比,不僅把悲涼之感寫得很形象,而且為全篇定下了悲愁哀怨的基調,也使得下面第二層進一步感嘆有所依託。
“時無重至”以下八句為第二層,主要寫對時光易逝的嘆息,功名未立的感慨。先用枯萎之花不會再次盛開來形象地説明逝去的時間不會重新回來,再用高潔清雅的“蘋”“蘭”作比,感嘆自己“盛年不再來”。蘋草只有在春天才會變得青翠鮮亮,蘭花只有到了秋天才芳香無比,過了春秋,它們便都衰敗了。這裏詩人反覆用花草易衰作比,流露出時不我待,想要創一番事業,感情也由前面的消沉轉向高潮。至此,詩人筆鋒一轉,“來日苦短,去日苦長。今我不樂,蟋蟀在房”。可恨餘下的日子太少,而過去的年月又太多,詩人為虛度光陰而哀嘆,鬱郁不歡,聽到蟋蟀已在房中叫喚,更感到人生已到暮年,卻一無所成的悲哀。“蟋蟀在房”,古人認為蟋蟀在房中鳴叫即是歲時將暮。用蟋蟀叫聲喻人生將暮,淒涼傷感,頗能打動人心。詩人在這裏對歲月空過,功業無成的慨嘆是打上他自己生活的烙印的。陸機雖出身東吳世家,文名冠世,可他的一生並不順利,世事的坎坷難免在他心裏留下創痕,所以説那種慨嘆,確實是真情所致,有感而發。
詩寫到這裏,似乎可以作結,主題亦已明確,可詩人卻又再寫八句,作為第三層,寫盡哀怨之情。本來宴請朋友為的是從歡聚中尋求解脱,可是朋友相會固然能使詩人感到快樂,但宴席終有一散,朋友終有一別。人生的悲歡離合令詩人感慨萬千,只是因為朋友的到來,使他暫時忘卻了憂愁。哀怨之情溢於言表,動人心腸。哀怨已極,卻又終不得脱,最後詩人只得説:“我酒既旨,我餚既臧。短歌有詠,長夜無荒。”詩人可以拿出美酒佳餚來宴請朋友,尋找暫時的快樂,還可以借“短歌行”來抒發自己的憂傷和愁苦,可是故作曠達,在追歡買醉中力遣愁懷終究是暫時的,那苦悶和憂傷就像漫漫長夜永無盡頭,無法擺脱。結尾和開頭呼應,可知高堂臨觴所作之歌,仍舊是一曲悲歌。
這首詩從內容上看雖只是士大夫普遍有的慨嘆,但卻寄寓了詩人對生活的切實感受。當然也應指出,此詩模仿曹操的《短歌行》卻只取原詩中光陰流逝,人生短暫之感加以發揮成一首詩,又流露出及時行樂的消極情緒,遠不及原詩內容豐富、形象鮮明,因而有人説此詩“就前人原意敷衍成篇”,也不是沒有道理。 [6]  [7] 

短歌行名家點評

明代陸時雍古詩鏡》:意象淺促,更無餘地。曹氏父子只意有餘而言不盡。
明代王世貞藝苑卮言》:陸士衡之“來日苦短,去日苦長”,傅休奕之“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張季鷹之“榮與壯俱去,賤與老相尋”,曹顏遠之“富貴他人合,貧賤親戚離”,語若卑淺,而亦實境所就,故不忍多讀。
明代王夫之古詩評選》:樂府之長,大端有二:一則悲壯奰發,一則旖旎柔入。曹氏父子各至其一,遂以狎主齊盟。平原別構一體,務從雅正。使被之管絃,恐益魏文之卧耳。顧其迴翔不迫,優餘不儉,於以涵泳志氣,亦可為功。承西晉之波流,多為理語,然終不似荀勖、孫楚之滿頰塾師氣也。神以將容,平原之神固已濯濯,豈或者所可竊哉。雖然,神不若平原者,且置此體可矣。
清代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有亮音而無雄氣,有調節而無變響。士衡詩大抵如此。
清代沈德潛古詩源》:詞亦清和,而雄氣逸響,杳不可尋。 [1]  [3] 

短歌行作者簡介

陸機 陸機
陸機(261—303),西晉文學家。字士衡。吳郡吳縣華亭(今上海松江)人。祖遜、父抗,皆三國吳名將。少時任吳牙門將。吳亡,家居勤學。太康末,與弟雲同至洛陽,文才傾動一時,時稱“二陸”。曾官平原內史,世稱“陸平原”。成都王司馬穎討長沙王司馬乂時,任為後將軍、河北大都督,兵敗被讒,為穎所殺。其詩注重藻繪排偶,多擬古之作。也善駢文。所作《文賦》以賦體論述作文利弊,是古代重要文學論文。後人輯有《陸士衡集》。 [8] 
參考資料
  • 1.    (晉)陸機著;楊明校箋. 中國古典文學叢書 陸機集校箋 上[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399-402.
  • 2.    費振剛主編;梁克隆著. 中國曆代名家流派詩傳 正始太康詩傳[M]. 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199-200.
  • 3.    徐中玉主編. 中國古典文學精品普及讀本 漢魏六朝詩文賦[M]. 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2019:211-212.
  • 4.    陳宏天,趙福海,陳復興主編. 昭明文選譯註 第3冊[M]. 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2020:296-297.
  • 5.    (宋)郭茂倩編著;夏華等編譯. 樂府詩集[M]. 瀋陽:萬卷出版公司, 2018:65-66.
  • 6.    賀新輝主編. 古詩鑑賞辭典 中[M]. 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 2004:599-600.
  • 7.    蕭滌非,姚奠中,胡國瑞等著. 漢魏晉南北朝隋詩鑑賞詞典[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9:409-410.
  • 8.    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鑑賞辭典編纂中心編. 古文鑑賞辭典 魏晉南北朝[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