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自來水博物館

鎖定
自來水博物館位於台灣省台北市南區的公館,在原來國防醫學院的正對門,依山傍水、景色雅緻、交通更是方便。從外觀望去,博物館的建築物古色古香,充滿中古歐洲建築風味。根據台北自來水事業處的資料,自來水博物館位處公館觀音山,阰鄰新店溪。在日據時代這裏被選定為台北水源地,建立第一座抽水機房,當時稱作唧筒室,典雅浪漫的新古典建築是當時一絕。
中文名
自來水博物館
外文名
The Museum of Drinking Water
類    別
歷史類、科技類
地    點
台北市南區
館藏精品
自來水相關設備與知識

自來水博物館發展歷史

自來水博物館﹝The Museum of Drinking Water﹞
自來水博物館原為台北水源地慢濾場的唧筒室即抽水機房的意思。
另外台北自來水事業處開放部分公館淨水場,提供民眾兼具知識與休閒的『知性之旅』,讓參觀民眾在很快的時間內能瞭解自來水淨水處理過程。在博物館的右側後方,增設有輸配水器材展示區,介紹各種不同年代及作用的輸配水器材,讓參觀的人們能探索地底的「水管世界」。因為水源地的開放,台北自來水事業處也闢建了直達觀音山蓄水池的登山步道,使大家能登高望遠步行健身。在淨水場前有親子戲水區以及自來水生飲設備,面積超過七千八百坪的館區開放,可隨時帶給都市民眾一次豐富的「自來水之旅」。自來水博物館已整修完成並對外開放,為使民眾能獲得此一休閒地點資訊,台北自來水事業處編有精美簡介,並建置有網站詳細解説。行前對博物館已有初步的認識。

自來水博物館建築佈局

1977年台北區第三期自來水建設完成,慢濾場拆除改建為現代化之快濾場,也就是公館淨水場,唧筒室功成身退,距今已有九十餘年。1993年六月唧筒室被內政部列為三級古蹟,台北自來水事業處隨即進行維修整理,於八十二年九月二十七日第一次對外開放二週供民眾參觀,並將唧筒室規劃為自來水博物館。後來建築物年久失修,多處漏水結構堪慮,遂依文化資產保存法之規定,於八十七年五月開始全面整修,並多方蒐集有關自來水歷史的照片及器材,增設解説牌詳加説明,充實整體內容與周邊設施,成立了全國第一座以自來水相關設備與知識為展示主題的博物館。
自來水博物館除了精緻典雅的歐洲風格建築物外,它的內部陳設有當時裝置於高低二層之抽水機組。低於室外地面約三.五公尺的地方設置有原水抽水機,這些機組以降低地面高度以及自然引水方式抽取新店溪溪水到淨水場處理。此外在低於地面約二公尺的地方則設置有清水抽水機,將處理過後的淨水抽送到觀音山上的配水池,藉重力自然流下供應台北市市區用水。
自來水博物館 自來水博物館
此外也設置有簡報室,以新式視聽器材介紹自來水的過去與未來,同時完整蒐集早期自來水有關文獻、照片、器材,如水錶、給水、修漏零件等,作有系統的展示。

自來水博物館建築風格

自來水博物館外型仿自古希臘神殿,建築品味特殊。由歐洲工程技師引進的新古典主義形式建築,融合古希臘、羅馬及巴洛克等建築風格,自來水博物館建築的正立面,有一長串半圓弧形的列柱,內部屋架為鋼骨構造,窗格以鐵件鑄造,後方整排外開式的綠色木窗欞,坐在充滿歷史痕跡的洗石階梯上,斑駁又帶點裂痕的列柱將景深拉得深又廣。自來水博物館建築的正立面擁有勳章飾的山牆,與花草牆飾等,歐洲風味濃厚。
民國前三年唧筒室完工啓用,仿歐洲文藝復興後期巴洛克式的建築風格,造型典雅極富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