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Ultraviolence

(2014年拉娜·德雷發行的音樂專輯)

鎖定
《Ultraviolence》是拉娜·德雷的第三張錄音室專輯,由丹·奧爾巴赫、拉娜·德雷、保羅·艾普沃斯、李·福斯特、丹尼爾·希斯、格雷格·庫斯汀、裏克·諾埃爾斯和布萊克·斯特拉納森製作,標準版收錄11首歌曲,日本iTunes版收錄16首歌曲,於2014年6月13日通過寶麗多唱片公司和新視鏡唱片公司發行。
《Ultraviolence》憑藉首周18.2萬張的銷量登上美國公告牌二百強專輯榜冠軍,是拉娜·德雷首張登上該榜冠軍的專輯 [1]  ;此外,該專輯還登上英國 [2] 芬蘭、挪威、澳大利亞、新西蘭、丹麥、西班牙的音樂排行榜的冠軍 [3] 2015年,該專輯提名匈牙利音樂獎“年度國際最佳另類音樂專輯”獎項 [4] 
2015年12月24日,該專輯被《波士頓環球報》評為“2014年度最佳專輯”之一,位列榜首 [5] 
中文名
暴力美學
外文名
Ultraviolence
專輯語言
英語
西班牙語
專輯歌手
拉娜·德雷
專輯時長
51分24秒
曲目數量
11 首(日本版收錄16首歌曲)
音樂風格
迷幻搖滾
音樂風格
夢幻流行
沙漠搖滾
唱片公司
寶麗多唱片公司、新視鏡唱片公司
發行日期
2014年6月13日
製作人
丹·奧爾巴赫
拉娜·德雷
保羅·艾普沃斯
李·福斯特
丹尼爾·希斯 展開
製作人
丹·奧爾巴赫
拉娜·德雷
保羅·艾普沃斯
李·福斯特
丹尼爾·希斯
格雷格·庫斯汀
裏克·諾埃爾斯
布萊克·斯特拉納森 收起

Ultraviolence創作背景

拉娜·德雷邀請了黑鍵樂隊(The Black Keys)的吉他手丹·奧爾巴赫來一同製作專輯 [7] 她的唱片公司原本很反感這張專輯,他們不喜歡歌曲小樣的混音方式,從而威脅拉娜·德雷要砍掉這張專輯的預算。但拉娜·德雷態度強硬,甚至還驚訝到了丹·奧爾巴赫。由於意見不合。唱片公司要求她要與阿黛爾·阿德金斯的製作人合作。隨後,他們舉行了內部會議,拉娜·德雷遲到了。等待時,他們聽了丹·奧爾巴赫的作品,從而改變了先前的態度,支持拉娜·德雷做完這張專輯 [8] 
2012年,拉娜·德雷在自己微電影《Tropico》的新聞發佈會上,透露説這張專輯的名字叫做《Ultraviolence》(直譯為超暴力)。她表示,製作專輯的感覺很棒,都讓她忘了自己製作專輯《Born to Die》時的那種愉悦感。她用“浪漫”這個詞來描述她對專輯的感覺 [6] 製作專輯的過程並不輕鬆,拉娜·德雷和丹·奧爾巴赫有時會爭執不下,但是之後總會伴隨着音樂起舞,結束一天的錄製工作。拉娜·德雷每天都會帶給丹·奧爾巴赫驚喜,兩人原計劃工作三天,但是她把時間延長到了兩週 [7] 
專輯寫真 專輯寫真

Ultraviolence專輯曲目

曲序
曲名
詞曲作者
製作人
標準版
1.
拉娜·德雷、布萊克·斯特拉納森
丹·奧爾巴赫
2.
拉娜·德雷、丹尼爾·希斯
丹·奧爾巴赫
3.
拉娜·德雷、裏克·諾埃爾斯
丹·奧爾巴赫
4.
拉娜·德雷、巴里·奧尼爾
丹·奧爾巴赫
5.
拉娜·德雷、裏克·諾埃爾斯
丹·奧爾巴赫
6.
Sad Girl
拉娜·德雷、裏克·諾埃爾斯
丹·奧爾巴赫、裏克·諾埃爾斯
7.
拉娜·德雷、布萊克·斯特拉納森
拉娜·德雷、斯特拉納森、李·福斯特
8.
拉娜·德雷、格雷格·庫斯汀
格雷格·庫斯汀
9.
拉娜·德雷、丹尼爾·希斯
丹·奧爾巴赫
10.
Old Money
拉娜·德雷、丹尼爾·希斯、羅比·菲茨西蒙斯
丹尼爾·希斯
11.
傑西·梅·羅賓遜
丹·奧爾巴赫
日本iTunes版
12.
拉娜·德雷、裏克·諾埃爾斯
保羅·艾普沃斯、裏克·諾埃爾斯
13.
拉娜·德雷、裏克·諾埃爾斯
拉娜·德雷、裏克·諾埃爾斯、李·福斯特
14.
拉娜·德雷、丹·奧爾巴赫、哈摩尼·柯瑞尼
丹·奧爾巴赫
15.
拉娜·德雷、裏克·諾埃爾斯
拉娜·德雷、裏克·諾埃爾斯
16.
Flipside
拉娜·德雷、裏克·諾埃爾斯
拉娜·德雷、裏克·諾埃爾斯
加粗曲目為單曲,參考資料來自於 [9] 

Ultraviolence專輯鑑賞

Ultraviolence樂評

《Ultraviolence》體現了拉娜·德雷的成熟,除了冒着流失聽眾風險、選擇了更黑暗質樸的專輯製作之外,她對自己的嗓音也有力深一層的瞭解。《Born To Die》裏故意壓低聲音,試圖還原60年代名伶風采不成,反倒營造出濃濃的“火葬場曲風” [11] 她中卻摒棄了那種刻意,迴歸到一個真實自然的狀態 [10] 這次自然輕巧的演唱方式反倒讓聽眾更容易理解她的憂鬱世界。想必拉娜·德雷這次的表現會使她的眾多樂迷跌破眼鏡。她選擇用沉重的音樂來表達自我毀滅的主題,剔除迷幻氛圍的《Ultraviolence》由頭至尾都散發着令人窒息的抑鬱氣質。她不再趕時髦地用“毆打海象發出的聲音”一樣的嘻哈音樂採樣,也沒有了《National Anthem》這樣輕浮嬌嗔的作品打亂專輯節奏 [11] 
專輯寫真 專輯寫真
開場兩首分量十足的悲核曲目開宗明義點明專輯主題,接下來兩首先行單曲各有各的閃光點:《Shades Of Cool》如Mazzy Star回魂,忽而婉轉忽而悠長的唱腔把她的多面形象濃縮在一首歌中,間奏的搖滾吉他延伸戲劇張力;《West Coast》暗潮湧動,看似漫不經心的頹廢氣息下隱藏着緊繃的情慾,全曲的步調如海潮一樣一次一次推向高點,卻又一次次地在爆發之前被扼制下去,這樣特殊編排出現在單曲中十分詭異,卻也成功讓聽眾感到意猶未盡 [11] 該曲的前奏不同於以往的恢弘風格,運用了鼓點和加了失真效果的電吉他,簡單的片段循環,在她未開口唱之前反而會誤以為是電子樂隊的歌曲,更叫人驚喜的是她的唱腔,自然放鬆像是在講一個簡單的故事。在《Brooklyn Baby》的前幾句哼唱中,聽眾竟然感受到了她的俏皮。通過這張專輯,拉娜·德雷正試圖跳出人們印象中那個她,迴歸真我 [10] 
專輯寫真 專輯寫真
《Ultraviolence》的前半段高潮迭起,可惜它和《Born To Die》一樣,後半段依舊沒能保持住前面的高水準。歌曲的同質性太明顯不説,赤裸直白的歌詞使前面好不容易營造的迷離氛圍都成了白費心機。要説之前的作品《National Anthem》《Cola》的歌詞雖然膚淺但還説得上優雅,那麼《Money Power Glory》《Fucked My Way Up To The Top》裏的濃郁風塵味就實在讓聽眾無法接受了。雖然最後的典雅大氣的《The Other Woman》為專輯畫上了一個高規格的句點,但是在這首翻唱曲目結束的時候,聽眾也同時看到了這張專輯與經典之間的距離 [11] 
專輯寫真 專輯寫真

Ultraviolence評選

媒體
評選項目
名次
《波士頓環球報》
2014年最佳專輯
1 [5] 
《偏鋒》雜誌
2014年25大最佳專輯
3 [12] 
美國公共廣播電台
2014年九大最佳專輯
4 [13] 

Ultraviolence獲獎記錄

獲獎日期
授予機構
授予獎項
類型
2015年
匈牙利音樂獎
年度國際最佳另類音樂專輯
提名 [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