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RIM-66防空導彈

鎖定
RIM-66防空導彈(英語:RIM-66 SAM,即標準一型與標準二型導彈,英語:SM-1 MR/SM-2 MR的美國導彈通用編號),是美國雷神公司為主研發的一種艦載中程防空導彈,1967起開始在美國海軍多種船艦上服役。
RIM-66是首批標準家族(Standard family)的導彈,以改良後的韃靼TRIP導彈的氣動力構型與火箭發動機為基礎,改採全新的電池驅動全固態電子元件以提高反應速度與可靠度。本型導彈也可用於反艦作戰,在視距內利用其半主動雷達制導的模式,在視距外使用慣性制導和終端紅外線制導。
中文名
RIM-66防空導彈
外文名
RIM-66 SAM
類    型
中程艦對空導彈
服役時間
1967 (RIM-66A ) 1979 (RIM-66C)
使用國家
美國海軍, 海上自衞隊等
生    產
雷神公司以及其他

RIM-66防空導彈發展沿革

RIM-24韃靼防空導彈 RIM-24韃靼防空導彈
美國海軍早期使用的艦載區域防空導彈種類繁雜,包括獵犬(Terrier,1956年服役)、護島神(Talos,1959年服役)與韃靼(Tartar,1963年服役)等“3T”,因此美國海軍在1963年委託通用動力公司(General Dynamics)發展標準(Standard)系列防空導彈,以同一基本設計的彈體涵蓋中程以及長程的防空任務,同時取代現有的“3T”,使得整個艦載防空系統效率提升,並減輕後勤維修負荷。 爾後通用動力被休斯購併,之後休斯與標準導彈原本的第二承包商雷神(Raytheon)合資成立標準導彈公司(SMCo),之後休斯導彈部門則完全被雷神合併。 [1-2] 

RIM-66防空導彈標準一型

RIM-66防空導彈設計特點

MK-74/76火控系統 MK-74/76火控系統
標準導彈系以改良後的韃靼TRIP導彈的氣動力構型與火箭發動機為基礎,改採全新的電池驅動全固態電子元件以提高反應速度與可靠度。與使用液/氣壓氣動力控制組件的獵犬、韃靼導彈相較,改用固態元件的標準導彈的暖機時間由前二者的26秒大幅降至不到一秒,快速反應性更加出色。標準導彈系統以同一種基本設計,發展出射程不同的兩個基本構型──中短程的中程型(Medium Range,MR)以及長射程的增程型(Extended Range,ER),兩者 僅在電池持久力、推進系統與自動駕駛儀的設定上有所差異,其餘包括彈體設計、支援設備等均完全相同;此種規劃能大幅簡化美國海軍防空導彈的體系,不用像以往必須針對各種射程級距分別開發不同的彈種。動力方面,標準MR與ER的導彈本體都使用一具雙節固態火箭,而ER還另外在彈尾增設一節固態火箭加力器以延長射程。 [3] 
辛普森號導彈護衞艦(USS Simpson FFG-56) 辛普森號導彈護衞艦(USS Simpson FFG-56)
除了防空任務外,如果在照明雷達的作用範圍內出現水面目標,標準導彈也能當反艦導彈來使用 。例如在1988年4月18日美國與伊朗海軍的一場海上遭遇戰中,美國海軍温萊特號導彈巡洋艦(USS Sainwright CG-28)與辛普森號導彈護衞艦(USS Simpson FFG-56)便以四枚標準導彈擊沉一艘伊朗戰士-II級導彈快艇;在長達30年的服役生涯中,標準導彈的性能與科技不斷在進步,到了90年代開始朝艦載反戰術彈道導彈系統的方向發展。 [4] 

RIM-66防空導彈配套系統

RIM-2小獵犬防空導彈 RIM-2小獵犬防空導彈
標準-1仍沿用後期型韃靼相同的MK-27雙推力固態火箭發動機、重62kg的MK-51連桿高爆戰鬥部以及連續波半主動雷達尋標器。由於標準SM-1MR/ER分別兼容於韃靼/小獵犬防空導彈的MK-74/76火控系統與MK-11/13/10發射器,因此原本裝備韃靼或小獵犬的艦艇只需少許改裝就能換裝標準,甚至還能混裝標準導彈與韃靼/小獵犬。 [5]  雖然與MK-74/76火控系統兼容,標準防空導彈的可用導引頻道數量增為19個,而經過改良的韃靼IRT也才12個。 早期的標準SM-1 MR/ER的動力性能分別於後期型的韃靼/小獵犬差不多,不過由於改用固態電子元件,舵面也以全電動伺服取代韃靼/小獵犬的液壓伺服,故整體可靠度與反應速率大增。 [6] 

RIM-66防空導彈進入服役

加利福尼亞級導彈巡洋艦 加利福尼亞級導彈巡洋艦
標準-1的原型彈YRIM-66A從1965年開始試射。在1967年3月,美國海軍與通用簽訂標準SM-1首批量產型(SM-1 Block 1,RIM-66A)的生產合約,價值1.2億美元,並於1968年正式展開換裝作業。在1967年,首批SM-1 MR Block1正式交付美國海軍。標準一型是第一個進入美國海軍服役的標準導彈系列,中程型(SM-1ER)的編號為RIM-66,取代韃靼導彈;而增程型(SM-1ER)則為RIM-67A,取代小獵犬導彈。標準SM-1MR被加利福尼亞級與佩裏級採用,以MK-13單臂旋轉發射器發射;而射程達73km的SM-1ER由於有一截加力器,只能被MK-10雙臂旋轉發射器操作,裝備於擁有MK-10的較早期美國導彈巡洋艦上。 [7] 

RIM-66防空導彈外銷退役

西班牙聖瑪塔利亞級護衞艦 西班牙聖瑪塔利亞級護衞艦
標準防空導彈系列的兼容性極佳,除了韃靼的MK-74火控系統/SPG-51照明雷達與小獵犬的MK-76火控系統/SPG-55照明雷達外,也可搭配後來出現的MK-86艦炮火控系統的/SPG-60照明雷達,以及衍生自Signnal的WM-28火控系統的美國MK-92 Mod2/6火控系統(由Signnal授權美國Sperry生產,火控雷達部分由SPG-60改裝而來,並非Signnal原版的STIR)。除了美國海軍之外,購入SM-1系列的國家包括澳大利亞德國法國意大利荷蘭希臘日本等 ;其中除了意大利同時引進SM-1 MR/ER外,其餘國家都只購買SM-1 MR,而意大利也是SM-1 ER的唯一出口國。 [8] 
標準導彈發射瞬間 標準導彈發射瞬間
進入本世紀後,SM-1系列均已停產,也沒有後續改良;在2004年美國海軍將佩裏級護衞艦上的MK-13發射器除役,原本艦上配置的SM-1導彈則用於出售還在使用SM-1的盟邦;一旦這些庫存全部耗盡,則這些SM-1使用國就必須購買標準SM-2。 [8] 

RIM-66防空導彈標準二型

RIM-66防空導彈發展沿革

AIM-54鳳凰長程空對空導彈 AIM-54鳳凰長程空對空導彈
50年代末期,美國海軍開始發展能同時接戰大量目標的艦載防空系統,包括全新的戰系、雷達與防空導彈。第一個計劃是60年代初期發展的颱風(Typhoon),該計劃由於技術難題以及成本風險的暴增,而在1963年底遭到取消;繼而出現的先進水面導彈系統(Advanced Surface Missile System,ASMS)一開始也打算走類似的路線,另起爐灶開發全新防空導彈,曾考慮的方案包括考慮改用類似AIM-54鳳凰長程空對空導彈的終端主動雷達制導技術,將所需的雷達照明時間降至最低,使得多目標同時接戰能力與對付高機動目標能力得以提升,不過此一構想很快就因為過高的開發成本與風險而作罷。 [9] 

RIM-66防空導彈設計特點

RIM-156標準導彈 RIM-156標準導彈
美國海軍以標準SM-1為基礎,更換尋標器與導航控制元件,並改良了制導機制,使得導彈的整體性能大幅提升,這就是標準SM-2的由來。中程型的SM-2MR系列編號延續SM-1MR而從RIM-66C起,增程型SM-2ER系列則從RIM-67B起至RIM-156。與SM-1相比,SM-2的外型、尺寸並無太大改變,但是電子系統、射程則進步很多。早期的SM-2系列較SM-1的主要不同,包括以單脈衝雷達尋標器取代圓椎掃瞄尋標器,使得抗干擾能力 大幅提高,並改採中途慣性制導/數據鏈指令修正+終端半主動雷達的制導模式。
SM-2防空導彈 SM-2防空導彈
SM-2於只需在接近目標時才需照明雷達協助,在艦載雷達搜獲目標並求得初步攔截點後便 可發射;導彈上的MK-2自動駕駛儀(autopilot)通過慣性參考單元提供的位置來計算航道並抵達初步攔截點,隨後並週期性地進行下鏈(downlink,導彈將本身位置回報給發射艦,位置信息由導彈上的慣性參考單元提供)與上鍊(uplink,發射艦將修正彈道的控制參數給導彈)動作 ,以獲得最新的航道控制指令,而艦上火控系統也得以有效掌握導彈的位置,此即為SM-2的中途制導機制。
SM-2 Block IIIA和IIIB對比圖 SM-2 Block IIIA和IIIB對比圖
當導彈接近目標、改由X波段照明雷達進行終端照射工作時,SM-2的自動駕駛儀同樣只需間歇性的雷達照明,即可自動計算出航道參數 ,並將本身位置下鏈傳輸給火控系統,火控系統再根據各導彈位置來控制照明雷達以“分時”方式照顧各在空導彈,對多個目標實施照射並制導各導彈航向目標。SM-2使用了 許多比SM-1更先進的零件,包括以許多數位組件取代SM-1的類比科技。為了配合使用SM-2,艦上必須安裝WDS MK-14武器指揮系統,主要工作是設定SM-2的慣性導航系統的初始參數,並協調SM-2中途制導階段的上鍊傳輸。WDS MK-14以兩部UYK-20或UYK-44中型計算機為核心,加上一部MK-72資料轉換器,並通過2至3部OJ-194(V)4或OJ-197/UYA-4顯控台當作控制界面,整套系統能同時處理20個以上的目標的接戰資料。 [10] 

RIM-66防空導彈服役使用

金剛級驅逐艦試射標準防空導彈 金剛級驅逐艦試射標準防空導彈
SM-2MR被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伯克級驅逐艦以及改良後的弗吉尼亞級核動力巡洋艦基德級驅逐艦等採用,可由MK-10、MK-13、MK-26旋轉發射器或MK-41垂直髮射器發射 ;而弗吉尼亞級、紀德級等在NTU改良工程時換裝標準SM-2的艦艇則需換裝WDS MK-14武器指揮系統。SM-2系列也被許多西方國家採用,出口國包括德國、荷蘭、加拿大、西班牙、意大利、日本、韓國 、澳大利亞等(全為SM-2MR),其中加拿大與日本最早購買SM-2MR,分別部署於加國的改良型部族級驅逐艦與金剛級驅逐艦上。 [11] 

RIM-66防空導彈基本數據

製造商
原研發、承包商:通用動力;第二承包商:雷松
型號
SM-1MR
SM-1ER
SM-2MR
SM-2ER
Block1~3
SM-2ER
Block4/4A
用途
艦載區域防空導彈
艦載區域防空導彈(增程型)
艦載區域防空導彈
艦載區域防空導彈(增程型)
Block4:艦載區域防空導彈(宙斯盾增程型)
Block4A:海軍區域彈道導彈防禦(NAD)
彈體長度(m)
4.24~4.48
7.98
4.72
7.98
6.55
彈體直徑(cm)
34.3
34.3
34.3
34.3
34.8
推進器直徑(cm)
37.3
46

46
53.3
翼展(m)
1.08
1.57
0.91
1.57
1.57
重量(kg)
616.5
1341
621~708
1341
1452.8
速度(馬赫)
2
2.5
2.5~3以上
3.5
3.5
推進器
MK-27(Block 1~4)與MK-56(Block 5)56固態火箭
MK-30固態火箭+MK-12加力器
Block 1:MK-56固態火箭
Block 2、3MK-104固態火箭
MK-30/70固態火箭+MK-12加力器
MK-104固態火箭+MK-72加力器
最大射程(km)
30~38
74
Block 1:74
Block 2、3:150~170
185
240以上
最大射高(m)
19800(Block 1~4)/24400(Block 5)
24400
19800
24400
33000
導引方式
全程半主動雷達導引
全程半主動雷達導引
中途慣性導引與指揮修正/終端半主動雷達導引
中途慣性導引與指揮修正/終端半主動雷達導引(Block- 3B另增紅外線尋標器)
中途慣性導引與指揮修正/終端半主動雷達導引(Block- 4A另增紅外線尋標器)
彈頭
高爆破片彈
備註
1967年服役。可由MK-10/13/26/41發射 [12] 
1970年服役。可由MK-10發射
1978年服役。可由MK-10/13/26/41發射
1981年服役,可由MK-10/41發射 [13] 
供宙斯盾艦艇使用,由MK-41發射。 [1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