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U盤芯片

鎖定
2010年NAND Flash市場的主要成長驅動力是來自於智能型手機和平板計算機,都必須要使用SLC或MLC芯片,因此這兩種芯片都處於缺貨狀態,而TLC芯片卻是持續供過於求,且將整個產業的平均價格往下拉,使得市調機構iSuppli在統計2010年第2季全球NAND Flash產值時,出現罕見的市場規模縮小情況發生,從2010年第1季43億美元下降至41億美元,減少6.5%。
中文名
U盤芯片
外文名
U disk chip
種    類
SLC、MLC和TLC
功    用
存儲數據

目錄

U盤芯片分類

閃存芯片分為三類
SLC、MLC和TLC芯片
什麼是SLC
SLC英文全稱(Single Level Cell——SLC)即單層式儲存 。主要由三星、海力士、美光、東芝等使用。
SLC技術特點是在浮置閘極與源極之中的氧化薄膜更薄,在寫入數據時通過對浮置閘極的電荷加電壓,然後透過源極,即可將所儲存的電荷消除,通過這樣的方式,便可儲存1個信息單元,這種技術能提供快速的程序編程與讀取,不過此技術受限於Silicon efficiency的問題,必須要由較先進的流程強化技術(Process enhancements),才能向上提升SLC製程技術。
什麼是MLC
MLC英文全稱(Multi Level Cell——MLC)即多層式儲存。主要由東芝、Renesas、三星使用。
英特爾(Intel)在1997年9月最先開發成功MLC,其作用是將兩個單位的信息存入一個Floating
Gate(閃存存儲單元中存放電荷的部分),然後利用不同電位(Level)的電荷,通過內存儲存的電壓控制精準讀寫。MLC通過使用大量的電壓等級,每個單元儲存兩位數據,數據密度比較大。SLC架構是0和1兩個值,而MLC架構可以一次儲存4個以上的值,因此,MLC架構可以有比較好的儲存密度。
與SLC比較MLC的優勢
籤於當前市場主要以SLC和MLC儲存為主,我們多瞭解下SLC和MLC儲存,並且可以利用老舊的生產程備來提高產品的容量,無須額外投資生產設備,擁有成本與良率的優勢。
與SLC相比較,MLC生產成本較低,容量大。如果經過改進,MLC的讀寫性能應該還可以進一步提升。
與SLC比較MLC的缺點
MLC架構有許多缺點,首先是使用壽命較短,SLC架構可以寫入10萬次,而MLC架構只能承受約1萬次的寫入。
其次就是存取速度慢,在當前技術條件下,MLC芯片理論速度只能達到6MB左右。SLC架構比MLC架構要快速三倍以上。
再者,MLC能耗比SLC高,在相同使用條件下比SLC要多15%左右的電流消耗。
雖然與SLC相比,MLC缺點很多,但在單顆芯片容量方面,當前MLC還是佔了絕對的優勢。由於MLC架構和成本都具有絕對優勢,能滿足2GB、4GB、8GB甚至更大容量的市場需求。
U盤中使用的SLC、MLC、TLC閃存芯片的區別
SLC = Single-Level Cell ,即1bit/cell,速度快壽命長,價格超貴(約MLC 3倍以上的價格),約10萬次擦寫壽命
MLC = Multi-Level Cell,即2bit/cell,速度一般壽命一般,價格一般,約3000---10000次擦寫壽命
TLC = Trinary-Level Cell,即3bit/cell,也有Flash廠家叫8LC,速度慢壽命短,價格便宜,約500次擦寫壽命,當前還沒有廠家能做到1000次。
需要説明的閃存的壽命指的是寫入(擦寫)的次數,不是讀出的次數,因為讀取對芯片的壽命影響不大。
面是SLC、MLC、TLC三代閃存的壽命差異
SLC 利用正、負兩種電荷 一個浮動柵存儲1個bit的信息,約10萬次擦寫壽命。
MLC 利用不同電位的電荷,一個浮動柵存儲2個bit的信息,約一萬次擦寫壽命,SLC-MLC【容量大了一倍,壽命縮短為1/10】。
TLC 利用不同電位的電荷,一個浮動柵存儲3個bit的信息,約500-1000次擦寫壽命,MLC-TLC【容量大了1/2倍,壽命縮短為1/20】。

U盤芯片產品現狀

閃存產品壽命越來越短,當前市場上已經有TLC閃存做的產品了
鑑於SLC和MLC或TLC閃存壽命差異太大
強烈要求數碼產品的生產商在其使用閃存的產品上標明是SLC和MLC或TLC閃存產品
許多人對閃存的SLC和MLC區分不清。就拿當前熱銷的MP3隨身聽來説,是買SLC還是MLC閃存芯片的呢?在這裏先告訴大家,如果你對容量要求不高,但是對機器質量、數據的安全性、機器壽命等方面要求較高,那麼SLC閃存芯片的首選。但是大容量的SLC閃存芯片成本要比MLC閃存芯片高很多,所以2G以上的大容量,低價格的MP3多是採用MLC閃存芯片。大容量、低價格的MLC閃存自然是趨勢所在,但是其固有的缺點,也不得不讓我們考慮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