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SSJ3型電力機車

鎖定
SSJ3型電力機車採用高度集成化、模塊化的設計思路和PRO/E三維設計方法,保證機車的設計水平、工藝和基本製造質量。大連機車於2001年起就開發大功率交流電傳動貨運電力機車進行研究,2001年6月正式申報開發項目並獲鐵道部批准,總體主管設計師是劉會巖
中文名
SSJ3型電力機車
設計師
劉會巖

SSJ3型電力機車數據參數

動力種類:電力
SSJ3型電力機車 SSJ3型電力機車
設計:大連機車
生產:大連機車
型號:SSJ3
生產年份:2003年
產量:1(SSJ3)
主要用户:中華人民共和國
技術數據
UIC軸式:Co'Co'
軌距:1,435mm
轉向架:TT-78
軸重:23t/25t
整備重量:138t/150t
受流電壓:交流25kV/50Hz
傳動方式:牽引變流器:東芝4,500V900Aiegt
驅動裝置:福伊特SET-553
牽引電動機:東芝SEA-107/永濟YJ85A×6
最高速度:136km/h(試驗,SSJ3)
牽引功率7,200kW
牽引力520/570kN(起動) 370/400kN(持續)

SSJ3型電力機車歷史發展

SSJ3型電力機車自1997年以來,中國鐵路已成功地實施了5次客運大提速。但由於各方面原因,我們的鐵路上還是一種客貨混跑的局面,貨物列車的運行速度已經成為客運提速的制約因素之一,鐵路貨運的提速迫在眉睫。同時,根據鐵路運能增長的需要,主幹線貨運牽引定數要從3000噸增加到5000噸甚至萬噸,速度也要大幅度提高。鐵道部的《鐵路機車車輛工業科技發展“十五”計劃綱要》明確提出,“十五”期間,要研製最高速度120km/h的貨運電力機車,並採用國外流行的交流傳動技術,提升國產機車的設計製造水平。
在此情況下,大連廠積極開發新產品,適應市場要求。按照鐵道部的計劃,從2001年開始,大連廠的技術人員們便着眼於交流傳動貨運電力機車。在進行了大量的論證、研究後,大連廠最終與日本東芝公司進行技術合作,建立了合資公司,共同生產國內比較空白的交流逆變單元,為SSJ3型誕生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2001年6月大連廠正式提出開發項目的申報,經過業內專家的充分論證後,得到鐵道部科技司獲准立項。
根據鐵道部“跨越式”發展和“標準化、系列化、模塊化、信息化”的要求,這種新型電力機車採用高度集成化、模塊化的設計思路和PRO/E三維設計方法,保證機車的設計水平、工藝和基本製造質量。同時,該車也緊追國際先進潮流,大量運用最新技術,使本車在國際上也是能夠和歐美市場上的最新車型相媲美的。

SSJ3型電力機車機車結構

車體方面,採用框架式整體承載結構,在SSJ3型機車的車體上,對車頭線形進行了部分調整,使之更加美觀大方。整體式的車窗更使司機的視野開闊,瞭望充分,減少了由於瞭望不充分帶來的事故隱患。司機駕駛室也採用了更人性化的設計。標準化駕駛台使司機的操作更加便捷,兩台顯示屏使司機對線路、對機車的各種情況更加一目瞭然。高檔的座椅也儘可能地減少司機由於長時間操作帶來的疲勞。據悉,為適應單司機的操作,駕駛台的位置更有可能從傳統的左側移至中部,使司機的操作更加得心應手。
機車也採用了全新結構的C0-C0轉向架。其較長的固定軸距保證了機車通過困難曲線半徑線路時也具有良好的性能。低位推輓式牽引杆使轉向架牽引電機產生的巨大牽引力能夠輕鬆地傳遞到車體上。兩個內嵌於架兩端的抗蛇形減震器是機車在直線上運行時的橫向振動也大大減少。輪盤制動系統減少了傳統踏面制動對踏面的損傷。更為突出的是其先進的軸控技術,而非以往的架控技術。以往的架控方式,當轉向架中有一台牽引電機出現故障時,機車就不得不關閉整個轉向架上的所有牽引電機。這樣機車的牽引力將損失一半,牽引效率大大降低。但採用了軸控技術的SSJ3型機車,當其某個轉向架上的某台牽引電機故障時,就可以輕鬆地關閉這一台電機,而保留與其同在一台轉向架上的其它兩台電機繼續工作。這樣,機車損失的牽引力才只有1/6,牽引效率也只損失了很少的一些。另外,細節上,原本裝在排長其上軌面清掃皮墊也改裝在轉向架的砂箱下,更加保護了機車車輪的踏面不受放置在軌面的石子等雜物的損傷。可見,這種新型結構的轉向架更加提高了機車的可靠性。
機車內部採用了國際流行的中間式走廊,將卧式變壓器吊裝在車體下部正中,採用模塊化設計的各個功能部件封裝在各種器櫃中,並分佈在走廊兩旁,通過車體側牆上的散熱窗吸入的清潔空氣對每個獨立部件獨立通風。這些按照模塊化設計思想設計出來的關鍵器件,能夠最廣泛地提高通用能力,這樣對機車後期的維修改進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是機車具有較高的檢修性和移植性。在保證製造工藝的前提下,各器櫃更是使用螺釘將櫃門半永久封死,從側面也顯示了機車各有效單元性能的穩定。
這些器件中,最關鍵的逆變裝置採用了日本東芝公司先進設計生產技術,運用國際較為尖端的IGBT絕緣柵雙極晶體管元器件組裝成為大功率變流逆變器,為機車提供了充沛的動力來源。另外,裝配的來自東芝技術的微機控制單元除了能夠有效地連接控制各個部件,更能為司機提供最新的機車狀況信息和故障顯示,並通過駕駛台右側電腦屏報告給乘務人員。
可以説,SSJ3型機車從各個方面,包括部件的技術、設計製造工藝等,都較以往型號上了一個層次,能夠達到“跨越”式發展的要求,能夠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除此之外,SSJ3型不但是一種型號的機車,更是一個平台。在這個平台之上,各種衍生的車型會根據市場的需要作進一步開發,雙機固定重聯型、徑向轉向架型、高速客運型等都將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