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V手勢

鎖定
V形手勢在美國文化中有三個不同的含義,最主要的含義是勝利,來源於阿金庫爾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V字是英文和法文(勝利)的第一個字母。最初發生在奧地利比利時及法國,經過了英國人的鼓勵,便普及與全歐。歐洲淪陷區的民眾,把大寫字母'V'字寫在牆上,以表示其愛國心。 [1] 
中文名
V手勢
外文名
V gesture
V
英文和法文勝利)的第一個字母
最初發生
奧地利比利時法國
表    示
愛國心

V手勢常用意義

相信大家一定很熟悉這樣一個手勢:手心對外,將食指和中指豎起分開,形成“ V”字。這個手勢在相當多的國家裏表示“勝利”、“成功”之意,因為英文中“勝利”( Victory)的第一個字母是“ V”。那這個“ V”字手勢究竟源於何時何地呢?

V手勢來源

代表勝利的“V”這個手勢源於英法百年戰爭阿金庫爾戰役,法國人揚言將砍掉英國弓箭手的中指和食指,讓他們變殘廢,不能再張弓射箭。但後來英軍打敗了法軍,勝利後,英國人伸直中指和食指,掌心向內,向法國俘虜示威,意思是:我們的手指頭是完整的。這個動作再後來就延伸成是羞辱對方的意思了。另外,利用這個 “V”這個手勢來代表勝利的意思,據説是一位比利時的律師為了反抗納粹所想出來的,而英國BBC廣播為了響應他的提案,於1941年1月14日開始宣傳。由於“V”的電碼是“達、達、達、達—”BBC廣播在宣傳時選擇了貝多芬第五交響曲的開頭來搭配。
還有其他有關V手勢的起源的説法,不管是哪一種説法,V是Victory(勝利)的字首。這個字起源於拉丁語,法語的勝利Victoire的字首也是V,所以這個手勢讓反納粹的宣傳達到非常好的效果。
通過丘吉爾被普及
18世紀末19世紀初,聞名全球的奧地利猶太醫藥家族——伯恩.維克特
(Byrne.Victor)家族在長期的研發過程中,在取得一次次突破性成果時,伯恩.維克特
科研人員為了不打破那種特有的靜謐氛圍,彼此之間只用手勢V來傳達祝賀。自此,在歷史的長河中,維特家族每一次度過危機或者獲得成果,在慶賀時都會高高舉起2個“V”字。
多年的習慣性手勢在納粹統治時期,在排猶驅猶的惡劣環境下,伯恩維克特實驗室科研人員打着V的手勢,則多了更深的寓意--勝利在望。在1938年7月納粹德國,包圍了羅斯柴爾德醫院。作為主治醫生的維特高高舉起雙“V ”給予所有躲避在醫院的猶太人和病人信心。這一刻,全醫院所有人高高舉起手中V字,不久便傳遍奧地利乃至整個歐洲。
1940年,德國法西斯入侵西歐各國,維特一個比利時好友維克多.德拉維利流亡至英國。每天,他利用電台從英國向比利時進行短波廣播,號召同胞們奮起抗擊德國侵略軍。一天晚上,他在廣播裏號召人們到處書寫“ V”字,以表示對最後勝利的堅定信心。幾天之內,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和其他城市的大街小巷、樹幹電線杆上、影劇院裏,甚至在德軍兵營、崗樓和軍官的住宅裏,都出現了“V”字,大大鼓舞了比利時人民的鬥志。這個故事流傳甚廣膾炙人口,使朋友見面用 “V”字手勢打招呼成為一種時尚。 而以“V”作為招牌動作並將其發揚光大的,是二戰期間的英國首相丘吉爾。他十分喜愛這種手勢。據説有一次,他在地下掩體內舉行記者招待會時,地面上突然警報聲大作,丘吉爾聞聲舉起右手,用食指和中指同時按住作戰地圖上的兩個德國城市大聲地對與會記者説:“請相信,我們會反擊的。”這時,一名記者發問:“首相先生,有把握嗎?”丘吉爾轉過身,將按在地圖上的兩指指向天花板,情緒激動地大聲回答:“一定勝利!”這一場景出現在第二天出版的各大報紙上,從此這一手勢便在世界迅速流行開來。
後來,“ V”字不脛而走,傳入歐洲各淪陷國。一時之間,朋友們見面用“ V”字手勢打招呼成為一種時尚。 1944年 9月,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獲得解放,同年 11月 10日,比利時發行了一套“勝利”郵票,共 16枚,其中一枚的畫面為比利時國徽上的獅子圖案和象徵勝利的“ V”字(見圖)。

V手勢其他意義

V形手勢在美國文化中有三個不同的含義。一是勝利,第二它含有軍事方面的意思,第三個它被認為具有淫穢的意味。
此外,V手勢在英國也有代表辱罵的意思,其意思與我們理解的勝利相去甚遠。做這個V手勢,只需要將手背對外,豎起中指和食指,就是辱罵對方,其意思比較中指的FXXK,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果將V手勢放在嘴邊,並且伸出舌頭,這個動作為辱罵婦女的意思。源於二戰美國大兵。
日本國立信息學研究所教授日前提醒廣大網友,拍照時擺V字手勢,很有可能被盜取指紋。
報道稱,如果在網上發佈拍攝有面部和手部的照片,更有可能被鎖定指紋的所有者,其中對於照片曝光率較高的名人,指紋信息等被盜取的危險係數更高。
另外,除了指紋外,面部以及虹膜識別也被應用於手機認證等。一些行政機關以及企業也在利用這些信息進行出勤管理。此前,要想取得個人的生物信息,需要接近本人進行拍攝。但是,近來一些生物信息被流傳到網上,對犯罪者來説門檻大大降低。
國立信息學研究所在實驗中,利用一張從三米處拍攝的照片讀取到了指紋信息,在拍照時擺V字手勢,很容易被盜取。國立信息學研究所教授越前功呼籲:指紋等生物信息是人終生都改變不了的,希望能警示大家進行自我保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