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R-7彈道導彈

鎖定
R-7彈道導彈(俄文:P-7,英文:R-7,俄文:Семёрка,譯文:7號,北約代號:SS-6,綽號:“Sapwood”,譯文:警棍 [1]  ),是蘇聯第一代洲際彈道導彈
R-7彈道導彈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洲際彈道導彈,早期的導彈部署在地面發射陣地上,後期部署在地下井中,從地下井直接發射。作為動力巨大的液體燃料火箭,到1980年元旦已經成功地完成了767次軌道任務。在R-7基礎上,前蘇聯研製了第二代洲際導彈是SS-7、SS-8洲際彈道導彈 [2] 
R-7彈道導彈於1954年由蘇聯第一設計局負責開始研製,1961年開始部署,20世紀60年代初退役 [2] 
中文名
R-7彈道導彈
研製單位
蘇聯第一設計局 [2] 
研製時間
1954年
國    家
蘇聯

R-7彈道導彈發展沿革

R-7彈道導彈研製背景

1943年,蘇聯開始研製核武器,但由於受到德國入侵,所以研製的投入一直受到很多限制。
1945年8月,美國在廣島和長崎各投下一顆原子彈顯示出原子彈的威力。蘇聯加快了研製進度,特別是進入德國本土後,蘇聯就專門派出特別小組尋找德國有關核計劃的研製人員和相關資料、設備,並儘可能帶回蘇聯,戰爭結束後蘇聯才開始全力投入 [1] 
1944年9月,蘇聯紅軍佔領了位於波蘭Dembidze的A4研究基地,並修復了第一枚V-2導彈殘骸。
1945年3月,一個RNII-1導彈專家組被派往波蘭。在波蘭抵抗組織成員的幫助下,V-2部件被驗證並裝載上了Li-2飛機上。但飛機在基輔附近墜毀,只有部分V-2部件被運到莫斯科 [3] 
1945年4月19日,為了復原從德國獲取的液態火箭技術,國防委員會頒佈了第8204號決議成立中央設計一局。1947年7月,美軍從德國東部地區撤出,後來德國東部地區在雅爾塔會議上被分配給了蘇聯 [3] 
1947年7月,蘇聯基本仿製德國V-2導彈的R-1導彈開始試射,成功率只有50% [1] 
1948年,以科羅廖夫為總設計師的蘇聯導彈研發團隊研製出了R-1彈道導彈。後來又研製了了R-3彈道導彈 [4]  。但是,科羅廖夫認為,從長遠角度來看,蘇聯需要一枚更大的導彈,這枚導彈不僅僅可以滿足打擊美國本土的需求,更能夠在將來把衞星送入環繞地球的軌道,把探測器送上月球金星火星 [4] 
1949年8月29日,蘇聯成功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 [1] 
20世紀50年代,核武器還只是威懾,因為核武器都需要由轟炸機攜帶,到了目標上空才能投下核彈。而當時的轟炸機速度慢機動差,基本不可能突破對方的防空。美蘇之間距離遙遠,真正有效的遠距離打擊手段就只有導彈,而且還得是射程超過8000千米的洲際彈道導彈。儘管蘇聯在二戰期間獲得了大量納粹德國的火箭技術和研究人員,但此時蘇聯的火箭技術僅僅相當於德國20世紀30年代的水準 [1] 

R-7彈道導彈建造沿革

1950年12月4日,關於“對射程為5000至10000公里的液體火箭和1至10公噸彈頭的研製要求”的N-3項目獲得批准,由科羅廖夫的NII-88團隊領導,其他研究機構配合 [5] 
1953年開始,蘇聯導彈研發團隊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這個名為R-7的導彈上。
1957年,經過工程師們4年的努力,終於研製成功 [4] 
1957年4月,一輛專列將R-7彈道導彈運送到拜科努爾發射中心附近。
1957年5月15日 [5]  ,R-7彈道導彈發射。但是,在飛行了88秒之後,導彈突發故障,隨後,第一枚試射的R-7導彈墜毀在400千米外的沙漠上 [4] 
1957年8月,R-7彈道導彈試射成功,北約將其稱為SS-6“警棍”(Sapwood) [1] 
1960年6月4日,R-7彈道導彈進行了最後一次發射 [5] 
1957年至1961年至今,R-7導彈總共進行了28次發射,但從未投入實際部署。投入部署的是R-7A型導彈,其部署時間為1959年~1967年 [6] 
R-7彈道導彈由於燃料加註等問題使得其並沒有實際戰鬥能力。其主要作用為航天運載工具,曾將第一顆人造衞星斯普特尼克1號送入太空。其後,R-7作為諸多蘇聯火箭的藍本,衍生出了R-7火箭家族 [5] 

R-7彈道導彈技術特點

R-7彈道導彈設計特點

R-7彈道導彈全長約29米,最大寬度約10.3米,267噸,起飛重量最大起飛推力486噸,有效載荷3噸。R-7彈道導彈使用液體推進,發射前要加註,發射準備時間長,地面固定發射,生存能力低,彈頭重,命中精度低,,必須做出較大改進才能滿足”確保相互摧毀“的戰略要求。對導彈性能改進的重點是提高制導系統的精度和抗干擾能力,改進發動機的性能和安全性,減少導彈外形尺寸,提高各分系統的可靠性和零部件加工質量,延長導彈使用壽命和有效期,降低製造成本等 [2] 

R-7彈道導彈動力系統

R-7彈道導彈分為兩級,其中位於中間的箭體被稱為第二級(按現在的慣例應被稱為“芯級”),由一台RD-108液氧煤油發動機驅動;4台小的遊機對稱放置在箭體四周提供姿態控制。位於兩側的四隻錐形箭體被統稱為第一級(按現在的慣例應被稱為“助推器”),各由一台RD-107液氧煤油發動機和2台遊機驅動。RD-107/108兩型發動機基本結構類似,107使用了略微不同的燃料混合比和較高的室壓,相比起108更適合在海平面工作。RD-107/108的燃料泵由雙氧水催化分解產生的氣體驅動,將燃料送入四個燃燒室內進行燃燒。一種説法是這樣的四燃燒室設計本質上是把德國V-2火箭的燃燒室稍加改動後直接並聯,再統一用加大的燃料泵進行驅動;這樣縮短了開發週期,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已有技術 [2] 

R-7彈道導彈性能數據

彈體參數
R-7彈道導彈
彈長
32 .5米
彈徑
2.95米 [5] 
彈重
100噸
戰鬥部
1800千克,5 Mt TNT當量
導彈射程
約11000千米
命中精度
圓概率差2千米
制導方式
慣性制導
推進系統
可貯液體火箭發動機
發射方式
地下井熱發射 [2] 

R-7彈道導彈總體評價

R-7彈道導彈更多的是表示蘇聯導彈技術水準的象徵意義,體積龐大而笨重,造價昂貴,採用低温液體燃料,一旦加註燃料後就必須要發射,而且發射成功率也不高,實戰價值並不大,所以蘇軍實際裝備數量還不到20枚,很快就退役了 [1]  。(騰訊網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