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仙字潭摩崖石刻

鎖定
【仙字潭摩崖石刻】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漳州西北30公里處華安縣沙建鎮九龍江支流汰溪中游。這裏山巒連綿起伏,水折曲成潭。北岸臨水懸崖的峭壁上,遺存着許多古石刻,除“營頭至九龍山南安縣界”一處為漢字外,其餘都是離奇古怪紋樣。紋樣有大至0.74米、0.35的,有小至長0.15米、寬0.09米的,形狀各異,共50多個,佔位長30餘米,像是,又像,還似符號,神秘深奧,人莫能識,於是訛傳為神仙所書,故名“仙字”。此地亦因之稱為仙字潭。
中文名
仙字潭摩崖石刻
館藏地點
福建省華安縣沙建鎮西坑村
文物鑑賞
仙字潭摩崖石刻 仙字潭摩崖石刻
韓愈譯之為“詔□(原注:闕一字)黑視之鯉魚天公卑殺人牛壬癸神書急急”;唐代李協辨之為“泉漳兩州,分地太平,永安龍溪,山高水清,千年不惑,萬古作程”。20世紀初尤其是50年代以來,
眾多專家對此石刻進行科學的考古調查與研究,認為這是一處相當於中原地區時期的本地少數民族文化遺存。
仙字潭摩崖石刻
對其族屬問題,有族三説。關於它的性質,有説是文字,也有説是巖畫。至於它的內容,更是眾説紛紜,有圖騰舞蹈事件宴飲、征戰、紀功、娛神、祭祀地界生殖崇拜等解釋
仙字潭摩崖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