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薄暮

(名詞解釋)

鎖定
薄暮,漢語詞彙,拼音bó mù,意思是指傍晚,太陽快落山的時候,比喻人之將老,暮年。出自《楚辭·天問》。
中文名
薄暮
拼    音
bó mù
注    音
ㄅㄛˊ ㄇㄨˋ
釋    義
傍晚

目錄

薄暮解釋

1、傍晚,太陽快落山的時候。2.比喻人之將老,暮年。

薄暮出處

楚辭·天問》:“薄暮雷電,歸何憂?厥嚴不奉,帝何求?”
《漢書·酷吏傳·尹賞》:“城中薄暮塵起,剽劫行者,死傷橫道,枹鼓不絕。”
南朝 宋 鮑照 《日落望江贈荀丞》詩:“旅人乏愉樂,薄暮增思深。”
唐 韓愈 《感春》詩之五:“清晨輝輝燭霞日,薄暮耿耿和煙埃。” [1]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薄暮冥冥;虎嘯猿啼”。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七章:“從北大三院出來後,天色已經薄暮,故都街上的人流像沸水般湧流着。”
《文選·陸機》:“前路既已多,後塗隨年侵。促促薄暮景,亹亹鮮克禁。” 李善 注:“景之薄暮,喻人之將老也。”
《文選·塘上行》:“願君廣末光,照妾薄暮年。”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