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國際貿易

(2014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國際貿易》是2014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1] 
中文名
國際貿易
作    者
托馬斯·A·普格爾(Thomas A. Pugel)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4年5月1日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300190013

國際貿易內容簡介

本書是美國經濟學家普格爾教授所著《國際經濟學(第15版)》的國際貿易部分。原著是國外非常經典的一本國際經濟學教材,初版於1953年,先後由三位著名的經濟學家——麻省理工大學的查爾斯•金德爾伯格、加州大學的彼得•林德特、紐約大學的托馬斯•普格爾主筆,其間順應國際經濟形勢的發展而不斷修改、補充和完善,成為當今受歡迎的國際經濟學教科書之一。其中譯本也是國內較早出版的一本引進版教材,現已成為我國很多高校本科生、研究生以及MBA的教材和主要參考書之一。
本書具有如下特色:
•結構合理,表述清晰,行文深入淺出,可讀性強。每章開頭和中間都有大量的快速導航,每章結尾處的小結將前面的內容進行了重點梳理,書末還提供了各章習題參考答案,極大地方便教學。
•作者普格爾教授是一位異常勤奮的學者,他緊跟國際經濟學理論與實踐的發展前沿,及時將國際經濟的重要事件納入進來,不斷更新教材中的案例和內容,保持了本書的鮮活性和實用性。
•本書特別設計有“聚焦中國”專欄,收錄了大量與中國開放經濟相關的案例,對貿易和環境的關係、壟斷競爭和貿易、自動出口限制的分析也具有新穎性和獨特性。
本書適合用作高校經管類專業本科生、研究生和專業學位教材,也可作為各類企業從事國際商貿工作的人員培訓教材和參考書。

國際貿易作者簡介

托馬斯•A•普格爾(Thomas A. Pugel) 美國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經濟學與國際商務學教授、教學卓越項目專任導師,擁有密歇根州立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和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及著作領域為國際產業競爭及政府的國際貿易政策和產業政策。曾任日本青山學院客座教授,並在中國工業科技管理大連培訓中心任教。1991年榮獲紐約大學傑出教學獎,並兩次被斯特恩商學院評選為“年度教授”。

國際貿易圖書目錄

第1章 國際經濟學的特殊性
1.1 四大爭議
1.2 經濟學和國家政府
第Ⅰ篇 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
第2章 需求和供給的基本理論
2.1 貿易的四個重要問題
2.2 概 述
2.3 需求和供給
2.4 兩個國家和貿易開放
第3章 國際貿易存在的緣由:比較優勢
3.1 亞當•斯密的絕對優勢理論
3.2 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
3.3 不變成本的李嘉圖模型和生產可能性曲線
第4章 貿易:要素可獲得性和要素比例是關鍵
4.1 邊際成本遞增下的生產
4.2 社會無差異曲線
4.3 將生產與消費同時納入分析範疇
4.4 貿易收益
4.5 貿易對生產和消費的影響
4.6 貿易模式的決定因素
4.7 赫克歇爾俄林(H O)理論
第5章 國際貿易對誰有利?對誰有害?
5.1 一個國家內部誰受益和誰受損
5.2 赫克歇爾俄林理論衍生的三個推論
5.3 赫克歇爾俄林理論是否解釋了現實貿易模式
5.4 出口導向性要素和進口競爭性要素
5.5 要素價格是否會實現國際均等化
第6章 規模經濟、不完全競爭和貿易
6.1 規模經濟
6.2 產業內貿易
6.3 壟斷競爭和貿易
6.4 寡頭壟斷與國際貿易
6.5 外部規模經濟與貿易
第7章 經濟增長與貿易
7.1 平衡型增長與偏向型增長的比較
7.2 僅有一種要素的增長
7.3 國家貿易意願的變化
7.4 對國家貿易條件的影響
7.5 技術和貿易
第Ⅱ篇 貿易政策
第8章 關税的分析
8.1 對結論的預先展現
8.2 關税對國內生產者的影響
8.3 關税對國內消費者的影響
8.4 作為政府收入的關税
8.5 徵收關税導致的國民福利淨損失
8.6 貿易條件效應與國家最優關税
第9章 進口的非關税壁壘
9.1 進口的非關税壁壘類型
9.2 進口配額
9.3 自願出口限制
9.4 其他的非關税壁壘
9.5 貿易保護的成本
9.6 國際貿易的爭端解決機制
第10章 支持和反對貿易保護的觀點
10.1 最優的理想世界
10.2 次優的現實世界
10.3 促進本國生產或就業
10.4 幼稚產業理論
10.5 衰落產業理論和調整性援助
10.6 發展中國家的政府(公共收入)理論
10.7 其他貿易保護理論:非經濟目標
10.8 貿易保護的政治
第11章 促進出口
11.1 傾銷
11.2 對傾銷的反應:遭受傾銷者應該如何思考
11.3 實際的反傾銷政策:什麼是不公平的
11.4 改革建議
11.5 出口補貼
11.6 世界貿易組織關於補貼的規則
11.7 進口國是否應該徵收反補貼税
11.8 戰略性出口補貼可能是有益的
第12章 貿易集團和貿易禁運
12.1 貿易集團的類型12.2 貿易歧視的利弊
12.3 貿易集團的基礎理論:貿易創造和貿易轉移
12.4 可能從貿易集團獲得的其他收益
12.5 歐盟的經驗
12.6 北美成為一個貿易集團
12.7 發展中國家的貿易集團
12.8 貿易禁運
第13章 貿易與環境
13.1 自由貿易是否反環境
13.2 世界貿易組織是否對環境不利
13.3 再談對症規則
13.4 政策處方的預覽
13.5 貿易與國內環境污染
13.6 跨境污染
13.7 全球環境的挑戰
第14章 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政策
14.1 發展中國家應當採用何種貿易政策
14.2 長期價格趨勢是否不利於初級產品生產者
14.3 提高初級產品價格的國際卡特爾
14.4 進口替代的工業化
14.5 對工業化國家的工業製成品的出口
第15章 跨國公司和移民:國際要素的流動
15.1 對外直接投資
15.2 跨國公司
15.3 FDI:歷史以及現有模式
15.4 為什麼會有跨國公司
15.5 對跨國公司利潤徵税
15.6 跨國公司與國際貿易
15.7 母國是否應當限制FDI流出
15.8 東道國是否應該限制FDI流入
15.9 移民
15.10 移民是如何影響勞動力市場的
15.11 輸出國是否應當限制移民
15.12 移民接受國是否應當限制移民
附錄A 網絡和圖書館:國際經濟數據及其他資料的來源
附錄B 生產可能性曲線的推導
附錄C 提供曲線
附錄D 國家最優關税
課後習題參考答案
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