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nemo

(儒勒·凡爾納小説中人物)

鎖定
尼摩船長(Capitaine Nemo)是儒勒·凡爾納的小説《海底兩萬裏》中的主要人物,一個國籍未知的人。他的名字和國籍在《神秘島》中才被揭開。尼摩船長是印度的達卡王子(Prince Dakkar),本德爾汗德君主的兒子,印度英雄第波-薩伊布的侄子。
詳細介紹參見“尼摩船長”詞條
中文名
海底兩萬裏
外文名
Nemo
類    型
小説人物
全    稱
Capitaine Nemo
其他含義
尼摩船長
身    份
印度達卡王子
人物關係
第波-薩伊布之侄子

nemo尼摩船長

儒勒·凡爾納的《海底兩萬裏》中的尼摩船長(Capitaine Nemo)是小説裏一個居主要地位的人物。這個知識淵博的工程師,遇事頭腦冷靜,沉着而又機智。他不是關在書齋之中和温室裏經不起風吹雨打的科學家,而是一個在反抗殖民主義鬥爭的烈火中成長起來的民族誌士。他蒐集海底金銀財寶,支援被壓迫民族的正義鬥爭。當祖國淪為殖民地後,他帶領少數志同道合的人潛入海底,用反抗的行動和不滿的言論,支持和喚醒被壓迫民族反抗殖民統治的鬥爭。凡爾納借尼摩船長之口譴責了殖民主義者在印度次大陸的野蠻的擴張行為。表面看來,尼摩船長似乎是個與世隔絕的心如死灰的隱士,然而從他內心深處迸發出的熾熱的感情,表明他是一個時刻關注着世界政治風雲的科學戰士。尼摩船長所渴望的不是金錢和財富,而是人身的自由和幸福。他曾吶喊過:“在海中我不承認有什麼主子,在海中我完全是自由的。”這是尼摩船長的肺腑之言,如實地道出了他對殖民主義統治的強烈不滿,反映了他對自由的追求。他把自由看得高於一切。為了自由他對骯髒的大陸連“一寸土地也不靠近”。他在大海下漫遊着,生活着,他生活的一切必需品都取自於大海,他寧可把多年的用心研究的科學成果同他的身軀一起奉獻和葬於大海,也不願為野蠻的殖民統治者服務。凡爾納塑造的尼摩艇長是處在資本主義上升階段,有着人文主義和民主思想的典型的人物形象。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他代表着新興的資產階級的利益。透過他的個性,可以看到處在上升階段的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那種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但到小説結尾,尼摩船長所做的一番事:攻擊其他國家的戰船並擊毀。又給他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使人琢磨不透。
既是小説,人物當然是虛構的,作家給鸚鵡螺號艇長取的拉丁文名字,更明白無誤地指出了這一點——“尼摩”,在拉丁文裏是子虛烏有的意思。但這並沒有妨礙作者把他描寫成一個有血有肉、讓讀者覺得可信的人物。
由小説《海底兩萬裏》引申出的“尼摩”船長給nemo一種新的定義:存在但是無跡可尋,對理想的執着!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一種精神。

nemo小説介紹

《海底兩萬裏》(Vingt mille lieues sous les mers)是法國著名科幻探險小説家儒勒·凡爾納的作品。
《海底兩萬裏》是儒勒·凡爾納的著名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裏》和《神秘島》)的第二部,敍述法國生物學者阿龍納斯在海洋深處旅行的故事。這事發生在1866年,當時海上發現了一隻被斷定為獨角鯨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請,參加追捕,在追捕過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實這怪物不是甚麼獨角鯨,而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水船。潛水船船長尼摩邀請他作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進入大西洋,看到許多罕見的海生動植物和水中的奇異景象,又經歷了許多危險;最後,當潛水船到達挪威海岸時,阿龍納斯不辭而別,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諸於世。 [1] 
參考資料
  • 1.    〔法〕儒勒·凡爾納著;曾覺之譯.海底兩萬裏[第一部]:中國青年出版社,1961,1979重印:內容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