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PATA硬盤

鎖定
一種存儲器,不需要安裝驅動程序,數據並列傳輸和成列(串)在計算機和該存儲器間傳輸,速度比SATA(串行ATA)慢一些。
中文名
PATA硬盤
別    名
並行ATA硬盤
別    名
ATA硬盤
傳    輸
數據並列傳輸和成列(串)傳輸
驅    動
不需要安裝驅動

目錄

PATA硬盤簡介

PATA硬盤 PATA硬盤
PATA硬盤叫做並行ATA硬盤,採用的是一根四芯的電源線和一根40芯的數據線與主板相連接(3.5寸盤)或只有40針的接口和插針(2.5寸盤),把數據並列傳輸和成列(串)傳輸。
傳輸速率由於受到並行傳輸的限制,傳輸率較低,PATA硬盤是不需要安裝驅動程序的。
PATA標準規範產生於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Imprimis公司推出Wren系列5.25英寸硬盤(當時Compaq PC機所使用的 硬盤)專用的“PCAT”接口,後來的3.5英寸硬盤也採用這項規格。由於“PC AT”這個名稱很容易同IBM PC/AT機混淆,人們就為它選擇了另 外的名字:“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高級技術附件規格)”,簡稱ATA。但它並不是我們所説的“第一代ATA”。
這項規格只生存 了短短數個月,因為它令不同廠商的硬盤出現嚴重的不兼容問題,尤其在主從盤安裝的時候更為嚴重。ATA-6也就是我們所説的ATA/100、UltraDMA/100,是當前最為普遍的ATA規格,它在2001年才通過ANSI認證
ATA -6增加了UltraDMA 5傳輸模式、速率提高到100MB/s的高水平,同時LBA模式的尋址能力也由原來的28位擴充到48位,這樣就突破了硬盤最大可 用容量只能低於137GB的限制!
目前主流的ATA-100和ATA-133,使用80排線作為數據線。在傳輸速度方面,ATA-100的速度是100MB/s,那麼ATA- 133的速度便是133MB/s。單從這一方面,SATA就比PATA快出不少。

PATA硬盤選購

1、每分鐘轉速(RPM,Revolutions Per Minute):這一指標代表了硬盤主軸馬達(帶動磁盤)的轉速,比如5400RPM就代表該硬盤中的主軸轉速為每分鐘5400轉,一般現售2.5寸盤為5200-7200RPM。
2、平均尋道時間(Average Seek Time):如果沒有特殊説明一般指讀取時的尋道時間,單位為ms(毫秒)。這一指標的含義是指硬盤接到讀/寫指令後到磁頭移到指定的磁道(應該是柱面,但對於具體磁頭來説就是磁道)上方所需要的平均時間。除了平均尋道時間外,還有道間尋道時間(Track to Track或Cylinder Switch Time)與全程尋道時間(Full Track或Full Stroke),前者是指磁頭從當前磁道上方移至相鄰磁道上方所需的時間,後者是指磁頭從最外(或最內)圈磁道上方移至最內(或最外)圈磁道上方所需的時間,基本上比平均尋道時間多一倍。出於實際的工作情況,我們一般只關心平均尋道時間。現在目前硬盤的平均尋道時間都是小於9.0ms的.
3、平均潛伏期(Average Latency):這一指標是指當磁頭移動到指定磁道後,要等多長時間指定的讀/寫扇區會移動到磁頭下方(盤片是旋轉的),盤片轉得越快,潛伏期越短。平均潛伏期是指磁盤轉動半圈所用的時間。顯然,同一轉速的硬盤的平均潛伏期是固定的。7200RPM時約為4.167ms,5400RPM時約為5.556ms。
4、平均訪問時間(Average Access Time):又稱平均存取時間,一般在廠商公佈的規格中不會提供,這一般是測試成績中的一項,其含義是指從讀/寫指令發出到第一筆數據讀/寫時所用的平均時間,包括了平均尋道時間、平均潛伏期與相關的內務操作時間(如指令處理),由於內務操作時間一般很短(一般在0.2ms左右),可忽略不計,所以平均訪問時間可近似等於平均尋道時間+平均潛伏期,因而又稱平均尋址時間。如果一個5400RPM硬盤的平均尋道時間是9ms,那麼理論上它的平均訪問時間就是14.556ms。
5、數據傳輸率(DTR,Data Transfer Rate):單位為MB/s(兆字節每秒,又稱MBPS)或Mbits/s(兆位每秒,又稱Mbps)。DTR分為最大(Maximum)與持續(Sustained)兩個指標,根據數據交接方的不同又分外部與內部數據傳輸率。內部DTR是指磁頭與緩衝區之間的數據傳輸率,外部DTR是指緩衝區與主機(即內存)之間的數據傳輸率。外部DTR上限取決於硬盤的接口,目前流行的Ultra ATA-100接口即代表外部DTR最高理論值可達100MB/s,持續DTR則要看內部持續DTR的水平。內部DTR則是硬盤的真正數據傳輸能力,為充分發揮內部DTR,外部DTR理論值都會比內部DTR高,但內部DTR決定了外部DTR的實際表現。由於磁盤中最外圈的磁道最長,可以讓磁頭在單位時間內比內圈的磁道劃過更多的扇區,所以磁頭在最外圈時內部DTR最大,在最內圈時內部DTR最小。
6、緩衝區容量(Buffer Size):很多人也稱之為緩存(Cache)容量,單位為MB。在一些廠商資料中還被寫作Cache Buffer。緩衝區的基本要作用是平衡內部與外部的DTR。為了減少主機的等待時間,硬盤會將讀取的資料先存入緩衝區,等全部讀完或緩衝區填滿後再以接口速率快速向主機發送。隨着技術的發展,廠商們後來為SCSI硬盤緩衝區增加了緩存功能(這也是為什麼筆者仍然堅持説其是緩衝區的原因)。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預取(Prefetch),實驗表明在典型情況下,至少50%的讀取操作是連續讀取。預取功能簡單地説就是硬盤“私自”擴大讀取範圍,在緩衝區向主機發送指定扇區數據(即磁頭已經讀完指定扇區)之後,磁頭接着讀取相鄰的若干個扇區數據並送入緩衝區,如果後面的讀操作正好指向已預取的相鄰扇區,即從緩衝區中讀取而不用磁頭再尋址,提高了訪問速度。寫緩存(Write Cache),通常情況下在寫入操作時,也是先將數據寫入緩衝區再發送到磁頭,等磁頭寫入完畢後再報告主機寫入完畢,主機才開始處理下一任務。具備寫緩存的硬盤則在數據寫入緩區後即向主機報告寫入完畢,讓主機提前“解放”處理其他事務(剩下的磁頭寫入操作主機不用等待),提高了整體效率。為了進一步提高效能,現在的廠商基本都應用了分段式緩存技術(Multiple Segment Cache),將緩衝區劃分成多個小塊,存儲不同的寫入數據,而不必為小數據浪費整個緩衝區空間,同時還可以等所有段寫滿後統一寫入,性能更好。讀緩存(Read Cache),將讀取過的數據暫時保存在緩衝區中,如果主機再次需要時可直接從緩衝區提供,加快速度。讀緩存同樣也可以利用分段技術,存儲多個互不相干的數據塊,緩存多個已讀數據,進一步提高緩存命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