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star活性

鎖定
限制酶在一些特定條件下使用時,對於底物DNA的特異性可能降低。即可以把與原來識別的特定的DNA序列不同的鹼基序列切斷,這個現象叫Star活性。Star活性出現的頻率,根據酶、底物DNA、反應條件的不同而不同。
中文名
star活性
作    用
DNA序列不同的鹼基序列切斷
出現的因素
低粒子強度
抑制方法
使用較少的酶進行完全消化反應

star活性出現因素

導致Star活性出現的因素包括:低粒子強度、高pH值以及過高的甘油濃度(> 5% v/v)。尤其是最後一點,因為一般限制酶生產商提供的緩衝液(buffer)都含有較高的甘油濃度(典型為50% v/v),如果稀釋不充分就有可能導致Star活性的出現。當有一個以上酶切位點時,該問題顯得更加突出。

star活性引起原因

1. 較高的甘油濃度 (>5% v/v)。
2. 酶與底物DNA比例過高 (不同的酶情況不同,通常為>100 U/μg)。
3. 低鹽濃度(小於25 mM)。
4. 高pH值 (pH>8.0)。
5. 存在有機溶劑 (如DMSO、乙醇、乙烯乙二醇、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等)。
6. 用其他二價離子替代鎂離子 (如Mn,Cu,Co,Zn等)。 Star活性是內切酶的一種普遍現象,但是大多數可以控制,正常情況下使用提供的緩衝液就不會出現Star活性。

star活性抑制方法

1. 儘量使用較少的酶進行完全消化反應。這樣可以避免過度消化以及過高的甘油濃度。
2. 儘量避免有機溶劑 (如製備DNA時引入的乙醇)的污染。
3. 將離子濃度提高到100~150 mM (若酶活性不受離子強度影響)。
4. 將反應緩衝液的pH值降到7.0。
5. 二價離子使用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