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Lyft

鎖定
Lyft,打車應用,中文譯作:“來福車”。
2016年8月22日,美國第二大打車應用Lyft正在尋找收購方。不過,Uber高管過去幾周對投資人表示,該公司不會支付超過2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Lyft。 [1]  美國專車公司Lyft2017年4月11日宣佈,通過數週的努力,該公司已經完成新一輪6億美元融資。 [2] 
2018年7月3日,Lyft已收購單車出租公司Motivate,公司被更名為Lyft Bikes。 [3] 
2020年4月30日,Lyft週三在一份監管申報文件中宣佈裁員982人,還有288人將暫時休假。消息傳出後,Lyft股價大漲逾5%。 [4] 
2022年2月9日訊,Lyft第四季度營收9.699億美元 同比增長70%。 [17] 
中文名
來福車
外文名
Lyft
成立時間
2012年
公司總部
美國舊金山
服務項目
打車,租車
公司總裁
Logan Green
年營業額
22億美元(2018年) [5] 

Lyft公司發展

Lyft在E輪籌資中獲得來自樂天領投的5.3億美元融資,該公司估值達到25億美元。這也成為Lyft展開一系列高管招聘的原因在之一 [6] 
2017年4月7日,美國打車服務Lyft以人民幣476億元估值融資逾34.5億元,並將利用這筆資金擴張美國業務。 [7] 
2018年6月28日,美國知名打車應用Lyft宣佈完成新一輪6億美元融資,由Fidelity Management領投。Lyft的估值較一年前翻了一倍,達到151億美元。 [8] 
2018年7月3日,美國打車服務Lyft已收購北美市場上最大的單車出租公司Motivate。在被Lyft收購之後,該公司被更名為Lyft Bikes。 [3] 
2018年8月1日,美國打車服務公司Lyft宣佈,已在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市(Charlotte)推出了“包月制”固定價格打車服務。 [9] 
2018年8月21日,Lyft宣佈,通過旗下叫車應用,公司完成超過5000筆自動駕駛訂單。 [10] 
2019年3月18日,Lyft啓動首次公開發行的投資者路演,計劃融資至多20億美元,估值超過200億美元。 [11] 
2019年3月29日,Lyft登陸納斯達克交易所。 [12]  5月20日晚,受一起集體訴訟案件的影響,網約車服務提供商Lyft股價開盤後一度下挫3.14%。 [13] 
2019年8月8日,Lyft(LYFT.US)Q2營收同比增72% 上調2019財年營收展望 [14] 
2020年2月12日,Lyft(LYFT.US)Q4淨虧損3.56美元,盤後跌超3%。 [15] 
2020年4月30日,Lyft因宣佈大幅度裁員,消息傳出後,Lyft股價大漲逾5%。 [4] 
2023年5月5日,Lyft一季度收入10億美元。 [24] 
2023年7月24日,美國網約車公司Lyft更新其自行車和滑板車業務最新進展。 [25] 

Lyft管理層

2015年4月10日,Lyft將聘用原亞馬遜北美物流業務副總裁雷克斯(Rex Tibbens)擔任公司新任首席運營官(COO)。其他入職Lyft高管團隊的人員還包括:首席財務官(CFO)布賴恩·羅伯茨(Brian Roberts)和首席營銷官(CMO)卡拉·温普勒(Kara Wampler),以及Lyft工程副總裁、前Twitter主管彼得·莫雷利(Peter Morelli)等。
2018年10月10日上午消息,奧巴馬總統政府下的前美國運輸部長安東尼·福克斯(Anthony Foxx)即將加入Lyft,幫助該共享乘車公司在美國規避新的監管障礙。 [16] 
2023年3月28日,據《華爾街日報》消息,美國網約車公司Lyft表示,為應對競爭和股價下跌,該公司將聘請董事會成員David Risher擔任首席執行官。 [21]  David Risher(戴維·瑞瑟)於4月17日正式上任CEO。 [23] 

Lyft公司事件

2019年3月份Lyft進行了IPO,發行價每股72美元。上週五,Lyft股價收於每股53.79美元,估值從200億美元下跌至不到160億美元。
2019年5月20日,總部位於波士頓的Block & Leviton律師事務所向美國加州北區地方法院提起了一項集體訴訟,指控Lyft存在證券欺詐行為。除了Lyft,被告方還包括Lyft IPO承銷商、公司董事和高管,包括CEO洛根·格林(Logan Green)、總裁約翰·齊默(John Zimmer)和首席財務官(CFO)布萊恩·羅伯茨(Brian Roberts)。 [13] 
2020年4月30日,Lyft週三在一份監管申報文件中宣佈裁員982人,在公司員工總數中所佔比例為17%,還有288人將暫時休假。另外,Lyft還已削減所謂“豁免員工”(exempt employee)的基本工資,為期12周。Lyft表示,此次降薪將從5月開始,高管領導層降薪30%,副總裁降薪20%,其他所有“豁免員工”降薪10%。 [4] 
2022年4月14日,Lyft週二表示,在紐約市布魯克林地鐵發生槍擊事件後,將在紐約市暫停平台的動態定價功能。 [18] 
2022年5月24日,被稱為 “美版滴滴”的美國打車軟件巨頭Lyft表示,將放緩招聘速度,並評估一些部門的預算削減。Lyft表示,目前沒有裁員計劃,並表示將向符合條件的員工授予特別股票期權。 [19] 
2022年隨着科技股整體下跌,Lyft的股價累計下跌了近61%,週二更是暴跌17.2%。Uber今年累計下跌48.6%,週二大跌9.38%。 [19] 
2023年3月13日,優步和Lyft等公司在美國加州取得勝利。被認定有權將司機視為獨立承包商 [20] 
2023年4月22日,據《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報道稱,網約車公司Lyft計劃在新一輪裁員中削減至少1200個工作崗位。 [2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