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bbon是一種以面板及標籤頁為架構的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原先出現在Microsoft Office 2007後續版本的Word、Excel和PowerPoint等組件中,後來也被運用到Windows 7的一些附加組件等其它軟件中,如畫圖和寫字板,以及Windows 8中的資源管理器。ESRI推出的ArcGIS Explorer 9.4也採用這種界面。它是一個收藏了命令按鈕和圖標的面板。它把命令組織成一組“標籤”,每一組包含了相關的命令。每一個應用程序都有一個不同的標籤組,展示了程序所提供的功能。在每個標籤裏,各種的相關的選項被組在一起。設計Ribbon的目的是為了使應用程序的功能更加易於發現和使用,減少了點擊鼠標的次數[1]。
有些標籤,被稱為“上下文相關標籤”,只當特定的對象被選擇時才顯示。上下文相關標籤只展示那些獲得焦點的對象的特定功能,在對象沒有被選定的時候是隱藏的。
- 中文名
- 功能區
- 外文名
- Ribbon
- 出 處
- 微軟
- 內 容
- 收藏命令按鈕和圖示
Ribbon特點
編輯1、將工具欄的命令分為一個個選項卡。
2、與窗口標題欄融合在一起。
Ribbon優勢
編輯跟傳統的菜單式用户界面相比較,Ribbon界面的優勢主要體現如下幾個方面:
1、所有功能有組織地集中存放,不再需要查找級聯菜單、工具欄等等 ;
Ribbon界面(3張)
3、提供足夠顯示更多命令的空間;
4、豐富的命令佈局可以幫助用户更容易地找到重要的,常用的功能;
5、可以顯示圖示,對命令的效果進行預覽,例如改變文本的格式等;
6、更加適合觸摸屏操作。
雖然從菜單式界面到Ribbon界面有一個漫長的熟悉的過程,但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是,Ribbon界面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相應的,越來越多的軟件開發商開始拋棄傳統的菜單式界面,轉而採用Ribbon界面。
Ribbon應用
編輯Ribbon在微軟產品中
Ribbon 最早應用於 Office 2007 中,後來也被運用到Windows 7的一些附件中,如畫圖(Paint)和寫字板(Write)。在Windows 8、Windows 8.1及Windows 10中,Ribbon 被運用到文件資源管理器(File Explorer)中。
Ribbon在第三方應用中
ESRI推出的ArcGIS Explorer 9.4、Autodesk推出的AutoCAD、3DS MAX的較新版本中也採用了 Ribbon。ComponentOne 推出的 ComponentOne Studio for WinForms也採用了和新版微軟Office2007和2010的用户界面一樣的Ribbon。
Ribbon意義
編輯Ribbon對於Windows
Windows Ribbon是一個Windows(Windows Vista/Windows 7)自帶的GUI架構,外形更加華麗,但也因為許多用户已經習慣了Windows 98以來的接口,對於大幅度改變的Ribbon接口反倒發生不適應,進而經常抱怨無法找到想要的功能的狀況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