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準(讀作zhǔn)為現代漢語一級字(常用字)。 [5] 
“準”原是準的異體字。 [7]  “準”字是由另一個俗字“凖”省寫而來。到了唐代做了相應分工,“準”只用於允許義中,大部分字義由“準”表示。
今簡化字一律以“準”為表示 [6] 
【參考資料 [4] 
中文名
拼    音
zhǔn 
繁    體
部    首
[1] 
五    筆
uwyg [1] 
倉    頡
imog [1] 
注    音
ㄓㄨㄣˇ [1] 
部外筆畫
8
總筆畫
10

文字源流

形聲字。從水,隼聲。《説文》:“準,平也。”段玉裁注:“謂水之平也。天下莫平於水。”又謂:“淮,水平謂之準,因之制平物之器亦謂之準。”《管子.水地》:“準也者,五量之宗也。”《漢書律曆志上》:“準者,所以揆平取正也。”引申有標準、準則、準確等義。 [8] 
準”原是準的異體字。 [7]  “準”字是由另一個俗字“凖”省寫而來。到了唐代做了相應分工,“準”只用於允許義中,大部分字義由“準”表示。
今簡化字一律以“準”為表示。

現代字義

1. 平。
《説文解字.水部》:「準,平也。」
2. 古代測量水平之器具。
《淮南子.説林》:「非規矩不能定方圓。非準繩不能正曲直。」
3. 鼻。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
4. 法度、法則。
如:「標準」、「準則」
《荀子.致仕》:「程者,物之準也。」
5. 取法、仿效。
《新唐書.卷八五.列傳.竇建德》:「始都樂壽,號金城宮,備百官,準開皇故事。」
6. 測量、衡量。
《廣韻.上聲.準韻》:「準,度也。」《宋
7. 依照、比照。多用於文書。如:「準用」清.江藩《漢學師承記.卷一.閻若璩》:「今悉準之《説文》,於漢隸字原中取一正體,以硃筆標出之。」
8. 允許。亦作「準」。《紅樓夢》第六六回:「因林姑娘多病,二則都還小,故尚未及此。再過三二年,老太太便一開言,那是再無不準的了。」
9. 正確、精確。
如:「瞄準目標」、「猜得準」。《紅樓夢》第二五回:「既是這樣説,你便一日五斤,合準了,每月來打躉關了去。」
10. 箭靶、射的。
如:「準的」。
11. 將來、即將成為。
如:「準新娘」、「準女婿」、「準博士」。
12. 預備。
如:「準備」。
13. 一定、肯定。
如:「到時他準會來的!」
[4] 

古籍釋義

廣韻》《集韻》𠀤俗準字。《正字通》字林準與準同。正韻軫韻準準二字𠀤存,當卽準字重文。
(準)《唐韻》《正韻》之允切《集韻》《韻會》主尹切,𠀤肫上聲。《説文》平也。《前漢·律曆志》繩直生準。準者,所以揆平取正也。《書·立政》準人。《正義》準人,正法之人,謂士官。
均也。《禮·月令》先定準直。《正義》謂輕重平均。
《周禮·冬官考工記》權之然後準之。《注》謂準擊平正之也。
平準,漢官名。武帝置平準官,籠天下鹽鐵。
則也,仿也。《易·繫辭》易與天地準。
樂器,漢京房所作,以定律數。 亦作準。《莊子·天道篇》平中準,大匠取法焉。《字林》準與準同。
《唐韻》職悦切《集韻》《韻會》《正韻》朱劣切,𠀤音拙。《史記·高祖本紀》隆準而龍顏。《注》服虔曰:準,頰權也。文穎曰:準,鼻也。
《集韻》數軌切《正韻》式軌切,𠀤音水。亦平也。一曰車轅脊不停水。 [1] 

方言集匯

粵語:zeon2
◎ 客家話:[寶安腔] zun3 [梅州腔] zhun3 [客語拼音字彙] zun3 [客英字典] zhun3 [東莞腔] zun3 [沙頭角腔] zun3 [台灣四縣腔] zun3 [海陸豐腔] zhun3 [陸豐腔] zhun3
潮州話:zung2 (tsúng 舊時:tsún) [2] 
贛語:dhun3 zhun3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