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彈道導彈

鎖定
彈道導彈(ballistic missile)是指在火箭發動機推力作用下按預定程序飛行,關機後按自由拋物體軌跡飛行的導彈。其飛行彈道一般分為主動段和被動段:主動段(又稱動力飛行段或助推段)是導彈在火箭發動機推力和制導系統作用下,從發射點起飛到火箭發動機關機時的飛行路徑;被動段包括自由飛行段和再入段,是導彈按照在主動段終點獲得的給定速度和彈道儀角作慣性飛行,到彈頭起爆的路徑。 [1] 
2024年4月2日,朝鮮成功試射“火星炮-16B”型中遠程高超音速彈道導彈。 [17] 
2024年4月23日據朝中社消息,朝鮮宣佈於22日進行了彈道導彈發射 [19] 
中文名
彈道導彈
外文名
ballistic missile
性    質
導彈
特    點
只能保持預定的航向,不可改變

彈道導彈基本結構

導彈通常由戰鬥部、彈體結構、動力裝置和制導系統組成: [2] 
1)戰鬥部是毀傷目標的專用裝置。彈道導彈的戰鬥部一般配置在導彈的頭部。戰鬥部又叫彈頭。戰鬥部主要由殼體、戰鬥裝藥、引爆裝置和保險裝置組成。戰略導彈的彈頭大多用核裝藥。可以是單彈頭,也可以是多彈頭。多彈頭有集束式、分導式和機動式3種。戰術導彈的戰鬥部多采用非核裝藥,如高能炸藥、化學毒劑、生物戰劑等,有的也用核裝藥。 [2] 
2)彈體結構是把導彈各部分連接起來的支承結構。巡航導彈的彈體結構在外形上和飛機相似。對彈體結構的主要要求是重量輕,空氣動力外形好。 [2] 
3)動力裝置是導彈飛行的動力源。導彈的動力裝置常用固體或液體火箭發動機,有的用渦輪風扇或渦輪噴氣發動機、混合推進劑火箭發動機、衝壓噴氣發動機。巡航導彈通常用固體火箭發動機助推,渦輪風扇或渦輪噴氣發動機巡航。彈道導彈一般用固體或液體火箭發動機。 [2] 
4)制導系統用於控制導彈的飛行方向、姿態、高度和速度,引導導彈或彈頭準確地飛向目標。不同類型的導彈可用不同的制導方式。有的導彈只用其中的一種,有的用幾種進行復合制導。彈道導彈早期曾用過無線電指令制導,後來大多用慣性制導,也有用星光-慣性和慣性-地形匹配複合制導的。巡航導彈多用慣性-地形匹配複合制導,地空或艦空導彈多用遙控、尋的或複合制導。反坦克導彈常用有線制導。 [2] 

彈道導彈各國部署

彈道導彈巴基斯坦

2022年4月9日發表聲明説,巴基斯坦當天成功試射一枚“沙欣-3”地對地彈道導彈。聲明沒有透露試射導彈的彈着點和具體發射位置。“沙欣-3”彈道導彈具有攜帶核彈頭和常規彈頭的能力,射程可達2750公里。 [8] 

彈道導彈印度

2022年10月,媒體報道,印度成功試射了一枚能夠攜帶核彈頭的“烈火-P”(Agni-Prime)陸基中程彈道導彈。 [9] 
2023年6月,印度國防部表示,印度成功試射新一代“烈火-P”彈道導彈。 [12] 

彈道導彈朝鮮

當地時間2023年3月15日,朝中社報道朝鮮于14日試射了彈道導彈。 [10] 
2023年4月13日,朝鮮成功試射使用固體燃料的彈道導彈。 [11] 
2023年7月19日,韓國聯合參謀本部稱,韓軍方當天凌晨3時30分許到3時46分許探測到朝鮮在順安一帶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發射2枚短程彈道導彈,導彈分別飛行約550公里後落入日本海。 [13] 
2023年7月24日,據韓聯社報道,朝鮮24日深夜11點55分許至25日0時在平壤一帶向半島東部海域發射2枚短程彈道導彈。 [14] 
2023年9月13日,據韓聯社報道,韓國軍方稱,朝鮮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方向發射彈道導彈。 [15] 
2024年4月2日,朝鮮成功試射“火星炮-16B”型中遠程高超音速彈道導彈。 [17] 
2024年4月22日,朝鮮進行了彈道導彈發射 [19] 
朝鮮成功試射新型中遠程高超音速彈道導彈 朝鮮成功試射新型中遠程高超音速彈道導彈 [18]

彈道導彈伊朗

當地時間2024年2月13日,多家伊朗媒體公佈了伊朗伊斯蘭革命衞隊從“沙希德·馬赫達維”號艦船上發射彈道導彈的視頻。 [16] 
伊朗伊斯蘭革命衞隊從“沙希德·馬赫達維”號艦船上發射彈道導彈 伊朗伊斯蘭革命衞隊從“沙希德·馬赫達維”號艦船上發射彈道導彈

彈道導彈主要分類

彈道導彈有多種分類方式: [3] 
1)按作戰使用分為戰略彈道導彈和戰術彈道導彈。
2)按發射點與目標位置分為地地彈道導彈和潛地彈道導彈。
3)按射程分為洲際、遠程、中程和近程彈道導彈。
1987年12月8日,蘇聯和美國首腦在華盛頓簽署的《中導條約》中,將射程在1000-5500KM的陸基彈道、巡航導彈界定為中程導彈,將射程在500-1000km的陸基彈道、巡航導彈界定為中短程導彈。 [4] 
在我國曾採用的國際通用做法中,射程在1000km以內的稱為短程導彈;1000-3000km為中程導彈;3000-8000km為遠程導彈;超過8000km為洲際導彈。隨着導彈武器譜系的完善及對射程劃分標準認識的加深,我國結合實際對不同射程導彈分類進行了多次修訂。2011年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語》,將射程在1000km以內的導彈界定為近程導彈、1000-5000km為中程導彈、1500-5500km為中遠程導彈、5000-8000km為遠程導彈、8000KM以上為洲際導彈。 [4] 
4)按使用推進劑分為液體推進劑和固體推進劑彈道導彈 。
5)按結構分為單級和多級彈道導彈。

彈道導彈發射方式

導彈發射方式是指由導彈的發射基點、發射動力、發射姿態和發射裝置所綜合組成的發射方案。在軍事運用上它又被稱為導彈部署方式,如機動部署或固定部署,是導彈發射地點、發射狀態和發射動力三要素綜合形成的結果。彈道導彈的發射方式多種多樣:1)按發射基點,可分為陸基發射和海基發射等。2)按發射動力,可分為熱發射和冷發射。3)按發射姿態,可分為傾斜發射、垂直髮射等。4)按發射裝置能否機動,可分為固定發射和機動發射。 [5] 

彈道導彈陸基發射和海基發射

陸基發射,是以陸地為導彈發射基點的發射,彈道導彈採用陸基發射的優點有:1)能夠保持較高的戒備水平,在接到命令後能迅速實施發射;2)採用經過加固的地下井發射或公路機動、越野機動、鐵路機動發射,在遭到攻擊後仍具有一定的生存能力;3)命中精度高,能夠摧毀加固目標;4)可採用多種通信方式,有利於實施穩定、可靠與不間斷的指揮。但隨着偵察手段的日益完善和導彈命中精度的提高,地下井難以避免被敵方發現和摧毀,從地下井發射的導彈也較易被導彈防禦系統所攔截。而地面機動發射,則存在道路徵候明顯,對公路、鐵路、橋樑依賴性較強等弱點。 [5] 
彈道導彈 彈道導彈
海基發射,是以海洋為導彈發射基點的發射。各核大國均採用潛艇水下發射彈道導彈的方式。攜帶彈道導彈的核潛艇具有航速高、自給力大、續航力強,能在水下長期隱蔽活動等優點。其換裝一次核燃料,可連續使用3~10年,航行6萬~40萬海里,下潛深度300~600米,最大900餘米。正因如此,海基戰略核力量能夠以廣闊的海域為掩護,悄無聲息地接近敵人並從隱蔽地點實施發射,不僅生存能力強,而且可大大削弱敵方對攻擊的預警能力和反應時間。此外,還可讓停泊在港口的潛艇出海來顯示國家決心、表達姿態。不足之處:1)由於潛艇的位置、方向和速度經常變化,從而使潛艇彈道導彈的命中精度遜於陸基彈道導彈;2)與潛艇通信較為困難,即對彈道導彈核潛艇及其攜帶導彈的指揮控制不如陸基戰略核力量便捷、順暢。 [5] 

彈道導彈熱發射和冷發射

熱發射,也稱自力發射,是指導彈靠自身的發動機產生的推力離開發射裝置的發射方式。其基本過程是:將導彈放置在發射台上,由發控系統點燃導彈發動機裝藥產生高温高壓氣體,形成向下的高速噴射流而產生向上的推力,當此推力超過導彈起飛重量和阻力時,導彈飛離發射台。在此過程中,導彈發動機產生的燃氣流由導流裝置排導。熱發射的主要優點:1)導彈發射的動力由主發動機產生,也就是所謂的直接點火發射,技術非常成熟,發射可靠性高;2)發射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但熱發射要排出大量高温高壓的燃氣流,燃氣流核心區温度一般可達1000℃以上,不僅對發射台及導流裝置燒蝕嚴重,影響其使用壽命,且對周邊環境也有特殊要求,如應避免引起火災、灼傷人員等。此外,對處於封閉狀態下的導彈(如地下井內的導彈),採用熱發射時還需要解決排焰問題,因而往往使發射設施變得複雜並增加陣地建設的難度。 [5] 
冷發射,也稱外力發射或彈射,是指依靠外力將導彈彈出發射筒到達一定高度後,導彈自身的發動機點火繼續飛行的發射方式。其基本過程是:首先點燃彈射動力裝置裝藥並使燃燒、冷卻後形成的大量燃氣蒸汽混合物進入發射筒壓力腔蓄壓;當作用於導彈底部尾罩上的推力超過導彈起飛重量時,導彈起飛、加速並彈射出筒至一定高度和速度時,發動機點火,導彈以自身的動力作程序飛行。冷發射的主要優點:1)導彈在發動機點火前便獲得了一定的初速度;2)導彈裝在發射筒內,能改善貯存條件;3)不需考慮燃氣流對發射裝置的燒蝕,沖刷問題和導流、排焰、燃氣流處理等問題,因而對發射設施及周圍環境的適應性較強。冷發射的缺點:1)必須具有發射筒,彈射動力裝置、承受並傳遞彈射力的尾罩以及防止彈射用氣體泄漏的密封裝置等構件,因而發射設施結構複雜、質量較大;2)導彈被彈射出筒後還存在導彈入水(對潛地導彈而言)、尾罩分離、發動機空中點火等動作,環節多,對可靠性要求更加嚴格。 [5] 

彈道導彈傾斜發射、垂直髮射和水平發射

傾斜發射,是指導彈呈傾斜狀態的發射,是導彈縱軸線與發射點的大地水準面之間呈一定傾角的發射方式。
傾斜發射的主要優點:1)可節約發射後導彈進行程序轉彎時所需的橫向操控力,有利於減少能量消耗增大射程;2)導彈通常在稠密的大氣層中飛行,可充分利用空氣動力的作用,實現導彈的可操縱性和穩定性;3)彈道曲率較小,飛行路徑、飛行時間相對較短,有利於攻擊活動目標。美國的“陸軍戰術導彈系統”(ATACMS)採用這種發射方式。
彈道導彈 彈道導彈
傾斜發射的主要缺點:1)發射裝置較複雜。傾斜發射射前要以定向器支撐導彈,發射時導彈沿定向器導軌滑行一段距離後才脱離導軌。對中遠程彈道導彈而言,其長度一般為十幾米到三十幾米,彈徑一般為幾百毫米到三米有餘。可以設想,如此又長又粗的導彈,要放在一個傾斜發射裝置上發射,導軌的長度自然是不能太短的,而即使這樣的發射裝置被製造出來,其結構重量也是相當可觀的。2)發射場坪佔用空間大。一方面,如果沒有一個又平坦又開闊的場地,中遠程彈道導彈無法實現傾斜起飛;另一方面,從傾斜起飛導彈尾部噴出的高温高速燃氣流也需要有一個相當長的“安全走廊”。3)推重比要求高。這裏所説的“推重比”,是指火箭發動機的地面額定推力與導彈的起飛重量之比。通常單級導彈的推重比為1.6~1.8;多級導彈第一級為1.6~1.8,第二級為1.1~1.4,第三級一般已進入真空飛行,彈道傾角也減小了,故取0.7~1.0。在推重比較小的情況下,採用垂直髮射方式,只要火箭發動機推力略微超過導彈的起飛重量,導彈便可騰空而起。但傾斜發射則不然,導彈的推重比要更高。如對於30°傾斜發射的導彈通常要求推重比為5左右。4)與垂直髮射相比,傾斜發射的射向變換較為困難。採用垂直髮射,通過轉動發射台,導彈便可在±180“範圍內任意改變射擊方向。 [5] 
垂直髮射,是指導彈呈垂直狀態的發射,是導彈縱軸線與發射點的大地水準面相互垂直的一種發射方式。垂直髮射的主要優點:1)發射裝置結構簡單而緊湊;2)在推重比較小的情況下,導彈也能正常起飛;3)導彈在大氣層中飛行時間短,動力損失小;4)燃氣流排導較容易,有害作用區域小,對發射場地的空間要求不高;5)可以減少發射盲區。垂直髮射的主要不足是在近距離攻擊活動目標時會增大導彈殺傷區的近界,影響攻擊效果。此外,為使導彈在起飛階段不更多地受重力影響而造成飛行速度損失太大,垂直飛行段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控制在4-10秒內),這樣也便於飛行控制系統控制導彈實施程序轉彎。世界各國現役的絕大多數彈道導彈都採用垂直髮射方式。 [5] 
對於機載空對地彈道導彈,一般採用水平投放發射方式,即導彈縱軸線與發射點的大地水準面平行。其基本過程是:根據需要,飛機在指定空域釋放導彈;當導彈下沉一定高度後,彈上的火箭發動機點火啓動;在發動機推力作用下,導彈開始加速;在飛行控制系統的作用下,導彈進行爬升,之後沿着預定彈道飛向目標。 [5] 

彈道導彈固定發射和機動發射

彈道導彈 彈道導彈
固定發射,是指利用固定發射裝置進行的導彈發射,可分為地面固定發射、半地下固定發射、地下固定發射和水下固定發射等。此外,在地球同步靜止軌道衞星上發射導彈(姑且稱之為空間固定發射)也可看成是固定發射的一種。其中,水下固定發射和空間固定發射受條約限制未予開發,地面固定發射、半地卞固定發射已被完全淘汰,只有地下固定發射仍被廣泛採用。地下固定發射,就是地下井發射,是利用地下井隱蔽導彈發射準備,並完成發射全過程的一種發射方式。
地下井發射的優點:1)發射點座標及其周圍的重力加速度、目標方位、發射點與目標間的距離都可以較為準確地測定,因而有利於減少導彈的瞄準定向誤差,提高導彈的命中精度。2)地下井及其配套工程佔地面積不大,井口面積只需保證導彈出井及排焰即可,因而可建得相對堅固,能夠抗擊一定當量和命中精度的導彈襲擊。美國“民兵”3導彈地下井深24-27米,抗壓強度為140-175.8千克/平方釐米。俄羅斯有些洲際導彈發射井的抗壓強度甚至達到400千克/平方釐米以上。另據有關資料介紹,美國曾分別對抗壓能力高達1750千克/平方釐米和3500千克/平方釐米的地下井設計方案進行過縮比試驗。結果表明,有些井蓋可以經受住3150千克/平方釐米的超壓,採用拱頂結構和特種鋼質內襯的井壁可經受住3850千克/平方釐米的超壓。3)地下井具有良好的貯存條件和發射準備設施,可使導彈長期處於待發狀態,因而具有較高的戒備率和較快的反應速度。
地下井發射的不足:1)為保證導彈長期存放、技術維護、測試、發射以及防止導彈噴出的高温氣流的影響等,需要有相應的設施設備,使地下並不僅成為一個很複雜的龐大系統,而且造價昂貴。2)由於位置固定,在現代偵察技術和精確打擊技術條件下,地下井發射的防護問題日益突出,生存能力相對減弱。據報道,“美國專家用未加密的電腦軟件對俄羅斯進行了虛擬攻擊。結果顯示,用高精度武器攻擊最堅固的目標有很高的成功幾率。即使30%的攻擊失敗,俄羅斯的核武庫也會大部分被摧毀。在這種打擊下,僅有50%的導彈發射井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護”。 [5] 
機動發射,是指利用機動發射裝置,在運動中或到某點快速定位進行的導彈發射。根據載運平台的不同,主要可分為地面(地下)、水中和空中機動發射等。地面機動發射可分為公路、越野、鐵路機動發射。地下機動發射,又稱浮動發射或隱蔽機動發射,是利用地下機動發射裝置對導彈進行的發射。水中機動發射則可分為水面機動發射和水下機動發射兩種。機動發射主要是通過經常性的、多方向、多路線、多陣地的機動來不斷改變導彈武器系統所處的位置,以達成避免遭敵偵察和襲擊,提高生存能力的目的。 [5] 
公路機動發射,又稱有限機動發射,是指利用運輸工具和機動發射裝置,在特定區域範圍內或在一些預定發射點之間,沿公路機動,選擇導彈發射位置,實施地面發射的一種發射方式。俄羅斯的SS-25導彈、“白楊”M導彈均可實施公路機動發射。美國的“和平衞士”(MX)導彈也曾有過公路機動部署方案。
公路機動發射的主要優點:1)公路機動發射其實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機動發射,因為在進行導彈發射時發射裝置通常會停下來,利用液壓支架等專門設備來進行嚴格的水平校準,故而其兼具固定發射命中精度較高的特點。2)由於有公路網可資利用,因而對部署地域的選擇餘地較大,既可利用內陸腹地便於防護的優勢,也可從便於隱蔽偽裝的角度選擇地形複雜的地區,還可延伸至戰場前沿以擴大導彈的火力覆蓋範圍。但公路機動發射的不足也是明顯的:一是導彈機動會受到諸如公路、橋樑的承載能力,公路上的涵洞及其它設施的通過能力的限制。二是“特定區域範圍”和“預定發射點”易被偵察和摧毀,且一旦道路橋涵被破壞後武器系統無法到達預設陣地,就無法完成作戰任務。 [5] 
彈道導彈 彈道導彈
越野機動發射,是指將導彈裝在輪式或履帶式車輛上,在預定發射點或隨機點進行發射準備和發射實施的發射。美國的“陸軍戰術導彈系統”、俄羅斯的“伊斯坎德爾”戰術導彈武器系統均採用這種發射方式。越野機動發射除具有公路機動發射的優點外,其導彈發射車還可以在非公路或無路地區(泥濘地、鬆軟地、沙漠、雪地等)實施越野機動和轉移,因而可編配陸軍軍區(方面軍)、集團軍(軍)、機步師(摩步師)、裝甲師(坦克師)進行快速部署與機動作戰,靈活性較大、適應性較強。但採用這種發射方式的導彈多為質量不太大、尺寸亦較小的中近程導彈。 [5] 
鐵路機動發射,是指將導彈裝在專用鐵路列車上沿鐵路機動、定點,在列車上進行的發射。蘇聯的SS-24導彈(已退出現役),起初採用地下井發射方式,後來改用鐵路機動發射方式。美國的“和平衞士”MX導彈和“侏儒”導彈也曾有過鐵路機動部署方案。其優點是便於實施長時間、遠距離、快速機動,且不受氣象條件的影響,因而能極大地提高導彈武器系統的生存能力和作戰發射的靈活性。但該方式也存在鐵路徵候明顯,易遭襲擊以及行進中的導彈武器系統難以隱蔽等缺點。 [5] 
空中機動發射,是指以飛機作為導彈載運平台的發射。歷史上,美國曾進行過用大型運輸機發射“民兵”導彈的試驗,還論證過在C-5運輸機上發射“和平衞士”導彈的方案。俄羅斯的“空中發射”計劃始於1997年,研製之初是為了佔領輕型衞星發射的國際市場。按照該項目負責人希羅博科夫當初的設想,被改裝的安-124運輸機將攜帶長30米、重100噸、載有核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飛至1.1萬米的高空遂行導彈發射任務。其優點:1)不受道路網通行狀況的限制,機動速度快,機動空域廣闊;2)導彈載機本身具有較高的飛行速度,可為導彈提供一定的初速度,從而節省導彈的推進劑消耗。其不足:1)載機在高速飛行時,定位誤差較大;2)要求飛機具有較強的承載能力。 [5] 

彈道導彈重要參數

彈道導彈彈道

彈道導彈的整個彈道分為主動段和被動段。主動段彈道是導彈在火箭發動機推力和制導系統作用下,從發射點起到火箭發動機關機時的飛行軌跡;被動段彈道是導彈從火箭發動機關機點到彈頭爆炸點,按照在主動段終點獲得的給定速度和彈道傾角作慣性飛行的軌跡。 [3] 

彈道導彈射程

影響彈道導彈射程的自身因素主要有彈頭重量、彈上儀器設備重量、導彈的動力性能、結構設計和飛行彈道的選擇等。在起飛重量確定的條件下,減輕彈頭重量、採用高能火箭推進劑、高性能火箭發動機、高強度輕質結構材料和優化飛行彈道,都可有效增加導彈射程。例如減輕彈頭重量。伊拉克“飛毛腿”導彈就曾為了提高射程而將常規彈頭重量減半。將多彈頭變成總重量輕的單彈頭也能提高射程。此外,通過精確調整優化彈道,調整導彈主動段終點關機點的位置和彈道傾角也能調整射程。 [6] 

彈道導彈彈頭數量

彈頭數量並非越多越好,究竟多少合適主要取決於以下因素:
1)導彈的有效載荷,技術水平不同的導彈在同樣長度、直徑、發動機尺寸、發射總重量的情況下,有效載荷差別很大,多的可將幾噸、少的只能將數百千克的有效載荷(彈頭、飛船)送上天。顯然,有效載荷越大,同樣的彈頭就可裝得越多。
2)彈頭自重:彈頭(含突防、釋放、末助推等系統)越重,所攜帶的數量越少。
3)核彈頭的比威力,即同樣重量下威力的大小。初期核武器比威力很低,1945年投在廣島的原子彈比威力30噸/千克,區區2萬噸當量卻全重6噸多,搞多彈頭無從談起;美國MX導彈彈頭當量50萬噸,比威力940噸/千克,每個彈頭僅重70多千克。因此,核彈頭設計水平越高,同樣的有效投擲重量就可以多配彈頭。
4)彈頭當量。當量越大,彈頭越重,在有效投擲重量固定的情況下,彈頭數量也難以較多。
5)打擊目標。如打擊面目標,精度又不是太高,一般彈頭數量為3,每個彈頭當量又不能太小,一般數十萬噸。如打擊點目標,要求精度高,每個彈頭當量不必太大,可多配彈頭,如10枚或更多。
6)彈頭總數量。美蘇有大量導彈及彈頭;既要攻擊面目標,又要攻擊點目標;既有大當量彈頭,又有小當量彈頭。就可採取多種組合,根據打擊目標和彈頭性能,選用多種不同數量彈頭的多彈頭導彈。對於中等核國家,導彈及彈頭數量有限,打擊目標有限,隨着彈道導彈防禦水平的提高和對突防要求的提高,一般不宜多發展多彈頭,如果在助推段被攔截,導彈裏的多個彈頭就都將被摧毀。與其如此,不如在突防技術上多下功夫,例如導彈和彈頭的反紅外、反雷達、防激光等措施。 [6] 

彈道導彈主要特點

彈道導彈的主要特點是:
1)導彈沿着一條預定的彈道飛行,攻擊地面固定目標。
2)通常採用垂直髮射方式,使導彈平穩起飛上升,能縮短在大氣層中飛行的距離,以最少的能量損失克服作用於導彈上的空氣阻力和地心引力。
3)導彈大部分彈道處於稀薄大氣層或外大氣層內。因此,它採用火箭發動機,自身攜帶氧化劑和燃燒劑,不依賴大氣層中的氧氣助燃。
4)火箭發動機推力大,能串聯、並聯使用,可將較重的彈頭投向較遠的距離。
5)導彈飛行姿態的修正,用改變推力方向的方法實現。
6)彈體各級之間、彈頭與彈體之間的連接通常採取分離式結構,當火箭發動機完成推進任務時,即行拋掉,最後只有彈頭飛向目標。
7)彈頭再入大氣層時,產生強烈的氣動加熱,因而需要採取防熱措施。
8)導彈無彈翼,沒有或者只有很小的尾翼,起飛質量和體積大,結構複雜。
9)為提高突防和打擊多個目標的能力,戰略彈道導彈可攜帶多彈頭(集束式多彈頭或分導式多彈頭)和突防裝置。
10)有的彈道導彈彈頭還帶有末制導系統,用於機動飛行,準確攻擊目標。 [3] 

彈道導彈制導方式

按制導系統在導彈飛行全程中的作用,可分為初制導、中制導和未制導三大類:
1)初制導主要用於彈道初始段,當導彈從發射起飛轉入巡航飛行時,保證其進入預定的空域;
2)中制導的作用是使導彈在飛行彈道中段保持正確的航向和飛行姿態;
3)未制導用於飛行彈道未段,以保證導彈準確擊中目標。 [7] 
按控制信號的來源和產生方式可分為四大類:自主式、遙控式、尋的式和複合式:
1)自主式制導系統包括程序控制、慣性制導、天文導航、慣性、多普勒導航、慣性、天文導航和慣性、地形匹配等制導方式,主要應用幹洲際彈道導彈和攻擊面狀目標的巡航導彈等。
2)搖控制導系統主要包括指令制導、駕束制導、無線電導航、有線指令制導和衞星定位制導等。其中,指令制導中包括目視指令制導、無線電指令制導和電視指令制導;駕束制導中包括雷達波束制導和激光制導;無線電導航系統中包括雙曲線導航和多普勒導航。
3)尋的制導系統主要包括:主動式、半主動式和被動式三種。主動式尋的有雷達和聲納兩種;半主動式尋的有雷達和激光兩種;被動式尋的有雷達、紅外、聲學和光學四種。
4)複合制導系統有串聯式、並聯式和串、並聯式三種。串聯式有自主十尋的制導、自主半遙控制導、遙控十尋的制導、自主十遙控個尋的制導。並聯式有主動十被動尋的、主動十半主動尋的、半主動十被動尋的。遙控卡尋的制導。串、並聯式有自主十半主動或被動尋的、遙控個半主動或被動尋的、自主十主動或半主動尋的、遙控十主動或半主動尋的等。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