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R-13彈道導彈

鎖定
R-13彈道導彈(北約代號:SS-N-4,R/P-13,綽號:Sark,譯文:薩克),是蘇聯海軍第一代單級液體潛地中程戰略彈道導彈
R-13彈道導彈是由蘇聯於1955年左右開發的潛艇發射的彈道導彈SLBM)。它被分配北約報告名稱SS-N-4 Sark並攜帶GRAU索引4K50 [1]  。20世紀50年代中期研製定型,1961年裝備部隊,發射平台分別為7艘Z級潛艇、22艘G級Ⅰ型潛艇和15艘H級潛艇上。共生產裝備95枚,現已退役。 [2] 
中文名
R-13彈道導彈
所屬國家
蘇聯

R-13彈道導彈發展沿革

SS-N-4導彈的開發是由蘇聯最高委員會於1955年7月25日授權,用於629項目和658項目的潛艇。設計工作由謝爾蓋·科羅廖夫的OKB-1開始,然後轉交給CB Miasskoe工程/ Makeyev火箭設計局(首席設計師 - Viktor Makeyev)。最終技術規格於1956年1月11日獲得批准。1959年在Zlatoust機械廠進行連續生產。SS-N-4導彈是一個單級液體燃料火箭,並於1961年投入使用。這種導彈在設計上有些類似於R -11FM導彈,這在西方情報服務在冷戰期間造成一些混亂。導彈於1965年至1975年被逐步淘汰。
這種導彈是第一個蘇聯設計,使用一套小火箭發動機(遊標推進器)執行航線和軌跡改變而不是氣動控制表面的導彈,用了一組四個穩定器保持導彈在初始飛行過程中的穩定性。
在導彈部署之前的初步測試中,32枚導彈中有26枚(81%)成功發射。雖然這些系統從1961年到1975年部署,311個發射中有225個(72%)是成功的 [1] 
蘇聯海軍同時還研製了新的導彈系統д-2,它的核心是專門為潛艇研製的彈道導彈R/P-13導彈,北約稱之為SS-N-4導彈。開始,建造該種導彈的工作是由C·п·科羅列夫領導,然後由B·п·馬凱耶夫領導,馬凱耶夫後來成為蘇制潛艇所有彈道導彈的總設計師。新型導彈的主要優點是射程提高了幾乎3倍,在其他方面仍保留了P-11фM導彈中原有的技術。此外,為該導彈系統還專門研製了設有3個導彈發射筒的629型潛艇,北約稱之為“高爾夫”。該潛艇是由孔雀石海洋工程局設計的,在611型潛艇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導彈艙,導彈排放在指揮台圍殼中,因此圍殼被加長和加高了許多。 [2] 

R-13彈道導彈性能數據

起飛重量 19噸
制導方式 慣性制導 動力裝置 一級液體火箭發動機
彈頭重量 680公斤 核彈當量 100萬噸
命中精度 3.7米 發射方式 常規潛艇水下機動
長度:11.8米(38英尺9英寸)
直徑:1.3米(4英尺3英寸)
直徑(到穩定器):1.9 m(6 ft 3 in)
發射重量:13.7 t
彈頭:單核:1.2至2.0 Mt(可能低至1.0 Mt)
推進:液體燃料火箭,單級
氧化劑:AK-271
燃料:TG-02
範圍:約600-650[3]km(370 mi)
發射技術:浮出水面
CEP:1.8到4公里(1.1到2.5英里) [1]  [3] 
參考資料
  • 1.    R-13 / SS-N-4 SARK  .org[引用日期2020-03-13]
  • 2.    海風.逝去的榮耀:蘇聯海軍彈道導彈潛艇的建造與發展[J].現代艦船,2005,(5B):22-29
  • 3.    倪火才.勢不可擋-蘇/俄潛射彈道導彈[J].現代艦船,2003,(1):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