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M103重型坦克

鎖定
M103重型坦克(英文:M103 Heavy Tank [1]  ),是20世紀50年代初期美國研製裝備的一種重型坦克。
M103重型坦戰鬥全重為56.7噸,乘員5人(車長、炮長、駕駛員和2名裝填手);裝備1門M58型120毫米線膛炮、2挺7.62毫米同軸機槍和1挺12.7毫米高射機槍;發動機為V12缸風冷汽油機,功率810馬力;坦克最大速度40千米/小時,最大行程160千米。
M103重型坦克由克萊斯勒公司負責研製,於1948年12月簽訂合同、啓動研製,1953年坦克定型投產,1953年裝備美國軍隊。作為美國軍隊最後一型重型坦克,M103重型坦克於1977年從第一線退役 [2-3] 
中文名稱
M103重型坦克
外文名稱
M103 Heavy Tank [4] 
前型級
T43重型坦克
次型級
此為最後型
研製國家
美國
研製公司
克萊斯勒公司
戰車類型
重型坦克
生產數量
300
研製年代
1948~1953年
服役年代
1956年 [4] 

M103重型坦克發展沿革

M103重型坦克研製背景

蘇聯IS-3重型坦克 蘇聯IS-3重型坦克
1945年5月9日,蘇聯紅軍在柏林廣場舉行閲兵式,慶祝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閲兵式上蘇軍裝備不久的IS-3重型坦克(斯大林3型)車隊駛過廣場,其低矮的外形、厚重的裝甲、碩長的炮管給現場的西方軍事家留下深刻印象,被稱為“IS-3衝擊”。為了對抗蘇聯IS-3重型坦克,美國啓動研製重型坦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快結束時,美國陸軍已經研製了幾種試驗型重型坦克,包括T29、T30、T32、T34。其中,在T30重型坦克基礎上研製的T34重型坦克更接近完成,該坦克採用60倍徑120毫米線膛炮,戰鬥全重70噸。由於T34重型坦克太重,終止於樣車研 [5] 

M103重型坦克研製歷程

M103重型坦克 M103重型坦克
1946年1月19日,美國陸軍兵器局決定研製戰後的輕型、中型和重型坦克,對重型坦克軍方提出重量控制在70噸左右。
1946年5月14日,美國的克萊斯勒公司以“K坦克”的名義提出了新的重型坦克的設計方案。由於T29、T30、T32、T34等重型坦克樣車,都是克萊斯勒公司設計的,因而該公司對研製新型重型坦克有經驗。
1948年12月,美國陸軍和克萊斯勒公司簽訂了研製合同,研製代號為T43重型坦克。在對各種設計方案進行比較後,決定以T34坦克為範本,縮短車身並加裝大傾角的裝甲鋼板,採用重量較輕的新120毫米坦克炮,以求儘快投產 [3]  [6-7] 
M103重型坦克 M103重型坦克
1951年6月,克萊斯勒公司完成了新重型坦克初樣車的試製工作,並開始在阿伯丁試驗場進行各種試驗。
1953年,美國軍方同意新重型坦克投入批量生產 [5] 
1953~1954年間,克萊斯勒公司曾在軍方預定的批量生產的坦克中抽取兩輛量產型車進行進一步測試,測試坦克行駛了7028千米併發射了176發120毫米主炮炮彈。測試的結果顯示新重型坦克的主炮和瞄準系統的性能和耐久性並不符合陸軍司令部的要求。隨後又發現其他問題:包括當炮塔朝前時主發動機會造成炮塔座圈發熱和炮塔向後時輔助發動機排出的廢氣會倒灌進炮塔內部。克萊斯勒公司隨後對所有生產出來的坦克集中進行了98處修改以符合軍方需求。
1956年2月,改進完成的批生產坦克被美國軍方正式命名為M103重型坦克 [2] 

M103重型坦克列裝入役

1956年,M103重型坦克正式列入美軍裝備序列,開始裝備美軍駐聯邦德國部隊。在隨後的使用中軍方發現M103重型坦克問題不少,認為其“不適於在前線使用”。研製方又對生產出來的M103坦克進行多達150項的技術改造 [1] 

M103重型坦克技術特點

M103重型坦克總體佈局

M103重型坦克三視線圖 M103重型坦克三視線圖
M103重型坦克的駕駛室位於車體前部中央,駕駛員的上方有1扇艙門,駕駛室左右兩側儲放炮彈。炮塔位於車體中部,炮塔外形很大。炮長位於炮塔內火炮的右側,2名裝填手位於左側,他們共用1個炮塔門。車長位於炮塔後部居中,有1扇指揮塔艙門。該坦克佈置,加上較大的炮塔平衡尾艙,使得炮塔的前後長度增加,呈明顯的卵圓形。主炮的兩側各裝1挺並列機槍。炮塔頂部還有1挺高射機槍。車體後部是動力艙,裝有發動機和變速箱等。還有1套輔助動力裝置。行動裝置每側有7箇中等直徑的負重輪、6個託帶輪,誘導輪在前,主動輪在後 [5] 

M103重型坦克防護系統

M103重型坦克的車體為鑄造鋼裝甲焊接結構,車體正面裝甲厚度為110~127毫米,側面裝甲厚度為76毫米,後面裝甲厚度為25毫米。炮塔為鑄造件,但尾艙底面為焊接結構,炮塔各部位的裝甲厚度達114毫米,火炮防盾的裝甲厚度更達到了178毫米。各艙室用裝甲板隔開 [5] 

M103重型坦克武器系統

M103重型坦克 M103重型坦克 [8]
M103重型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門M58型120毫米線膛炮,身管長為60倍口徑,採用立式炮閂,有雙氣室式炮口制退器和炮膛抽煙裝置,高低射界-8~+15度,由液壓機構操縱,採用分裝式彈藥,彈種有穿甲彈、榴彈和黃磷彈,也可發射破甲彈,彈藥基數38發。發射穿甲彈時,在命中角30度、射擊距離914米的情況下,可擊穿221毫米厚的鋼裝甲;發射破甲彈時的破甲厚度為330毫米;發射榴彈時的最大射程達23150米。儘管是分裝式炮彈,但由於有2名裝填手,實際射擊速度仍達到5發/分。
該坦克的輔助武器有2挺7.62毫米並列機槍和1挺12.7毫米高射機槍。7.62毫米機槍的射擊速度為400~500發/分,最大射程3200米,彈藥基數5250發。12.7毫米機槍的射速為450~550發/分,最大射程6821米,彈藥基數1000發,可在指揮塔內由車長遙控操縱射擊 [5] 

M103重型坦克動力系統

M103重型坦克發動機構造示意圖 M103重型坦克發動機構造示意圖 [9]
M103重型坦克的動力裝置為泰裏達茵·大陸公司的AVDS-1790-7C型V12缸風冷汽油機,最大功率810馬力,配用CD850-4A型液力機械式變速箱,有2個前進檔和1個倒檔,可實現中樞轉向。該動力-傳動裝置和M48坦克上的幾乎相同,而戰鬥全重又增加了近10噸,因此是M103重型坦克機動性稍差的最主要原因。
該坦克的行動裝置採用獨立扭杆彈簧懸掛裝置,第1、2、5、6、7負重輪處裝有液壓減震器。履帶和M48坦克的一樣,為寬711毫米的T107型金屬橡膠履帶。坦克的最大速度33.8千米/小時,最大行程168千米 [5]  [9] 

M103重型坦克火控電子

M103重型坦克的火控系統包括:M14型機電模擬式彈道計算機、M15式體視式測距儀、M29型炮長主瞄準鏡、M102型望遠式瞄準鏡、象限儀、雙向穩定器和炮塔驅動裝置等。測距儀和主瞄準鏡組合在一起,測距範圍為457~4572米,放大倍率為8.6倍。輔助瞄準鏡的放大倍率為8倍 [5] 

M103重型坦克性能數據

M103重型坦克參考數據
基本參數
乘員
5人
戰鬥全重
58噸
車全長
11.32米
車身長
6.99米
車寬
3.76米
車高
2.88米(至炮塔頂)
3.23米(至武器)
性能數據
最大速度
40千米/小時(M103A1型公路)
37千米/小時(M103A2型公路)
最大行程
130千米(480千米-M103A2型)
動力裝置
發動機
生產公司:大陸
型號:M103A1裝AV1790型12缸風冷汽油機
M103A2裝AVDS-1790-2型12缸風冷雙渦輪增壓柴油機
功率:810馬力
變速裝置
生產公司:通用汽車
型號:CD-850-4A或-4B
擋位:2前進擋/1倒擋
懸掛裝置
扭杆
功率/重量
M103A1型:12.4馬力/噸
M103A2型:11.5馬力/噸
燃油配備
710升
武器裝備
主要武器
M48型120毫米線膛炮1門
輔助武器
M1919A4型7.62毫米並列機槍2挺
防空武器
M2HB型12.7毫米高射機槍1挺
彈藥配備
炮彈38發
12.7毫米機槍彈1000發
7.62毫米機槍彈5250發
裝甲防護
車體
車體前部:100~130毫米
車體側面:76毫米
車體頂部:25毫米
炮塔
炮塔罩板:250毫米
炮塔前部:180毫米
炮塔側面:76毫米
炮塔頂部:38毫米 [1]  [4] 

M103重型坦克衍生型號

M103重型坦克系列型號

1、M103A1
M103A1型坦克,改進了火控系統及炮塔驅動裝置(由液壓式改為電動式),將操縱桿改為方向盤,改進了火炮的固定方 [5] 
1959年,美國改進改裝219輛M103重型坦克A1型 [1] 
2、M103A2
M103A2重型坦克 M103A2重型坦克
M103重型坦克A2型的改進主要是將坦克動力由汽油機改為柴油機。M103A2型的戰鬥全重增加到58噸,改用AVDS-1790-2A型V12缸風冷柴油機,最大功率調整為750馬力,和M60主戰坦克上用的是同一種動力裝置。該坦克配套的變速箱也換為改進型的CD850-6A型。改進後坦克的單位功率略有下降,但最大速度反而提高到37千米/小時。同時,由於加大了燃油箱容量(從1014升提高到1681升),加上動力為柴油機,使坦克最大行程提高到480千米。從坦克外觀上很難將A1型和A2型區分開來,最顯著的識別特徵是A2型火炮上方的紅外大燈識特徵 [5]  [8] 
1962年,美國改進改裝159輛M103重型坦克A2型 [1]  [10] 

M103重型坦克改型型號

坦克搶救車
M51坦克搶救車ARV M51坦克搶救車ARV
在M103重型坦克底盤基礎上改型研製的M51坦克搶救車(ARV),戰鬥全重為55噸,最大起吊能力為30噸,最大牽引力為45噸力。在結構上,將履帶上方的託帶輪從6個減4個 [5] 

M103重型坦克服役動態

M103A2重型坦克
M103A2重型坦克(4張)
M103重型坦克總計生產了300輛。
1953年,M103重型坦克曾被美軍陸軍投入朝鮮戰爭,參與實戰
1956年,M103重型坦克從美國陸軍一線退役,轉給美國國內的海軍陸戰隊。隨後美海軍陸戰隊將其改裝為M51坦克搶救車(ARV),主要用於在海灘等鬆軟地面實施搶救作業。
1973年,一直延續使用的M103重型坦克及其改型M51坦克搶救車,最後退出現役 [5] 

M103重型坦克總體評價

M103重型坦克 M103重型坦克
美國軍方在M103重型坦克設計之初,就把火力性能放到首位,其次是裝甲防護,再次是機動性。M103重型坦克的車長位於炮塔尾艙裏,儘管做到了“坐得高,看得遠”,但帶來了使坦克車高增加、被擊中風險加大的缺點。M103重型坦克的裝甲厚度要優於IS-3重型坦克,但該坦克的機動性稍差,是由於“儘快投產裝備”的設計指導思想所致。在機動性上,M103重型坦克採用方向盤操作轉向,操縱性相當好,乘員不易疲勞,而動力-傳動裝置的維修也比較方便。以20世紀50年代的標準看,該坦克的火控系統比較先進 [5] 
M103重型坦克是作為M47/M48中型坦克的火力支援坦克來使用的。設想在歐洲戰場上,如果遇到蘇聯IS-3重型坦克,便可以拿M103重型坦克與之相抗衡。但一是M103重型坦克故障率高,可靠性太差;二是M103重型坦克有點“生不逢時”,20世紀50年代末期,美國軍方已經在研製新型的M60主戰坦克。20世紀60年代初期列裝的M60主戰坦克已經在性能上全面接近或超過M103重型坦克,使得M103重型坦克頗有“英雄遲暮”之感 [5]  [11]  。(《坦克裝甲車輛》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