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

鎖定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Jiang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簡稱“科技師大(JXSTNU)” [57]  ,位於江西省南昌市。學校是教育部重點建設的培養職業教育師資的公辦多科性本科院校、全國職業教育研究的重要基地、全國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培訓重點建設基地、全國最早獨立設置的八所職業技術師範院校之一、江西省唯一一所以職教師資培養為特色的本科高校,是江西省公費師範生培養高校,江西省職教師資培養培訓中心、江西省教師資格面試直屬考點管理辦公室,主要培養職教師資、普教師資和其他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1]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以原江西科技師範學院為主體,南昌高等專科學校併入組成。南昌高等專科學校辦學起始於1952年;江西科技師範學院的前身為1977年創建的江西師範學院南昌分院,1984年更名為南昌師範專科學校,1987年升格為南昌職業技術師範學院,2002年更名為江西科技師範學院。2004年南昌高等專科學校併入江西科技師範學院,2012年學校更名為江西科技師範大學;2014年劃歸省管高校 [1] 
截至2024年6月,學校設有22個教學單位 [61]  ,截至2023年11月,開設61個本科專業招生,學科專業涉及有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經濟學文學歷史學法學等10個學科門類 [1]  。擁有ESI世界排名前1%學科2個(化學材料學),省十四五“雙一流”立項建設潛力學科2個(教育學化學),省高水平學科1個(設計學)。主要有楓林校區和紅角洲校區,學校共培養了14.1萬餘名畢業生,為國家和江西作出了積極貢獻 [1] 
中文名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 [1] 
外文名
Jiang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 [2] 
簡    稱
科技師大,JXSTNU [57] 
創辦時間
1952年 [1] 
辦學性質
公辦大學 [1] 
學校類別
師範類 [1] 
學校特色
卓越教師培養計劃 [1] 
江西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1] 
主管部門
江西省教育行政部門 [57] 
現任領導
裴鴻衞(黨委書記) [3] 
本科專業
61個(截至2023年11月) [1]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4個(截至2023年11月) [1]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6個(截至2023年11月) [1] 
博士後
科研工作站1個(截至2023年11月) [1] 
院系設置
22個教學學院(截至2024年) [4] 
校    訓
明德精業 [1] 
校    歌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校歌》(《我的STNU》) [5]  [37] 
校慶日
12月1日 [6] 
地    址
楓林校區:江西省南昌市昌北經濟開發區楓林大道605號 [1] 
紅角洲校區:江西省南昌市紅角洲學府大道589號 [1] 
院校代碼
11318 [2] 
知名校友
劉建軍 [8] 
陳志平 [8] 
代校歌
《遠航》 [7] 
ESI世界排名前1%
2個(化學、材料學)(截至2023年11月) [1]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歷史沿革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以原江西科技師範學院為主體,南昌高等專科學校併入組成。南昌高等專科學校辦學起始於1952年;江西科技師範學院的前身為1977年創建的江西師範學院南昌分院,1984年更名為南昌師範專科學校,1987年升格為南昌職業技術師範學院,2002年更名為江西科技師範學院。2004年南昌高等專科學校併入江西科技師範學院,2012年學校更名為江西科技師範大學;2014年劃歸省管高校 [1] 
歷史沿革圖 歷史沿革圖 [1]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辦學條件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院系設置

截至2024年6月,學校設有22個教學單位 [61]  ,截至2023年11月開設61個本科專業招生,學科專業涉及有教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經濟學文學歷史學法學等10個學科門類 [1]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院系設置一覽表
學院
專業名稱
英語翻譯專業 [9] 
音樂學(師範) [10] 
漢語言文學(師範) [11] 
廣告學(含職教師範方向) [11]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1]  [12] 
數學與應用數學(師範) [12] 
網絡工程(含職教師範方向) [12] 
電子信息工程(含職教師範方向) [13] 
物理學(師範) [13] 
化學(師範) [14] 
應用化學(含職教師範方向) [14] 
土木工程(含職教師範方向) [15] 
建築學(五年制) [15] 
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含職教師範方向) [15] 
工程造價(含職教師範方向) [15] 
生物科學(師範) [16] 
食品科學與工程(含職教師範方向) [16]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旅遊與歷史文化學院(由原旅遊學院、歷史文化學院、法學院社會工作專業合併組建而成) [1]  [18] 
旅遊管理(職教師範、國際導遊) [18] 
動畫 [19] 
思想政治教育(師範) [20]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 [20]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20] 
思想道德與法治 [20] 
師範教研室 [20] 
視覺傳達設計(中外合作辦學) [21] 
財務管理(中外合作辦學) [21]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元宇宙產業學院(原軟件動漫學院) [1]  [22] 
動畫 [22] 
視覺傳達 [22] 
藥學 [23] 
小學教育 [24] 
江西師範大學智能製造學院 [1]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創新創業學院 [1]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職教師資培訓基地 [1]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經濟管理與法學院(由原經濟管理學院、商學院和法學院合併組建而成) [1]  [26] 
法學 [26] 
數字經濟 [26] 

備註:表格內容與學校官網簡介頁面數據不一致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3年11月,現有教職工1776人,其中專任教師1488人,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人員639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50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5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1人、中央宣傳部“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大國·工匠1人、全國青年崗位能手1人、省“雙千計劃”人選(“贛鄱英才555工程”人選)18人、“贛鄱俊才支持計劃各子項目入選者”46人(含“井岡學者”12人、省主要學科學術和技術帶頭人8人、省高層次高技能領軍人才3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23人等)、省“傑出青年人才資助計劃”人選5人、省優秀高技能人才(江西省能工巧匠)1人、省青年科學家1人、省“青年科學家(井岡之星)培養對象計劃”人選10人、省教學名師6人、省模範教師5人、省金牌研究生導師1人、省金牌教授1人、省金牌青年教師2人、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32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89人等省部級以上優秀人才239人次 [1]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學科建設

截至2023年11月,擁有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4個,擁有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6個。擁有ESI世界排名前1%學科2個(化學材料學),省十四五“雙一流”立項建設潛力學科2個(教育學化學),省高水平學科1個(設計學)。擁有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應用化學旅遊管理)和國家級一流本科建設點9個(應用化學電子信息工程製藥工程財務管理旅遊管理等),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7個,省級特色及品牌專業18個 [1]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教學建設

截至2023年11月,擁有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建設點9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7個,省級特色及品牌專業18個,省級精品類、課程思政師範類等課程103項 [1]  。截至2023年11月,開設61個本科專業招生,學科專業涉及有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經濟學文學歷史學法學等10個學科門類 [1]  。擁有ESI世界排名前1%學科2個(化學材料學),省十四五“雙一流”立項建設潛力學科2個(教育學化學),省高水平學科1個(設計學 [1]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11月,學校堅持開放辦學,積極與國(境)外開展合作與交流,是江西省政府獎學金和孔子學院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也具有招收港澳台地區學生資格。與全球5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開展了合作辦學、學分互認、教師互訪、學生互換、學術研究、文化交流等合作與交流項目。學校長期聘請外籍教師、專家學者來校任教、講學,選派優秀教師出國(境)進修訪學和學術交流。學校與摩洛哥阿卜杜·馬立克·阿薩德大學合作開辦了海外孔子學院,舉辦了“漢語橋”線上冬令營項目和國際漢語文化交流等活動,為加強國際中文教育與中摩人文交流作出積極貢獻。隨着學校國際影響力的提升,吸引了來自俄羅斯孟加拉摩洛哥馬達加斯加津巴布韋加納等國家的學生來我校留學,進修漢語、攻讀本科及碩士學位 [1]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學術研究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科研平台

科研平台(名單不全、信息僅列舉)
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
體外診斷試劑及儀器協同創新中心 [38] 
省高等學校高水平創新平台311工程中心
江西省高校生物醫藥分子與檢測儀器高水平工程中心 [39] 
省級重點實驗室
江西省材料表面工程重點實驗室 [40] 
江西省有機功能分子重點實驗室(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41] 
江西省生物加工過程重點實驗室 [42] 
江西省藥物分子設計與評價重點實驗室 [43] 
江西省光電子與通信重點實驗室 [44] 
省發改委工程中心(實驗室)
江西省水性塗料工程實驗室 [45] 
江西省水產品加工及安全控制工程研究中心 [46] 
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江西省高等學校精細化學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47] 
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江西省數字化社會與地方文化發展研究中心 [48] 
江西省職業教育研究院 [49] 
江西省八一精神研究中心 [50] 
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傳統工藝與非遺研究中心 [51-52] 
省軟科學研究基地
江西省生態文明與可持續發展戰略軟科學研究基地 [53] 
省文化藝術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江西傳統文化資源保護與開發研究中心 [54] 
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 [55] 
表格內僅展示部分內容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科研成果

獲獎成果
項目名稱
獲獎人
獎勵名稱
新型 c-Met/EGFR 靶向抗癌藥物研發與抗突變耐藥機制研究
朱五福,徐 珊,鄭鵬武,王林嘯,塗遠彪
2022年度江西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鎂合金微弧氧化膜形成機制及耐蝕性工藝研究
張榮發,張淑芳,向軍淮,多樹旺,李文魁
2021年度江西省自然科學獎三等獎
新型無機/有機納米複合材料的設計、製備及其傳感應用
段學民,陸麗敏,徐景坤,嶽瑞瑞,高豔莎
2021年度江西省自然科學獎三等獎
新型靶向高分子納米粒子作為藥物載體的研究
熊向源,李資玲,龔妍春,李玉萍
2021年度江西省自然科學獎三等獎
新型靶向PI3K通路抑制劑的分子構建及抗非小細胞肺癌活性研究
鄭鵬武,朱五福,徐 珊,唐啓東
2019年度江西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柔性導電類PEDOT薄膜微結構調控與能源領域新功能構築
徐景坤,蔣豐興,劉聰聰,盧寶陽
2018年度江西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新型多重調控二芳烯熒光開關分子的構建及其化學傳感特性
蒲守智,劉 剛,範叢斌,王仁杰
2016年度江西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導電聚合物新材料微結構調控和新功能構築
徐景坤,盧寶陽,周衞強
2013年度江西省自然科學三等獎
新型二芳烯分子的設計合成及其性質研究
蒲守智,劉 剛,範叢斌,崔士強
2012年度江西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新型兩親性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其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
熊向源,李玉萍,李資玲
2009年度江西省自然科學獎三等獎
高性能導電高分子的電化學合成及其表徵
徐景坤,樂長高,趙 豐,顏流水
2008年度江西省自然科學獎三等獎
光子型可擦重寫有機光盤存儲材料及盤片的研製
蒲守智,劉 剛,楊天赦,範叢斌
2007年度江西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資料來源:截至2023年11月 [29]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圖書館創辦於1952年,如今已發展成為一座館藏資源豐富、管理先進、特色鮮明、現代化水平高的大學圖書館。 圖書館分兩個校區,即紅角洲校區與楓林校區,圖書館建築總面積48000平方米(其中紅角洲主館40000平方米;楓林分館8000平方米);擁有4678個閲覽座位(其中紅角洲主館3699座;楓林分館979座)。圖書館設有綜合管理部、資源建設部、楓林讀者服務部、信息服務部、技術部、閲讀拓展部、借閲部、特藏部八個部門。 圖書館藏有中外文紙質圖書280.7萬冊,中外文紙質期刊197種,中文數據庫28個,外文數據庫8個,歌德電子書借閲機2台,電子報刊自助機2台。經過近年的不斷努力,現已形成了以職業師範教育為特色,以教育學工商管理化學、藝術學理論、音樂與舞蹈學美術學設計學等七個重點學科為重點,涵蓋文、理、工、法、教育、管理等多學科,形成了虛擬館藏和實體館藏互為補充的較為完整的館藏體系。圖書館開展了職教特色資源數據庫建設,設立了職業教育閲覽室 [30] 
電子資源
圖書館於2011年加入了擁有財經、農業、交通、航空和醫學等專業高校和“211”高校圖書館所組成的昌北高校圖書館聯盟,有效實現了館藏紙質資源和電子資源的共建、共知、共享,開展了聯合參考諮詢工作,提高了信息服務質量 [30] 
學術期刊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雜誌社為直屬正處級教學輔助機構,現下設《江西科技師範大學學報》《地方文化研究》《職教論壇》三個編輯部和辦公室四個科級機構 [31]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學報》於1981年創刊,雙月刊,現設有 “八一精神與紅色文化研究” “語言文字” “歷史文化” “經濟與管理” “法律研究”和“高等教育”等欄目。《學報》的重要檢索系統(數據庫)主要有: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國家科技信息研究所萬方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台灣華藝電子期刊數據庫等 [31] 
地方文化研究》創刊於2013年,是江西省教育廳主管、江西科技師範大學主辦的文化類學術刊物,為雙月刊。收錄期刊的檢索數據庫為: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維普網)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CNKI系列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AMI綜合評價入庫期刊。創刊以來,期刊刊發了一系列海內外當代學人的前沿學術研究成果,逐漸成為了國內重要的地方文化學術研究與交流的高端平台之一。隨着辦刊質量的不斷提升,期刊日益受到關注,形成了以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日本國會圖書館、新加坡國立大學首都師範大學、羅傑斯特大學、拉曼大學科隆大學亞細亞大學等為代表的中高低端典型用户羣 [31] 
職教論壇》創刊於1985年,月刊,設有名家視點、理論經緯、專題研究、課程教學、師資建設、繼續教育、比較研究等欄目。秉承“宣傳職教、研究職教、服務職教、引領職教”的辦刊宗旨,辦刊質量和辦刊水平得到職教學術界的一致認可,先後獲得“全國優秀職教期刊一等獎”“江西省優秀社會科學期刊”“江西省十佳優秀期刊”“江西省優秀期刊一等獎”等殊榮;入編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特色化發展案例選編(2019)》,6次入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1992版、2008版、2011版、2014版、2017版、2020版);5次入選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2011版、2013版、2015版、2017版、2020版);連續3次被評選為“複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2014版、2017版、2020版) [31]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校園文化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 學校標誌

  • 校徽
明德以立範樹標,精業以利眾濟羣。點擊斗轉星移,刷新青春日記。今日有鳳來儀,明天彩霞千起。青出於藍更勝於藍,少年少年踏歌而來,揚帆揚帆而去 [32] 
校徽 校徽
校旗
學校校旗為矩形,紅底黃字,長、寬比例為 3:2,一般按四種規格製作:1號校旗長288釐米,高192釐米;2號校旗長240釐米,高160釐米;3號校旗長 192釐米,高128釐米;4號校旗長144釐米,高96釐米 [57]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精神文化

校訓 明德精業 [1]  [28] 
“明德”,出自《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精業”,見於韓愈《進學解》“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德為立人之本,業乃立身之道。德業雙馨,是中國學人奮力拼搏,不懈追求的至高之境 [56] 
校歌 《我的STNU》 [5] 
代校歌《遠航》 [7] 
校慶日 12月1日 [6] 
校風 團結進取 自強自新 [1] 
教風 厚德博學 教書育人 [1] 
學風 立志高遠 勤學創新 [1]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校區情況

主要有楓林校區和紅角洲校區,佔地面積2159.19畝,校舍建築面積70.6萬平方米 [1]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紅角洲校區

紅角洲校區位於南昌市紅谷灘新區前湖紅角洲高校園區,前臨學府大道,背靠昌樟高速公路,緊靠南昌大學,遙望南昌航空大學。具體位置為紅角洲校區:江西省南昌市紅角洲學府大道589號(330038)。整個校園由一條護校河環繞,佔地面積2000餘畝。建有學生公寓24棟,教學樓一共7棟(一棟為模擬法庭、二棟為文科綜合實驗樓、三、四、五棟為綜合教學樓,六棟為英語語音教室、七棟為機房和教室),以及行政樓3棟(A、B、C三棟,每棟之間均有天橋連接) [33]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楓林校區

楓林校區為主校區,具體地位為楓林校區:江西省南昌市昌北經濟開發區楓林大道605號(330013)。該校區設有很多的學院來供學生們學習,有生命科學學院和通信與電子學院等 [33-34]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校園環境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草坪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草坪 [62]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建築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建築 [62]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校內建築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校內建築 [62]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校友情況

校友
簡介
關振宇
體育學院優秀校友關振宇為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U型場地技巧項目的裁判員,出色地完成了裁判工作 [64] 
張玉璠
1976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政協南昌市第十五屆委員會委員,現任南昌市第十九中學黨委書記,江西省特級教師,中小學正高級教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教育碩士,南昌市教育科研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南昌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國培省培項目承訓專家,南昌市首屆、江西省第四屆教育督導評估專家。 [63] 
石英
石英是88屆裝潢美術專業校友,深圳中航裝飾集團董事長、高級工程師、高級室內設計師、高級工藝美術師。多次榮獲“中國建築裝飾行業優秀企業家”、“中國建築裝飾行業功勳人物”、“改革開放三十年建築裝飾行業發展突出貢獻企業家”、“廣東省優秀企業家”等榮譽 [58] 
張巧紅
1981年畢業於江西師範學院南昌分院外語系。現任世界著名的權威性標準設立公司Snell基金會的教育主任、加洲洲政府Sacramento兒童安全協會和Walk Sacramento 的董事 [65]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行政管理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現任領導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現任領導
職務
名單
黨委書記
校長

黨委副書記
黨委委員、副校長
校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監察專員
截至2024年6月 資料來源: [35]  [66]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歷任領導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歷任領導
時期
年份
黨委書記
校(院)長
江西師院南昌分院
1978
單發喜
單發喜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南昌師範專科學校
1984
1985
1986
1987
-
-
-
-
-
南昌職業技術師範學院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卓健
1993
1994
章啓明(11月離任)李以鑌(11月到任)
1995
李以鑌
1996
1997
卓健(12月離任)鄒良志(12月到任)
1998
鄒良志
1999
2000
2001
江西科技師範學院
2002
2003
李以鑌(6月離任)鄒道文(6月到任)
2004
鄒道文
2005
鄒良志(7月離任)胡永新(7月到任)
2006年
胡永新
2007年
鄒道文(4月離任)王喬(4月到任)
2008年
王喬(9月離任)
2009年
郭傑忠(1月到任)
2010年
2011年
胡永新(12月離任)李紅勇(12月到任)
資料來源: [36]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所獲榮譽

時間
所獲榮譽
2018年
獲“先進單位”稱號 [60] 
2021年
獲“全國五四紅旗團委”稱號 [5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