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建始縣

鎖定
建始縣,隸屬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於湖北省西南部, [16]  東連巴東縣,以野三河為界;西接恩施市,以太陽河為界;南鄰鶴峯縣,以長河、茶寮河為界;北與重慶市奉節縣巫山縣接壤,總面積2666平方千米。 [3]  截至2023年末,建始縣轄7鎮、3鄉。 [33]  縣政府駐建設路34號。截至2023年末,建始縣户籍人口49.81萬人。 [33]  建始縣是一個多民族雜居縣, [3]  有漢、土家、苗、回、侗、蒙古、彝、納西、壯、滿、藏、朝鮮12個民族。 [4] 
三國吳永安三年(260),置建始縣。1983年,建始縣屬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轄。1993年,更名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2]  2020年4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始縣退出貧困縣。 [1] 
2023年,建始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1.99億元,同比增長5.9%。三次產業結構比21.8:17.4:60.8。 [33] 
中文名
建始縣
外文名
Jianshi County
行政區劃代碼
422822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地理位置
湖北省西南部
面    積
2666 km²
下轄地區
7鎮、3鄉
政府駐地
建設路34號
電話區號
0718
郵政編碼
4453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濕潤型山地氣候
人口數量
49.81 萬(2023年末户籍人口)
火車站
建始站高坪站
車牌代碼
鄂Q
地區生產總值
151.99 億元(2023年)

建始縣歷史沿革

建始縣城 建始縣城
上古時期為巴國廩君屬於地。
唐虞夏商,屬荊州梁州之地。
周朝,為夔子國屬地。
春秋戰國,為楚國巫郡屬地。
秦朝,為南郡屬地。
漢朝,仍為南郡屬地,建始屬巫縣南境。
三國吳永安三年(260),分巴東郡西部地方置建平郡,在建平郡內設置建始縣。
晉太康五年(284),撤銷建始縣,不久復立,仍屬荊州建平郡。
北周建德三年(574),設立業州、軍屯郡,業州隸屬於益州(今成都)總管府,領軍屯郡、建始縣。
隋開皇三年(583),撤銷軍屯郡及建始縣,保留業州。開皇五年(585年),恢復建始縣。大業三年(607),廢業州,建始縣劃歸清江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復置業州,轄建始縣。貞觀八年(634),撤銷業州,建始縣歸屬黔中道施州清化郡。天寶(742—755)時期,建始屬清江郡,隸江南道
宋代,建始屬夔州路總管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建始縣仍屬夔州路。至正二十二年至明洪武四年(1362—1371),明玉珍建立農民政權,國號大夏,改施州為施南萬户府,建始屬之。
明洪武四年(1371年),復立施州,領建始縣,屬夔州府。洪武二十三年(1390),撤施州,原清江縣地併入施州衞軍民指揮使司,建始改隸夔州府直轄,並將施州衞軍民指揮使司改隸湖廣都指揮使司。
清初,建始縣屬夔州府。雍正六年(1728),改施州衞為恩施縣。乾隆元年(1736),建始縣由夔州府割隸施南府。
民國元年(1912),建始縣直屬湖北省。民國21年(1932),鄂西行政區改為第十行政督察區,建始縣屬之。民國25年至38年(1936—1949),建始縣屬湖北省第七行政督察區。
1949年,建始解放。
1983年8月18日,屬湖北省恩施地區轄。8月19日後,建始縣屬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轄。
1993年,更名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屬之。 [2] 

建始縣行政區劃

建始縣區劃沿革

建始縣地圖 建始縣地圖
1952年,銅鼓堡劃歸四川省巫山縣
1958年,高峯鄉、馬坪鄉劃歸巴東縣
2001年,撤銷天生鎮,劃歸長梁鄉。 [3] 
2011年,撤銷花坪鄉,設立花坪鎮。 [9] 

建始縣區劃詳情

截至2023年末,建始縣轄7鎮、3鄉:業州鎮高坪鎮紅巖寺鎮景陽鎮官店鎮花坪鎮長梁鎮茅田鄉龍坪鄉三里鄉 [33]  縣政府駐建設路34號。

建始縣地理環境

建始縣位置域境

建始縣,位於湖北省西南部, [16]  介於北緯30°03′~30°54′,東經109°32′~110°12′之間,東連巴東縣,以野三河為界;西接恩施市,以太陽河為界;南鄰鶴峯縣,以長河、茶寮河為界;北與重慶市奉節縣巫山縣接壤。南北最長處89千米,東西最寬64.5千米,最窄12.5千米,總面積2666平方千米。 [3] 

建始縣地質

建始縣 建始縣
建始縣地處新華夏系第三隆起帶,大巴山脈南緣分支末端與武陵山脈分支餘脈的結合部,經受地殼運動次數較多,地殼斷陷和抬升顯著。地層出露較齊全,總厚度近7000米,從古生界奧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迭系、中生界三迭系、白堊系到新生的東湖砂岩、冰川泥礫、沖積物等均有分佈。 [3] 

建始縣地形地貌

清江橫穿縣內,把縣境分為南、北兩部,清江以南屬武陵山脈,北屬大巴山脈分支巫山,地勢南北兩部高聳,逐步向西南和中部減緩。地貌形態屬侵蝕、構造、溶蝕等體系的組合,南北兩端高山以構造作用為主,有強烈的侵蝕切割作用。中部山地切割深度200—500米,以流水侵蝕作用為主,化學風化旺盛。西南部馬水河流域石英砂岩與頁岩地段為紅層構造盆地。 [4] 

建始縣氣候

建始縣屬亞熱帶季風濕潤型山地氣候,立體氣候特徵顯著。 [3]  年平均氣温15.8℃,年日照百分率30%。年平均空氣濕度79%。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39天,優良率96.3%。 [7] 

建始縣水文

建始縣 建始縣
建始縣共有大小河流104條,除火龍河屬於長江水系以外,其他河流均屬清江水系。河流總長853.65千米,其中主要河流有清江景陽河段、野三河、馬水河、太陽河、東龍河、閘木水河、刀龍河、伍家河、豬耳河、火龍河等10條流域面積均在100平方於米以上。 [3] 

建始縣土壤

建始縣有9個土類,19個亞類,55個土屬,226個土種。 [3] 

建始縣植被

建始縣 建始縣
建始縣兼有亞熱帶和温帶氣候特點,植物生長條件好,但天然原生植被受人們經濟活動影響,已殘存無幾。僅偏遠懸巖深澗保存零星原始森林。現有植被多為天然次生林、人工栽培林夾草叢。植被類型豐富多樣,具有垂直分佈規律和地域分佈特徵。 [4] 

建始縣自然資源

建始縣水資源

地表水
建始縣 建始縣
建始縣河網密度0.32千米/平方千米。大氣降水的80.5%形成徑流,年總徑流量32.2億立方米。其中:地表徑流26.4億立方米(不含清江景陽段過境客水62.13億立方米),佔降水量的66%。入滲補給地下徑流5.8億立方米,佔降水量的14.5%,水能資源理論藴藏量24.2萬千瓦,可供開發17萬千瓦。多年人均擁有淡水量約5100立方米,耕地每公頃平均擁有淡水量約7萬立方米。 [3] 
地下水
按全國統一分區,縣境屬裂隙岩溶水區(二區)。因地勢海拔高低懸殊,河谷深切、磺酸鹽巖分佈廣泛,裂隙岩溶水豐富。地下水總儲量7.8億立方米,但分佈不均勻,潛水層深,岩溶、裂隙溶洞管道發育,暗河伏流較多,構成地下水排泄通道,一般難以開發利用。地下水類型主要有三種類型:以碳酸鹽巖為主的裂隙岩溶水、以碎屑岩為主的裂隙孔隙水、鬆散堆積層孔隙水。 [3] 

建始縣土地資源

建始縣 建始縣
截至2003年,建始縣耕地面積為39930公頃,佔土地總面積的15%,人均佔有耕地0.078公頃(1.17畝)。旱地面積28680公頃,佔耕地面積71.7%;林地162933公頃,佔土地面積的61.2%;園地2020公頃,佔土地面積的0.77%;牧草地872公頃,佔土地面積的0.32%;水面1393公頃,佔土地面積的0.52%。建設用地10173公頃,佔土地總面積的3.8%,未利用用地45780公頃,佔土地總面積的17.2%。 [3] 

建始縣生物資源

森林資源
建始縣 建始縣
建始縣主要用材林、經濟林樹種為52科、115屬、231種。有杉木、馬尾松、櫟類等珍稀樹種和千年以上的古樹、大樹。有乾鮮果類14科、24屬、60餘種,中草藥類上千種。具有中國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樹種與落葉針闊葉樹種混合分佈的典型特點。 [3] 
建始縣已查明的藥用植物有:菌類植物6科6屬11種,地衣植物5科5屬6種,蘚類植物3科4屬4種,蕨類植物23科22屬119種,裸子植物7科10屬13種,被子植物188科776屬1625種。民間用作藥材的藥類植物1000餘種。 [3] 

建始縣礦產資源

建始縣有開採價值的礦產資源有:煤、硫、鐵、石灰石、石煤、陶瓷土、硅石、耐火土、紫色砂岩、大理石、東湖砂岩、石英砂岩、五花巖、鋁士、石膏、磷石、礦泉水等20多種,其中以煤、硫、鐵、硅、石灰石等儲量最大。 [3]  尤以煤、鐵、磺藴藏量大,分別佔湖北省總儲量的13%、23%和55.6%,為全國重點產煤縣之一。鐵礦總儲量24億噸,天然大理石儲量在1億立方米以上。 [4] 

建始縣人口

截至2023年末,建始縣户籍人口49.8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2.82萬人,佔總人口的25.7%;男性25.79萬人,佔總人口的51.8%。全年出生人口2394人,出生率4.58‰。全年死亡人口4541人,死亡率8.68‰。 [33] 
建始是一個多民族雜居縣, [3]  有漢、土家、苗、回、侗、蒙古、彝、納西、壯、滿、藏、朝鮮12個民族。 [4]  其中11個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29.32%,土家族佔總人口27.64%,苗、回、蒙古等民族佔總人口1.68%。 [3] 

建始縣經濟

建始縣綜述

2020年,建始縣地區生產總值116.4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下降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6.3億元,增長0.8%;第二產業增加值18.17億元,下降16.9%;第三產業增加值71.96億元,下降2.6%,佔全縣生產總值的61.8%。二、三產業分別拉低全縣生產總值3.6%和1.5%。 [7] 
2023年,建始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1.99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5.9%。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3.18億元,同比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26.43億元,同比增長6.4%,第三產業增加值92.39億元,同比增長6.2%。三次產業結構比21.8:17.4:60.8。
截至2023年末,建始縣實有市場主體56628户,同比增長10.9%。其中,實有私營企業類市場主體9676户,個體工商户44530户,農民專業合作社1613户。全年新登記市場主體10090户,其中私營企業3257户,個體工商户6740户。
截至2023年末,建始縣城鎮新增就業9328人,“才聚荊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3175人,返鄉創業74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1.91%。享受就業創業政策補貼人數為11471人,其中享受社會保險補貼2575人,公益性崗位補貼1746人,就業見習補貼62人,一次性創業補貼90人,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411人,一次性擴崗補助13人,一次性求職補貼37人,創業擔保貸款1334筆,就業創業培訓補貼5525人。 [33] 
2023年,建始縣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下同)增長6.2%(剔除高速公路固定資產投資部分)。從投資類型看,工業投資、工業技改投資增長較快,分別增長23.0、20.3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增長8.2%;製造業投資下降6.0%。從佔比看,民間投資佔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57.33%;工業投資佔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21.48%;工業技改投資佔工業投資比重為29.07%。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9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2.0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額增長1.4個百分點。
2023年,建始縣地方財政總收入12.92億元,增長10.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59億元,增長19.2%,佔地方財政總收入58.7%;地方税收收入5.19億元,增長11.3%,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8.4%。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8.73億元,增長1.0%。
人民生活
2023年,建始縣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451元,增長6.5%;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26元,增長8.6%。 [33] 

建始縣第一產業

建始縣 建始縣
2023年,建始縣農林牧漁業及其輔助性活動實現總產值60.69億元,剔除價格因素,增長3.7%。其中,農業實現總產值33.77億元,剔除價格因素,增長9.4%。
2023年,建始縣糧食全年播種面積75.36萬畝,增長0.16%,糧食總產量20.85萬噸,增長2.1%。其中,夏糧播種面積26.47萬畝,增長0.45%,產量5.26萬噸,增長1.69%;秋糧播種面積48.89萬畝,增長0.01%,秋糧總產量15.58萬噸,增長2.46%。
2023年,建始縣生豬出欄68.70萬頭,增長1.6個百分點,年末生豬存欄42.87萬頭,增長5.7%,能繁母豬存欄3.66萬頭,與上年同期持平。 [33] 

建始縣第二產業

工業
截至2023年末,建始縣在庫規上工業企業56家,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7.4%,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1%。分門類看,受煤炭價格行情走勢持續下行影響,採礦業拉動增長作用式微,拉動增長4.7個百分點;製造業拉動增長貢獻突出,拉動增長5.3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拉動增長2.1個百分點。分行業看,在庫規上工業所涉及的17個行業大類中,10個行業實現正增長,行業增長面58.8%,其中食品製造業、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較快,分別增長80.7、59.4、92.3個百分點。
建築業
2023年,建始縣資質內建築業企業總產值13.12億元,增長10.6%。建築業實現增加值8.68億元(全口徑,現價),增長10.8%。 [33] 

建始縣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與對外經濟
金融 金融
2023年,建始縣累計實現社零額88.89億元,增長9.3%。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限上城鎮、鄉村市場增長較快,限上城鎮市場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9.69億元,增長34.9%;限上鄉村市場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2.07億元,增長39.5%。從消費類型看,限上餐飲收入、商品零售增勢強勁,分別實現零售總額1.29億元、10.47億元,增長40.2、35.2個百分點。分行業看,限上批零住餐四大行業保持正增長,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銷售額分別增長10.1、35.7個百分點,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營業額分別增長44.2、36.0個百分點。 [33] 
2019—2023年建始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增速 2019—2023年建始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增速
2023年,建始縣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11.47億元,下降42.6%。實際利用外資585萬美元。外貿出口總額6346萬美元,增長85.2%。 [33] 
通信和旅遊
2023年,建始縣旅遊接待人次895.11萬,增長34.3%,實現旅遊綜合收入55.93億元,增長58.9%。品牌創建持續加強,照京坪、花硒谷通過國家3A級旅遊景區驗收;百年信義生態旅遊區一期項目“汪家寨峽谷漂流”正式營業;小西湖酒店通過四星級飯店複核驗收;雨瑭沐雲、南野際榮獲“2023年恩施州最美民宿”稱號;硒遊生活“品悟山水之旅”旅遊線路榮獲“恩施十大富硒養生旅遊線路”稱號。 [33] 
截至2023年末,建始縣郵電業務總量2.62億元,同比增長1.0%。年末固定電話用户1.03萬户,較上年下降10.0%;年末移動電話用户39.25萬户,同比增長2.5%。互聯網寬帶年末接入用户21.09萬户,同比增長9.5%。 [33] 
金融
金融 金融
2023年,建始縣共有11家銀行業金融機構,金融機構網點43個。12月末,全縣金融機構存款餘額208.79億元,增長10.7%,較年初增加20.25億元。全縣金融機構貸款餘額137.67億元,增長12.8%,較年初增加15.63億元。存貸比66.0%。 [33] 

建始縣交通運輸

火車站
火車站(2張)
滬蓉西高速公路、209國道、318國道、滬渝高速公路宜萬鐵路、清江航道,天二公路、高巫公路穿過建始縣。 [5] 
截至2023年末,建始縣公路里程4056.696公里,公交車線路9條(不含實行公交化運營的農村客運班車路數),公共汽(電)車運營車93輛,出租車118輛。三級物流體系逐步完善,電商冷鏈物流扶貧產業園建設完成,已引導全縣8家寄遞企業9個快遞品牌、8家農貿市場批發企業、2家民族特色食品加工企業、1家集採配企業、4家電商企業、2家冷鏈儲藏批發企業入駐。全縣鄉鎮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全部建設完成,其中圍繞209國道、318國道、339省道、460省道以及高坪花硒谷和龍坪楂樹坪景區建設精品站點10個,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網點建點覆蓋率百分百,快遞進村綜合服務覆蓋率百分百。 [33] 

建始縣政治

縣委書記
縣長
僅列黨政領導正職,截至2024年5月,參考資料: [8]  [34] 

建始縣社會事業

建始縣教育事業

建始一中 建始一中
截至2023年末,建始縣共有幼兒園67所,在園幼兒8874人;各類中小學165所,其中小學145所、在校小學生23772人,普通中學19所、在校中學生21927人,中等職業學校1所、在校學生4063人。年末全縣共有專職教師3694人,其中中職教師201人,中學教師1778人,小學教師1715人。學齡兒童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完成率均達100%,初中畢業生升學率98.0%,較上年增加0.2個百分點。 [33] 

建始縣科學技術

截至2023年末,建始縣發明專利擁有量12件,較上年減少3件;全年專利授權216件,其中發明專利2件;新增商標註冊486件,有效註冊商標總量4152件。創新平台建設有序推進,共培育國家級星創天地1家,省級星創天地3家,州級星創天地6家,省級鄉村振興示範基地2家,州級鄉村振興示範基地2家,州級企校聯合創新中心13家,省級眾創空間1家,州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第八屆硒都(恩施)硒產品博覽交易會暨硒科技創新發展大會中,食達好現場簽約採購協議1個,總金額500萬元,現場累計銷售3.71萬元,意向訂單總金額達180萬元,斬獲“最具創新力名優硒產品”獎項。 [33] 

建始縣文化事業

2023年,建始縣30個村(社區)的文體廣場進行提檔升級,縣、鄉、村三級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得到進一步加強。持續開展以大地歡歌·荊楚四季村晚、樂享元宵·築夢春天等各級各類羣眾文化活動400多場次,受益羣眾達70多萬人次。精品創作推陳出新,創作合唱版表演唱《黃四姐》、舞蹈《擺擺擺》等具有本地特色民族節目開展旅遊推介和文化進景區活動,創作編排曲藝節目建始絲絃《奮進建功新時代》進行線上線下文藝宣講,並被中宣部“學習強國”平台採用播出。 [33] 
國家三級圖書館:建始縣圖書館。 [10] 
國家二級文化館:建始縣文化館。 [31] 

建始縣醫療衞生

建始民族醫院 建始民族醫院
截至2023年末,建始縣共有醫療衞生機構431家,醫療衞生機構牀位3249張,共有衞生工作人員3513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271人,註冊護士1218人。全年無重大公共衞生事件發生,孕產婦、新生兒零死亡,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0.51‰,嬰兒死亡率為0.51‰,完成新生兒疾病篩查1978人,篩查率99.90%;全面開展適齡婦女免費兩癌篩查項目,完成兩癌篩查43124人;全年免費篩查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病和心腦血管疾病一體化14.39萬人次;全年免費辦理從業人員預防性健康體檢12931人次。基層衞生服務能力持續增強,業州、高坪、紅巖、長梁四個鄉鎮三站合一心腦血管防治站(胸痛/卒中/心律失常)通過省級認證,三里、花坪、茅田建成胸痛救治單元和卒中防治站,官店、龍坪建成卒中防治站,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急救網絡已初步形成。 [33] 
醫療機構:建始縣疾控中心、縣婦幼保健院、縣中醫院、縣人民醫院 [7] 

建始縣社會保障

2023年,建始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累計27.1萬人,特殊羣體的養老保險費代繳工作持續推進,落實低保、特困、易返貧致貧、重殘等四類人員代繳13496人,代繳金額1349600元。全縣工傷保險參保29950人,工傷保險費收入1200萬元,支出2717萬元。失業保險參保21746人,失業保險費收入1403萬元,支出749萬元。年末納入城市低保515户668人,農村低保10466户17509人,特困供養2626人,對2764户4373人進行臨時救助,累計發放高齡津(補)貼16.87萬人次929.84萬元,經濟困難老年人服務補貼共計發放2.57萬人次163.71萬元。納入城鄉低保兒童1728人、城鄉特困供養兒童16人、事實無人撫養兒童133人、孤兒29人,累計發放孤兒和事實無人扶養兒童救助金291.68萬元,發放助學金13萬元。 [33] 
住房保障
2023年,建始縣完成業州城中村棚户區瓦窯坪棚户區改造項目500套;政府投資公租房房源數3238套,分配入住3109套,分配率96%;完成保交樓1089套交付,累計撥付專項借款資金1.17億元。全面提升農房現代化水平,率先實施“村鎮建築首席工匠”制,在全縣766名建築工匠中擇優選定“村鎮建築首席工匠”389名。全年共實施符合危改條件的6類農村低收入羣體危房改造200户,兑現補助資金451.84萬元。安全生產管理落實落細,對全縣在建工程、燃氣場站用户等檢查覆蓋率、整改率100%,啓動建始縣保障性安居工程燃氣管網及給排水管網改造項目建設,對城區內天然氣2.49萬户加裝燃氣安全裝置“三件套”,對縣城內22個居民片區實施燃氣管網提檔升級改造建設。 [33] 

建始縣鄉村建設

2023年,建始縣累計向170個村(社區)選派駐村工作隊159支,駐村幹部497人,其中駐村第一書記170人。教育幫扶水平和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全年共發放各學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資金2478.41萬元,受助學生33998人次,發放“雨露計劃”資金1318.2萬元,惠及學生8788人次;醫療保障水平和服務能力不斷提升,為農村低收入人口、脱貧人口及其他對象13.76萬人代繳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1955.05萬元,全縣脱貧人口、監測對象基本醫療參保率、補貼率均達到100%;住房安全保障水平和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全年共實施危房改造266户,撥付資金612.72萬元,實現危房動態清零。 [33] 

建始縣資源環境

2023年,建始縣省級生態鄉鎮全覆蓋,省級生態村89個,較上年新增6個,生態村創建率83.7%。全縣城區空氣質量優良以上天數347天,較上年減少4天,PM2.5達標天數比例95.06%,較上年下降1.1個百分點。全年平均氣温16.32℃,極端高温天氣37.3℃、極端低温天氣-2.6℃;年日照1260.9小時;年總降雨量1509.9mm。年末森林面積180.71千公頃,增長0.5%;森林蓄積量1695.3萬立方米,增長3.9%;森林覆蓋率67.8%,較上年增加0.3個百分點。 [33] 

建始縣歷史文化

建始縣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化遺產
文化遺產(4張)
建始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建始絲絃鑼鼓喜花鼓、建始南鄉鑼鼓、建始鬧靈歌、建始武喪、官店火棍、建始米子糖製作技藝、建始縣雷氏牛皮鼓製作技藝、建始景陽洞藏酒釀造技藝、建始臘肉製作技藝等。 [11] 

建始縣方言

建始方言是北方方言西南次方言的一個分支。大致可以劃分為4個區域。由於受歷史上人口遷徙和鄰縣語言的影響,一區方言與重慶市巫山縣、奉節縣的語音較為接近,二區方言與巴東縣綠葱坡、野三關、清太坪等地的語音較為接近,三區方言與恩施市崔家壩的語音較為接近,四區方言與鶴峯縣中營、恩施市紅土、沙地、鴉鵲等地的語音較為接近。 [3] 

建始縣風景名勝

建始直立人遺址
建始直立人遺址 建始直立人遺址
建始直立人遺址,位於建始縣高坪鎮麻扎坪村七組,小地名窯場灣,海拔760米。該洞形成於三疊紀,為東西向穿山洞,長120米,高6至7米,寬2至15米。發現於20世紀60年代,已發現早期直立人牙齒化石6枚和石器、石製品、骨製品若干,以及伴生大型哺乳動物30餘種、小型哺乳動物40餘種,是中國乃至亞洲大陸最古老的古人類遺址之一。 [12]  2006年5月25日,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3] 
石柱觀
石柱觀 石柱觀
石柱觀,位於清江中游建始縣的蟠龍山頂。建於明嘉靖年間,幾經兵毀,重建數次,現存的主體大殿系清代建築。大殿高10.97米,外形呈六稜四重檐亭閣狀,前堂後殿,佈局合理,工藝精湛。 [14] 
恩施地心谷
恩施地心谷
恩施地心谷(6張)
恩施地心谷,是國家AAAA級旅遊區。位於湖北省建始縣高坪鎮,是世界罕見的最美高山喀斯特岩溶嶂谷景觀。處於北緯30度線上,完整地保留着土家族純原生態特色。 [15] 
野三峽
野三峽
野三峽(6張)
野三峽,是國家AAAA級景區。規劃總面積155平方公里,以清江景陽河峽谷及清江支流野三河下游為核心景區,分為建始直立人遺址、野三河峽谷、景陽河畫廊、黃鶴橋峯林4個遊覽區和小西湖國際休閒度假中心。擁有眾多的溶洞、暗河、天坑、地縫可望開發,還集中較多的歷史文化遺址和名勝古蹟。 [16] 

建始縣地方特產

景陽雞
景陽雞 景陽雞
景陽雞,湖北省建始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景陽雞因主產於湖北省建始縣景陽河(清江中游)沿岸,故取名景陽雞,成年公雞體重雞多在4.5千克以上,是一個體型較大的肉用型地方品種,俗稱為“九斤雞”或“景陽九斤雞”。據《建始縣地名志》記載“景陽雞個體大、肉質好是全省內聞名的地方品種”。2002年9月經湖北省專家評審為“國內稀有的優質地方品種”,2004年被正式載入《湖北省家畜家禽品種志》命名為“景陽雞”。
2009年05月0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景陽雞”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17] 
建始厚朴
建始厚朴 建始厚朴
建始厚朴,湖北省建始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建始縣高山、二高山地區,土壤均為山地黃壤、黃棕壤,屬於相對濕度大、多雲霧、陽光充足的山地,並且土壤肥沃、含腐殖質多、濕潤、疏鬆、排水良好,土壤屬於酸性、微酸性和中性,適合建始厚朴的生長。建始厚朴原名大葉油厚朴,樹冠茂盛,樹皮厚,紫褐色;樹幹較直,15年後採收可做商品材加工,木材供建築、板料、傢俱、雕刻、樂器、細木工等用。
2013年9月1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建始厚朴”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 [18] 
關口葡萄
關口葡萄 關口葡萄
關口葡萄,湖北省建始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關口葡萄僅在建始縣花坪鎮關口鄉村坊村生長,故名。果粒着生中等緊湊,每穗平均着粒數為40-60粒,果粒呈卵圓形或近圓形,果皮較薄,其色澤綠而透明,有如碧玉;其果香四溢,果肉柔軟多汁,可容性固含物為16.5—18%,味甜可口。
2010年05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關口葡萄”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 [19] 
建始獼猴桃
建始獼猴桃 建始獼猴桃
建始獼猴桃,湖北省建始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建始縣是獼猴桃原產地之一,野生資源極其豐富,1982年開始探索野生轉家生的研究與引種工作。建始獼猴桃肉肥汁多,清香鮮美,甜酸宜人,耐貯藏。適時採收下的鮮果,在常温下可放一個月都不壞;在低温條果實件下甚至可保鮮五六個月以上。除鮮食外,還可加工成果汁、果醬、果酒、糖水罐頭、果乾、果脯等。
2010年09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建始獼猴桃”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 [20] 
馬坡茶
馬坡茶 馬坡茶
馬坡茶,湖北省建始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馬坡茶,又名十株茶,生長在建始縣三里鄉,其栽培歷史有300多年,當地特殊的紅沙土壤和地理氣候,孕育出馬坡茶毛尖細圓、條索緊細,湯清葉綠、清徹明亮,香氣馥郁、回味綿長等獨特的內在品質。馬坡茶味甘,清香幽長,似豆香、熟板栗香味。
2013年12月3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馬坡茶”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 [21] 

建始縣著名人物

周先旺
周先旺土家族,1962年11月生,湖北建始人,中央黨校大學學歷,1987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0年12月參加工作。現任湖北省政協黨組成員。 [6] 
黃開堯
黃開堯,土家族,1923年11月生。武漢大學畢業,曾任南昌八一大橋設計師及北京交通部公路規劃設計院橋樑設計室橋樑設計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計劃委員會綜合運輸研究所第二研究室副研究員、路橋公司科威特辦事處經理、總工程師。 [22] 
楊再平
楊再平,1956年3月生,1992年獲得武漢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曾任武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先後在中國人民銀行、中共中央辦公廳、全國政協辦公廳任副處長、處長、副局長。 [23] 

建始縣榮譽稱號

湖北省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 [24] 
湖北省綠化模範縣 [25] 
湖北省四好農村路示範縣 [26] 
湖北省保險先進縣 [27] 
湖北省依法治理先進縣 [28] 
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 [29] 
2021年擬授予“中國天然氧吧”稱號地區 [30] 
第六批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3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